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慧君专利>正文

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085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水位监测系统、检测系统和多功能输水系统等;外框架与蓄电池进行固接;检测系统与多功能输水系统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养殖类的池塘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水中含氧的多少并对含氧量不达标时进行增氧处理,同时对表层水质的浮藻类进行吸附分离,配合人工检测的方式对水质进行防治,预防水质出现富营养化;同时在预知下雨的未来时间内,对池塘水位实现实时监测,避免出现水位过高鱼儿流失和养殖物的串通。流失和养殖物的串通。流失和养殖物的串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池塘养殖对于水质的要求有着极大的要求,水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池中水生物的生长;传统养殖户不重视池塘水质的数据收集,因此会出现养殖池中含氧过低导致养殖的鱼出现缺氧死亡的现象,同时养殖池水质表面会由于天气变化及水底淤泥的活性降低,导致睡眠出现大量浮藻类的生物,使得水出现富营养化,同时在大雨天气时,池塘水量会出现大量的涨水现象,造成养殖物的流失和出现不同养殖物的串通。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急需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传统养殖户不重视池塘水质的数据收集,因此会出现养殖池中含氧过低导致养殖的鱼出现缺氧死亡的现象,同时养殖池水质表面会由于天气变化及水底淤泥的活性降低,导致睡眠出现大量浮藻类的生物,使得水出现富营养化,同时在大雨天气时,池塘水量会出现大量的涨水现象,造成养殖物的流失和出现不同养殖物的串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
[0005]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车轮、底柱、外框架、定位系统、检测系统、水位监测系统、多功能输水系统、控制器、配重箱和蓄电池;车轮与底柱进行固接;外框架下端面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底柱;车轮和底柱均设置有四组;外框架与定位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检测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水位监测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多功能输水系统相连接;外框架与控制器进行固接;外框架下方与配重箱进行固接;外框架与蓄电池进行固接;检测系统与多功能输水系统相连接;配重箱对称设置有两组。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定位系统包括有保护壳、第一电动推杆、连杆和固定器;保护壳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保护壳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连杆进行固接;连杆与固定器进行固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包括有蓄水箱、电动滑轨、滑块、测氧器、第一电动阀门、第一输水管、矩形喷水器、第一锥齿轮、第一套轴、第一支撑板、第二电动推杆、连接轴、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转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限位杆、吸附板、直滑轨、滑道、第二输水管和第二电动阀门;蓄水箱与第一输水管进行固接;蓄水箱通过连接板与外框架进行螺栓连接;蓄水箱上方设置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与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轨与外框架进行螺栓连接;滑块与测氧器进行固接;测氧器通过导接线与控制器相连接;第一电动阀门与第一输水管进行固接;第一输水管与矩形喷水器进行固接;矩形喷水器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矩形喷水器与第一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矩形喷水器下方侧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套轴进行固接;第一套轴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轴与连接轴相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
外框架进行螺栓连接;连接轴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转轴依次与第三锥齿轮和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转轴通过支架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通过支架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通过支架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杆下方设置有吸附板;吸附板与直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直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直滑轨与外框架进行固接;吸附板下方设置有滑道;滑道与第二输水管进行固接;滑道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二输水管与第二电动阀门进行固接;第二输水管与多功能输水系统相连接;第二输水管与外框架进行固接。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水位监测系统包括有伺服电机、输出轴、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二套轴、第二支撑板、第三电动推杆、第二丝杆、第二限位杆、移动块、第四电动推杆、固定块和水压监测器;伺服电机与输出轴进行固接;伺服电机与外框架进行螺栓连接;输出轴依次与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输出轴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与第二套轴进行固接;第二套轴与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轴与第二丝杆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丝杆与移动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通过支架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杆与移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通过支架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移动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固定块进行固接;固定块与水压监测器进行固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