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鉴定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鉴定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蚌类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蚌目(Unionoida),广泛分布于北美、欧亚大陆、中美洲、非洲和东南亚。蚌类是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作为食物链的一部分它们是小型动物如底层鱼类和一些鸟类的食物。作为滤食者,它们通过滤食营养物质、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来保持水质。它们在食物网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如果湖泊或是河流中的淡水双壳类消失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全球蚌类种群密度和种类丰富程度等存在明显的下降,一些物种数量减少的速度超出了种群自我恢复能力的范围,以致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甚至灭绝。进入90年代全球范围内蚌类种群明显呈衰退趋势,且有学者认为蚌类是目前最受威胁的淡水生物类群。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蚌类是所有动物类群中灭绝数目最多的一类(Version 2019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的名称为16SPP300或者16SPP147;其中,引物16SPP300由SEQ ID NO:1所示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组成;引物16SPP147由SEQ ID NO:3所示上游引物和SEQ ID NO:4所示下游引物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的名称为16SPP147,其由SEQ ID NO:3所示上游引物和SEQ ID NO:4所示下游引物组成。3.一种用于蚌类群落结构研究的环境DNA宏条形码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的筛选,得到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步骤(2):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库构建;步骤(3):根据蚌类群落所在水域的大小,设计采样点,采集水样;步骤(4):将水样进行处理后,提取其中的总环境DNA;步骤(5):将总环境DNA用步骤(1)筛选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步骤(6):高通量测序,OUT聚类与注释;步骤(7):确定待测水域中蚌类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蚌类群落结构研究的环境DNA宏条形码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包括以下过程:在GenBank数据库上下载中国蚌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包括母系和父系,若没有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就下载16SrRNA线粒体片段,如果这两种都无,则提取该蚌的组织DNA,并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蚌类群落结构研究的环境DNA宏条形码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样采集的方法为:设置采样点,使用采水器在水下0.5
‑
1m处采集1L水样,做3次生物学重复,水样低温保存于无菌的广口瓶;和/或步骤(3)所述水域为鄱阳湖水域,鄱阳湖水域选自鄱阳湖通江水道、鄱阳湖主湖区、军山湖和青岚湖中至少一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蚌类群落结构研究的环境DNA宏条形码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水样处理方法为在24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花,陈金萍,吴小平,黄晓晨,欧阳珊,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