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亚杰专利>正文

一种易泡发的笋干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109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泡发的笋干及制作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控制,生产周期短,采用杀菌处理和真空包装,使得笋干成品更便于储存,且储存时间长,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并从根端起切除总体质量的1/2~1/3,笋干泡发后无需二次修剪根端,食用方便,满足市场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笋干成品,整体泡发时间短,仅需要10min的冷水浸泡、5~6min的沸水焯水即可完成泡发,相较于市场上其他的笋干显著缩短了泡发时间,从而提高了笋干烹饪食物的便捷性和效率性。物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泡发的笋干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易泡发的笋干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笋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材,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竹笋的采收期一般在冬季和春季,而采摘后的鲜笋容易腐烂变质,无法长时间存放,也不利于长途运输,为了在非采收期也能吃到味道鲜美的竹笋,通常选择将竹笋加工为笋干,传统的笋干制作方法通常是在蒸煮后进行自然晾晒,这种方法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而且易受天气状况的影响,笋干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现有市售的笋干基本都采用比较矮小的笋(长度在18cm以下、重量在100g以下)作为原材料,其根端占笋体总重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并且笋干成品的含水率较低(一般为10%以下),因此笋干食用前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泡发,其泡发过程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才能发泡好,并且泡发好的笋体还需要对根端进行修剪,从而严重制约了人们采用笋干烹饪食物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易泡发的笋干及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控制,生产周期短,采用杀菌处理和真空包装,使得笋干成品更便于储存,且储存时间长,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并从根端起切除总体质量的1/2~1/3,笋干泡发后无需二次修剪根端,食用方便,满足市场需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笋干成品,整体泡发时间短,仅需要10min的冷水浸泡、5~6min的沸水焯水即可完成泡发,相较于市场上其他的笋干显著缩短了泡发时间,从而提高笋干烹饪食物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设计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选材,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
[0006]S2:预处理,将步骤S1中的可食用笋剥去笋壳、从根端起切除总体质量的1/2~1/3并清洗干净;
[0007]S3:蒸煮,将步骤S2处理好的可食用笋置于食盐水溶液中蒸煮20~60min,得半脱水状态湿笋,其中食盐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15%;
[0008]S4:沥干,将步骤S3中半脱水状态湿笋盛出沥水,并散热至50℃以下,得沥干水的湿笋;
[0009]S5:烘制,将步骤S4中沥干水的湿笋置于烘箱中烘至笋体湿度达40~50%,得笋干;
[0010]S6:杀菌,将步骤S5烘制好的笋干进行杀菌处理,得灭菌笋干;
[0011]S7:包装,将步骤S6中的灭菌笋干真空包装,即为成品。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中切除的根端质量占可食用笋总体质量的1/3。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将可食用笋切割成宽度为1~2cm的鲜笋条。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3中,食盐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2%。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5的具体烘干操作为:将步骤S4中沥干水的湿笋在60~80℃条件下烘制1h,然后在40℃条件下烘制1~2h。
[00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6中采用的杀菌工艺为巴氏杀菌,首先在60℃温度条件下杀菌30min,再迅速冷却降温到4℃左右,完成巴氏杀菌。杀菌工艺还可以选用其他方式,达到对笋干的杀菌即可。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提出一种易泡发的笋干,所述的易泡发的笋干采用上述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制作加工。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控制,生产周期短,采用杀菌处理和真空包装,使得笋干成品更便于储存,且储存时间长,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并从根端起切除总体质量的1/2~1/3,笋干泡发后无需二次修剪根端,食用方便,满足市场需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笋干成品,由于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成品笋干湿度高(湿度范围40~50%),因此整体泡发时间短,仅需要10min的冷水浸泡、5~6min的沸水焯水即可完成泡发,相较于市场上其他的笋干显著缩短了泡发时间,从而提高了笋干烹饪食物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选材,每年3月初至4月底采挖新鲜早园笋,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
[0024]S2:预处理,将步骤S1中的可食用笋剥去笋壳、切除肉质老的根端并清洗干净,其中切除的根端质量占可食用笋总体质量的1/3;
[0025]S3:蒸煮,将步骤S2处理好的可食用笋置于80~100℃食盐水溶液中蒸煮50min,得半脱水状态湿笋,其中食盐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2%;
[0026]S4:沥干,将步骤S3中半脱水状态湿笋盛出沥水,并散热至50℃以下,得沥干水的湿笋;
[0027]S5:烘制,将步骤S4中沥干水的湿笋在80℃条件下烘制1h,然后在40℃条件下烘制2h,笋体湿度达50%,得笋干;
[0028]S6:杀菌,将步骤S5烘制好的笋干进行巴氏杀菌处理,得灭菌笋干;
[0029]S7:包装,将步骤S6中的灭菌笋干真空包装,即为成品。
[0030]实施例2
[003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S1:选材,每年3月初至4月底采挖新鲜早园笋,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
[0033]S2:预处理,将步骤S1中的可食用笋剥去笋壳、切除肉质老的根端并清洗干净,其中切除的根端质量占可食用笋总体质量的1/3,将可食用笋切割成宽度为2cm的鲜笋条;
[0034]S3:蒸煮,将步骤S2处理好的鲜笋条置于80~100℃食盐水溶液中蒸煮20min,得半脱水状态湿笋,其中食盐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
[0035]S4:沥干,将步骤S3中半脱水状态湿笋盛出沥水,并散热至50℃以下,得沥干水的湿笋;
[0036]S5:烘制,将步骤S4中沥干水的湿笋在60℃条件下烘制1h,然后在40℃条件下烘制1h,笋体湿度达46%,得笋干;
[0037]S6:杀菌,将步骤S5烘制好的笋干进行巴氏杀菌处理,得灭菌笋干;
[0038]S7:包装,将步骤S6中的灭菌笋干真空包装,即为成品。
[0039]实施例3
[0040]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用长度在18~36cm、重量在120~250g的可食用笋作为原料;S2:预处理,将步骤S1中的可食用笋剥去笋壳、从根端起切除总体质量的1/2~1/3并清洗干净;S3:蒸煮,将步骤S2处理好的可食用笋置于食盐水溶液中蒸煮20~60min,得半脱水状态湿笋,其中食盐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15%;S4:沥干,将步骤S3中半脱水状态湿笋盛出沥水,并散热至50℃以下,得沥干水的湿笋;S5:烘制,将步骤S4中沥干水的湿笋置于烘箱中烘至笋体湿度达40~50%,得笋干;S6:杀菌,将步骤S5烘制好的笋干进行杀菌处理,得灭菌笋干;S7:包装,将步骤S6中的灭菌笋干真空包装,即为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泡发笋干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玲华沈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亚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