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77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7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所述的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电解质锂盐、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所述的第一添加剂为磺酸酯类材料,所述的第二添加剂为含氮原子笼状硅酸酯类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环状磺酸酯类添加剂,配制非水锂离子电解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能够在电池负极表面形成具有柔性的薄而均匀的SEI膜;同时含氮原子的笼状硅酸酯类材料具有除酸能力,能够抑制LiPF6分解,络合体系中的HF,钝化正极表面,抑制高温循环时容量衰减,提高上高温循环性能和存储特性,并抑制锂离子电池高温存储期间产气,提高循环寿命。另外,笼状硅酸酯还具有一定的锂离子配位能力,提高锂离子的迁移数。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非水系电解液和负极构成。
[0003]作为构成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已知有例如金属锂、能吸收和释放锂的金属化合物(例如金属单体、氧化物、与锂的合金等)以及碳材料等,特别是使用了能吸收/释放锂的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碳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得以广泛应用。目前,对于将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高结晶化的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非水系电解液中的非水系溶剂在负极表面被还原分解,因而由此产生的分解物、气体会阻碍电池原本的电化学反应,从而使循环特性降低。
[0004]另外,已知:对于将锂金属、及其合金、硅、锡等金属单体、氧化物等作为负极材料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虽然初始容量高但在循环中负极材料的微粉化加剧,因此与碳材料的负极相比,容易发生非水系溶剂的还原分解,由此导致伴随电池的容量、循环特性之类的电池性能大幅降低。
[0005]另外,针对正极,已知的有LiCoO2、L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电解质锂盐、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所述的第一添加剂为磺酸酯类材料,所述的第二添加剂为含氮原子笼状硅酸酯类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添加剂如式I所示,所述的第二添加剂如式II或式III所示;其中,R为如下基团中的一种:氢原子;氟原子;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含1~5个氟原子或含1~3个硝基的苯基;碳原子数1~6的直连或非直连烷基;碳原子数1~6的直连或非直连烯烃基;含氟原子的碳原子数1~6的烷烃基;含有N、S、O杂原子中的至少一种的碳原子数为1~6烷烃基;式I中,n为1~3的正整数;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为如下基团中的一种:C1~C4的烷烃基;C1~C3的不饱和烃基;环己基;苯基;含氟苯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添加剂为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添加剂为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5.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电解液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的第一添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辉高宪鹏林存生石宇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