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池塘养殖一般是在一定面积的土池内进行水产养殖,其除存在开展池塘清整、饲料投喂、渔药施用等养殖管理措施的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弊端,还受池塘地形不规则、苗种成活率不易评估等不利因素影响,从而致使饲料、微生物制剂、渔药等渔用投入品的用量很难精准测算与施用,这增加了养殖成本投入和养殖管控风险,此外,频繁地进排水也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对水环境的污染。
[0003]经过不断地探索改进,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顺势而生,该系统设计上具有日常管理方便、节约劳动力成本、节约土地和水资源、苗种成活率高、水产品品质好、便于集中投饲、饲料利用率高、适用不同品种及不同规格的鱼类共同养殖、捕捞方便等诸多优点,但随着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示范与推广应用,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集排污效果不佳,生态净化区利用率低、产出经济效益不高,越来越成为阻滞进一步规模化推广应用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瓶颈因素。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区(1)和生态净化区(2),所述养殖区(1)包括养殖水槽、气提式增氧机、底增氧装置、污垢传输槽和吸污装置(集排污区),所述生态净化区(2)设有环形沟(3)和田面(4),所述环形沟(3)沿集排污区开挖,挖出的塘泥置于环形沟(3)和养殖区(1)的衔接处垫高、夯实并形成田面(4);所述养殖区(1)占工业化养殖池塘总面积的3%-5%,生态净化区(2)占工业化养殖池塘总面积的95%-97%;所述田面(4)面积占工业化养殖池塘总面积的35%-40%;所述养殖区(1)由数个养殖水槽并列组成,每个养殖水槽深1.8m-2.0m,长18m-20m,宽5m-6m;所述生态净化区(2)池深1.2m-1.5m,向池下挖0.6m-0.8m深形成环形沟(3),所述环形沟(3)与养殖区(1)等宽;平整后的田面(4)高,即田面(4)距环形沟(3)沟底的距离,为1.1m-1.2m;所述养殖区(1)设置在工业化养殖池塘系统的边沿;所述环形沟(3)内安装有推水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其特征是该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用于养殖黄颡鱼,步骤包括:1)水草栽培:净化区移栽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覆盖率占净化区面积的60%~80%;水草移栽后每667m2施氨基酸肥水素0.8~1.2kg;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晖,张永江,郭闯,盖建军,姚国兴,芦光宇,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