一种波分复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138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15
本申请公开一种波分复用系统,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波分复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链路,该光纤链路中包括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第一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第一光缆的一端与第二光缆的一端连接,以在通过光纤链路进行光信号传输的情况下,使得光信号从第一光缆传输至第二光缆,从而提高波分复用系统的抗噪声能力。从而提高波分复用系统的抗噪声能力。从而提高波分复用系统的抗噪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波分复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伴随光缆纤芯性能的不断提升,由不同类型光缆或不同纤芯构成的混合光缆网已普遍存在。但是,伴随波分复用系统单波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波分复用系统中光信号受到不可控噪声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效应产生的非线性噪声,对波分复用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已达到了不可忽略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对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系统,以解决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效应产生的非线性噪声对波分复用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分复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中包括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所述第一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所述第一光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缆的一端连接;其中,在通过所述光纤链路进行光信号传输的情况下,所述光信号从所述第一光缆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缆。
[0005]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有效模场参数包括光有效模场截面积或/和有效模场直径。
[0006]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缆和所述第二光缆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光缆首尾依次连接得到第一子链路,多个所述第二光缆首尾依次得到第二子链路,所述第一子链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链路的一端连接;其中,在通过所述光纤链路进行光信号传输时,使得光信号由所述第一子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子链路。
[0007]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分复用系统包括光发送端和光接收端,所述第一光缆的自由端与所述光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缆的自由端与所述光接收端连接。
[0008]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发送端为光放大器。
[0009]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发送端或和所述光接收端为光终端复用器。
[0010]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终端复用器为多路复用器或多路解复用器。
[0011]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缆为G.652型光缆,所述第二光缆为G.655型光缆。
[001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本申请给出的波分复用系统中,通过对混合组网中涉及的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按照光有效模场参数进行有序连接,使得在进行光信号传输时,光信号能够从光有效模场参数较大的第一光缆传输至光有效模场参数较小的第二光缆,从而提高波分复用系统的抗
噪声能力。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现有的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2]经研究发现,目前在降低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效应产生的非线性噪声对于波分复用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时,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先进编码技术和控制光信号进入光纤的功率。其中,先进编码技术包括偏振模相移键控技术(PM-QPSK)等,控制光信号进入光纤的功率可以包括控制单波入纤光功率和总入纤光功率等,从而实现波分复用系统低于噪声影响的能力。前述的先进编码技术和控制光信号进入光纤的功率这两种解决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分析如下。
[0023](1)先进编码技术:需要在光信号在进入光纤链路之前进行相位调制或偏振态调制,以获得在光纤链路上传输时的低非线性效应积累的光信号。但是,采用对光信号进行预调制的方式,一旦需要更高速率而再次提高光信号脉冲码率时,波分复用系统的光纤链路上的非线性噪声积累仍无法得到较好的抑制。加之,如采用更高阶的预调制方式,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光纤链路的非线性噪声对于系统影响也更加显著,致使系统接收到的光信号误码率过高。
[0024]此外,先进编码调制技术造价成本较高。
[0025](2)通过控制波分复用系统的入纤光功率:该方法是通过控制波分复用系统中各个发射点进入光纤链路的功率,使得不激发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效应,从而达到抑制波分复用系统中光信号在光纤链路的非线性噪声积累的效果。但是,在目前光
信号接收机的灵敏度无较大提升的背景下,更高速率的波分复用系统的入纤光功率要求更低水平,致使波分复用系统的光复用段传输距离变短,不利于波分复用系统在长距离传输时的应用。
[0026]鉴于前述两种解决方案中存在局限性,本申请给出一种波分复用系统,在不提高波分系统编码技术复杂度和技术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波分复用系统的抗噪声能力,降低光纤链路中的非线性噪声对于波分复用系统性能的影响。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给出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0027]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给出的波分复用系统10的框图,该波分复用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链路11,所述光纤链路11中包括第一光缆111和第二光缆112,所述第一光缆111的光有效模场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光缆112的光有效模场参数,所述第一光缆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缆112的一端连接。其中,在通过所述光纤链路11进行光信号传输的情况下,所述光信号从所述第一光缆111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缆112。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光缆111、所述第二光缆112的类型、以及光有效模场参数中包括的参数类型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0029]本申请中给出的波分复用系统10中,是按照光有效模场参数对第一光缆111和第二光缆112进行有序连接,使得在进行光信号传输时,光信号能够从光有效模场参数较大的第一光缆传输至光有效模场参数较小的第二光缆,从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中包括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所述第一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所述第一光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缆的一端连接;其中,在通过所述光纤链路进行光信号传输的情况下,所述光信号从所述第一光缆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有效模场参数包括光有效模场截面积或/和有效模场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和所述第二光缆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光缆首尾依次连接得到第一子链路,多个所述第二光缆首尾依次得到第二子链路,所述第一子链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链路的一端连接;其中,在通过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义周旭黄勋禄贝玉昌王应波钟学然李超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