多功能输水系统包括有抽水机、第三输水管、第四输水管、第一分流管、第三电动阀门、第二分流管、第四电动阀门、喷头、第三分流管和第五电动阀门;抽水机与第三输水管进行螺纹连接;抽水机与第四输水管进行螺纹连接;抽水机与外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三输水管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四输水管分别与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第三分流管进行螺纹连接;第四输水管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分流管与第三电动阀门进行固接;第一分流管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二分流管与第四电动阀门进行固接;第二分流管与喷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分流管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三分流管与第五电动阀门进行固接;第三分流管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三分流管与第二输水管进行螺纹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连接轴由圆杆和六棱杆组成。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附板侧面设置有把手。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丝杆侧面端部设置有圆杆和六棱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定位系统、检测系统、水位监测系统和多功能输水系统;将外接的水管分别定位至养殖池中水的表层、中层和底层,完成对不同高度水的抽取;对养殖类的池塘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水中含氧的多少并对含氧量不达标时进行增氧处理,同时对表层水质的浮藻类进行吸附分离,配合人工检测的方式对水质进行防治,预防水质出现富营养化;同时在预知下雨的未来时间内,对池塘水位实现实时监测,避免出现水位过高鱼儿流失和养殖物的串通。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系统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系统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G处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水位监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输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车轮,2、底柱,3、外框架,4、定位系统,5、检测系统,6、水位监测系统,7、多功能输水系统,8、控制器,9、配重箱,10、蓄电池,401、保护壳,402、第一电动推杆,403、连杆,404、固定器,501、蓄水箱,502、电动滑轨,503、滑块,504、测氧器,505、第一电动阀门,506、第一输水管,507、矩形喷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车轮(1)、底柱(2)、外框架(3)、控制器(8)、配重箱(9)和蓄电池(10);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定位系统(4)、检测系统(5)、水位监测系统(6)和多功能输水系统(7);车轮(1)与底柱(2)进行固接;外框架(3)下端面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底柱(2);车轮(1)和底柱(2)均设置有四组;外框架(3)与定位系统(4)相连接;外框架(3)与检测系统(5)相连接;外框架(3)与水位监测系统(6)相连接;外框架(3)与多功能输水系统(7)相连接;外框架(3)与控制器(8)进行固接;外框架(3)下方与配重箱(9)进行固接;外框架(3)与蓄电池(10)进行固接;检测系统(5)与多功能输水系统(7)相连接;配重箱(9)对称设置有两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是:定位系统(4)包括有保护壳(401)、第一电动推杆(402)、连杆(403)和固定器(404);保护壳(401)与第一电动推杆(402)进行螺栓连接;保护壳(401)与外框架(3)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402)与连杆(403)进行固接;连杆(403)与固定器(404)进行固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检测系统(5)包括有蓄水箱(501)、电动滑轨(502)、滑块(503)、测氧器(504)、第一电动阀门(505)、第一输水管(506)、矩形喷水器(507)、第一锥齿轮(508)、第一套轴(509)、第一支撑板(5010)、第二电动推杆(5011)、连接轴(5012)、第二锥齿轮(5013)、第三锥齿轮(5014)、转轴(5015)、第一传动轮(5016)、第二传动轮(5017)、第一丝杆(5018)、第一限位杆(5019)、吸附板(5020)、直滑轨(5021)、滑道(5022)、第二输水管(5023)和第二电动阀门(5024);蓄水箱(501)与第一输水管(506)进行固接;蓄水箱(501)通过连接板与外框架(3)进行螺栓连接;蓄水箱(501)上方设置有电动滑轨(502);电动滑轨(502)与滑块(503)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轨(502)与外框架(3)进行螺栓连接;滑块(503)与测氧器(504)进行固接;测氧器(504)通过导接线与控制器(8)相连接;第一电动阀门(505)与第一输水管(506)进行固接;第一输水管(506)与矩形喷水器(507)进行固接;矩形喷水器(507)与第一丝杆(5018)进行旋接;矩形喷水器(507)与第一限位杆(5019)进行滑动连接;矩形喷水器(507)下方侧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08);第一锥齿轮(508)与第一套轴(509)进行固接;第一套轴(509)与第一支撑板(5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轴(509)与连接轴(5012)相连接;第一支撑板(5010)与第二电动推杆(501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5011)与外框架(3)进行螺栓连接;连接轴(5012)与第二锥齿轮(5013)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5013)与第三锥齿轮(5014)相啮合;转轴(5015)依次与第三锥齿轮(5014)和第一传动轮(5016)进行固接;转轴(5015)通过支架与外框架(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501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17)与第一丝杆(5018)进行固接;第一丝杆(5018)通过支架与外框架(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5019)通过支架与外框架(3)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杆(5019)下方设置有吸附板(5020);吸附板(5020)与直滑轨(5021)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姚慧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