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吸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07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开了一种负压吸痰设备,包括:痰液收集装置和痰液检测分析装置;痰液收集装置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负压吸痰管内部靠近另一端端口设有单向阀;痰液检测分析装置包括痰液检测收集模块、数模转化模块以及微型处理器;痰液检测收集模块设置在负压吸痰管另一端端口与单向阀之间,用于检测并收集痰液信息,并将痰液信息发送至数模转化模块,数模转化模块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发送至微型处理器,微型处理器包括分析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分析痰液指征,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和痰液指征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灵活固定收集瓶的位置,操作简单不占空间;通过在负压吸痰管内部设置单向阀,能够防止痰液回流造成污染。止痰液回流造成污染。止痰液回流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痰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吸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系统的自我防御机制有赖于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上的纤毛柱状上皮和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构成,纤毛细胞有节律的自内向外运动带动沉积在粘膜上的微粒随粘液一起排出到喉部,当粘液堆积成痰,再经咳嗽反射,排出体外。仅有在粘液纤毛运输功能正常情况下,才能将远端气道的分泌物运送到较大的气道,然后经过咳嗽反射将其清除。但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例如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人工气道一方面保证了气道的通畅、挽救了危重患者的性命,但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呼吸系统自有的纤毛

粘液防御机制,且患者无法自主排出痰液,因此需要医务人员人为干预进行吸痰操作。
[0003]现有的吸痰操作通常由医务工作者通过人为评估,认为患者需要吸痰后,将吸痰管送入患者口中进行人工吸痰。有的患者可能每天需要多次反复吸痰操作,占据了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现有的痰液收集瓶无法有效固定,使得吸痰操作不仅繁琐,而且工作强度大;此外,由于不同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不同工作年资的护士工作者之间,操作与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使得人为进行痰液操作评估可能存在误差,导致吸痰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痰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吸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痰液收集装置和痰液检测分析装置;
[0007]所述痰液收集装置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负压吸痰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痰管的另一端可插入患者口鼻采集痰液;
[0008]所述负压吸痰管内部靠近另一端端口位置处设有单向阀;
[0009]所述痰液检测分析装置包括痰液检测收集模块、数模转化模块以及微型处理器;所述痰液检测收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负压吸痰管另一端端口与所述单向阀之间,用于检测并收集痰液信息,并将所述痰液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模转化模块,所述数模转化模块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发送至所述微型处理器,所述微型处理器包括分析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分析痰液指征,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和痰液指征信息。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痰液收集装置包括痰液收集瓶和痰液收集软袋,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分别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连通;
[0011]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分别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连通。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痰液收集瓶的外侧壁上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插设有吸附条,所述吸附条可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轴向方向滑动。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吸附条为纳米胶条。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吸附条为磁吸条。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单向阀为单向鸭嘴阀,所述单向鸭嘴阀的开口端与所述负压吸痰管另一端端口相对设置,所述单向鸭嘴阀的闭口端与所述负压吸痰管另一端端口相背设置。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单向鸭嘴阀与所述痰液检测收集模块之间还设有卡扣件,当所述痰液检测收集模块进行痰液检测收集时,所述卡扣件闭合,以使所述痰液检测收集模块采集痰液样本供所述微型处理器进行样本分析处理。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负压吸痰管包括第一管体和两个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径从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到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逐渐递减;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还设有均匀的环形凸起。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负压连接管包括第二管体和两个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内径从远离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到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逐渐递减;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内壁还设有均匀的环形凸起。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痰液检测收集模块中包括红外对射传感器。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痰液收集装置和痰液检测分析装置;通过痰液收集装置的第一连接件与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通过负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负压发生器连接,且第二连接件与负压吸痰管的一端连接,以使负压吸痰管的另一端插入患者口鼻采集痰液;通过在负压吸痰管内部靠近另一端端口位置处设有单向阀,使得采集到的痰液不会发生逆流,造成污染;通过在所述负压吸痰管另一端端口与单向阀之间设置痰液检测收集模块来检测收集痰液信息,并将所述痰液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模转化模块,然后通过数模转化模块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发送至微型处理器,最后利用微型处理器的分析处理模块分析痰液指征,并显示模块来显示图像信息和痰液指征信息,能够对痰液指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图像显示痰液指征分析结果,为医务人员在吸痰操作时以及病情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痰液收集瓶的外侧壁上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且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插设有吸附条,吸附条可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轴向方向滑动,进而使得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能够灵活固定痰液收集瓶的位置,不受操作场地的限制,操作灵活,使用简单。
[0023]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单向鸭嘴阀与痰液检测收集模块之间设有卡扣件,当痰液检测收集模块进行痰液检测收集时,卡扣件闭合,以使痰液检测收集模块采集清晰的痰液样本以
供所述微型处理器对样本进行分析处理。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负压吸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负压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

痰液收集装置;2

第一连接件;3

第二连接件,4

负压连接管;5

负压吸引管;6

单向阀;7

痰液收集瓶;8

第一滑轨;9
‑ꢀ
第二滑轨;10

吸附条;11

卡扣件;12

第一管体;13

第一连接端; 14

第二管体;15

第二连接端;16

痰液检测收集模块;17

数模转化模块;18

分析处理模块;19

显示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痰液收集装置和痰液检测分析装置;所述痰液收集装置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负压吸痰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痰管的另一端可插入患者口鼻采集痰液;所述负压吸痰管内部靠近另一端端口位置处设有单向阀;所述痰液检测分析装置包括痰液检测收集模块、数模转化模块以及微型处理器;所述痰液检测收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负压吸痰管另一端端口与所述单向阀之间,用于检测并收集痰液信息,并将所述痰液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模转化模块,所述数模转化模块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发送至所述微型处理器,所述微型处理器包括分析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分析痰液指征,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和痰液指征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收集装置包括痰液收集瓶和痰液收集软袋,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分别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连通;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分别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痰液收集瓶和所述痰液收集软袋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收集瓶的外侧壁上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蒙蒙蔡羚琴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