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831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包括前风窗加强件和暖风机压力室板,暖风机压力室板右部开设有空调进风口,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上边缘与前风窗加强件焊接,在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之间焊接有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风窗支撑板支架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空调进风口增大的情况下,不会降低前挡风玻璃局部刚度和模态。挡风玻璃局部刚度和模态。挡风玻璃局部刚度和模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部件,特别是汽车空调进风口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车辆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汽车的NVH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空调进风口是设置到流水槽上,为了降低进风噪声,提高进风量,往往需要将空调进风口增大,而空调进风口的增大将导致汽车前挡风玻璃局部支撑的刚度和强度的降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前挡风玻璃局部刚度和模态的降低,影响了汽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在空调进风口增大的情况下,不会降低前挡风玻璃局部刚度和模态。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包括前风窗加强件和暖风机压力室板,暖风机压力室板右部开设有空调进风口,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上边缘与前风窗加强件焊接,其特征在于:在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之间焊接有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风窗支撑板支架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和风窗支撑板支架位于前风窗加强件和暖风机压力室板右部,并位于空调进风口前方,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位于前风窗加强件和暖风机压力室板中部,且风窗支撑板支架位于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与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之间。
[0005]将该结构通过前风窗加强件与前挡风玻璃粘胶连接,通过暖风机压力室板与汽车的前壁板分总成焊接连接,从而将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强结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与前壁板分总成之间。
[0006]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之间焊接有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风窗支撑板支架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使本专利技术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增强了空调进风口处的局部刚度和强度,从而增强了前挡风玻璃在空调进风口附近的支撑刚度和强度,提升了前挡风玻璃空调进风口处的局部模态,能够消除特定的低频异响,进而提升了汽车的NVH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强结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与前壁板分总成之间,在碰撞时把前挡风玻璃传递到前风窗加强件的力通过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风窗支撑板支架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三条路径分散传递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形成稳定的力传递路径结构,满足了行人保护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08]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0]图4为前风窗加强件的轴测图。
[0011]图5为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轴测图。
[0012]图6为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的轴测图。
[0013]图7为风窗支撑板支架的轴测图。
[0014]图8为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的轴测图。
[0015]图9图3中A

A线的剖面图。
[0016]图10图3中B

B线的剖面图。
[0017]图11图3中C

C线的剖面图。
[0018]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与前壁板分总成之间的轴测图。
[0019]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与前壁板分总成之间的主视图。
[0020]图14为图13中沿F

F线的剖面图。
[0021]图15为图13中沿D

D线的剖面图。
[0022]图16为图13中沿E

E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至图11所示,该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包括前风窗加强件3和暖风机压力室板4,暖风机压力室板4右部开设有空调进风口8,暖风机压力室板4的上边缘与前风窗加强件3焊接,在前风窗加强件3与暖风机压力室板4之间焊接有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5、风窗支撑板支架6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7,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5和风窗支撑板支架6位于前风窗加强件3和暖风机压力室板4右部,并位于空调进风口8前方,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7位于前风窗加强件3和暖风机压力室板4中部,且风窗支撑板支架6位于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5与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7之间。
[0025]如图12至图16所示,将该结构通过前风窗加强件3与前挡风玻璃2粘胶连接,通过暖风机压力室板4与汽车的前壁板分总成1焊接连接,从而将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强结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2与前壁板分总成1之间。
[0026]如图1、图2、图9、图10、图11所示,前风窗加强件3与暖风机压力室板4之间焊接的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5、风窗支撑板支架6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7,使本加强结构形成一个闭环结构,增强了空调进风口8处的局部刚度和强度。
[0027]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碰撞时,把前挡风玻璃2传递到前风窗加强件3的力通过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5、风窗支撑板支架6和第二风窗前罩板支撑板7三条路径分散传递到暖风机压力室板4上,形成了稳定的力传递路径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空调进风口加强结构,包括前风窗加强件(3)和暖风机压力室板(4),暖风机压力室板右部开设有空调进风口(8),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上边缘与前风窗加强件焊接,其特征在于:在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之间焊接有第一风窗前罩板支撑板(5)、风窗支撑板支架(6)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时云杨磊陈天杰姚玲李强车跃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