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69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作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成功制备了哈茨木霉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微胶囊粒径主要集中在20~40μm,尺寸均一性好;壁材对芯材有很好的包裹作用,包埋率高;在4℃下保存时720d后的孢子存活率为83.34%;而在室温条件下的存活率为86.11%,对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微胶囊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工艺流程较短,适合在产业上推广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哈茨木霉的新型环保农药剂型,对哈茨木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茨木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茨木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哈茨木霉是木霉属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菌株,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在林业,哈茨木霉均被广泛地应用于防治各种植物病害,其生防效果在多次应用试验中得到验证。目前,哈茨木霉的应用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
[0003]王喜刚等(2020)公开了哈茨木霉M

17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组成成分和比例,其中厚垣孢子粉为20%,载体为67%的凹凸棒,润湿剂为5%的吐温

40,分散剂为7%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紫外保护剂为1%维生素C。牛森林等(2020)研究确定哈茨木霉33104水分散粒剂中助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炭黑0.5%、磷酸钾4%、羧甲基纤维素5%、可溶性淀粉5%、硅藻土5%和木质素磺酸钠5%。李秀明等(2013)研究确定在保护剂抗坏血酸0.5%,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4%,润湿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EFW)4%,黏结剂淀粉5%,崩解剂可溶性淀粉4%时获得的哈茨木霉T4厚垣孢子水分散粒剂孢子含量为4.5
×
108cfu/g,悬浮率为43.8%,润湿时间为1.0s,崩解时间为52s,热贮分解率25.9%,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0004]以上制剂主要是水分散粒剂及可湿性粉剂,都是适用于化学农药的剂型,这类剂型应用到微生物农药中并不能很好的保持微生物农药的活性,并且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失活,药效无法很好保持,同时施用不方便,容易飘散,因此,急需发开出一种适用于生防菌剂哈茨木霉的新型制剂类型。
[0005]微胶囊可以利用壁材形成的囊壳很好的保护内部芯材——微生物的稳定性,又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并抵抗不良环境,从而可以大大延长微生物活菌的活性,提高其在环境中的存活率。
[0006]目前制备微胶囊使用较多的方法有挤压法、乳化法以及喷雾干燥法。但挤压法制备的微胶囊尺寸一般较大,大多为毫米级别,进一步缩小尺寸对器材要求较高。乳化法制备的微胶囊尺寸均一性较差,且制备过程中需要剧烈的机械搅拌,对菌的活性有较大损伤。喷雾干燥法需要短时间的高温干燥,会不可避免的对菌造成较大损伤,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0007]目前,尚缺少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产品质量佳的哈茨木霉微胶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明胶和阿拉伯胶作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含有哈茨木霉厚垣孢子的微胶囊。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10]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壁材由明胶和阿拉伯
胶组成,所述微胶囊中包埋有哈茨木霉厚垣孢子,所述微胶囊粒径为20~40μm。
[0011]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哈茨木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取浓度为1
×
106‑1×
10
10
cfu/mL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加入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搅拌混匀,得到混合体系;所述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2.5%;
[0013]2)取步骤1)中的混合体系加热至40℃,加热后的混合体系以300

700r/min搅拌,待温度稳定后调节pH为3.6~4.4;持续搅拌20min;
[0014]3)将步骤2)中反应完毕的混合体系降温至5~10℃,调节pH为8.0~9.0,反应5min后加入交联剂,继续反应60min后得到微胶囊悬浮液,离心抽滤,得到哈茨木霉微胶囊。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为:活化后的哈茨木霉菌种利用发酵培养基,在28℃条件下以150r/min进行液体发酵培养144h;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玉米粉63g,甘油7.5mL,蒸馏水1000mL;所述发酵培养基pH为4.0。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与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的体积比为1:40:40。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明胶和阿拉伯胶的质量分数为1~2%。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热后的混合体系以400

600r/min转速搅拌。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调节pH为4.0

4.4。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离心条件为4000r/min下离心1min。
[0022]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23]1)取1
×
109cfu/mL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加入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1.6%的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得到混合体系;所述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与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的体积比为1:40:40;将混合体系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以200r/min搅拌3min,混匀;
[0024]2)将步骤1)中的混合体系温度加热至40℃,加热后的混合体系以500r/min搅拌,待体系温度稳定后,调节体系pH值至4.2,持续搅拌20min;
[0025]3)取步骤2)中的混合体系,待体系降温至5~10℃,调节pH值至8.0

9.0;5min后滴加戊二醛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交联固化60min,得微胶囊悬浮液;所述微胶囊悬浮液于4000r/min下离心1min,抽滤,得哈茨木霉微胶囊。
[002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作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成功制备了哈茨木霉微胶囊。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微胶囊粒径主要集中在20~40μm,尺寸均一性好;壁材对芯材有很好的包裹作用,包埋率高;在4℃下保存时720d后的孢子存活率为83.34%,;而在室温条件下的存活率为86.11%,对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微胶囊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工艺流程较短,适合在产业上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哈茨木霉的新型环保农药剂型,对哈茨木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
[0030]图2为壁材浓度对哈茨木霉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图中不同字母表示0.05水平的显著性差异;
[0031]图3为搅拌速率对哈茨木霉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0032]图4为菌液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哈茨木霉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壁材由明胶和阿拉伯胶组成,所述微胶囊中包埋有哈茨木霉厚垣孢子,所述微胶囊粒径为20~40μm。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哈茨木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浓度为1
×
106‑1×
10
10
cfu/mL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加入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搅拌混匀,得到混合体系;所述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2.5%;2)取步骤1)中的混合体系加热至40℃,加热后的混合体系以300

700r/min搅拌,待温度稳定后调节pH为3.6~4.4;持续搅拌20min;3)将步骤2)中反应完毕的混合体系降温至5~10℃,调节pH为8.0~9.0,反应5min后加入交联剂,继续反应60min后得到微胶囊悬浮液,离心抽滤,得到哈茨木霉微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为:活化后的哈茨木霉菌种利用发酵培养基,在28℃条件下以150r/min进行液体发酵培养144h;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玉米粉63g,甘油7.5mL,蒸馏水1000mL;所述发酵培养基pH为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与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的体积比为1:40:4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哈茨木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璐孟军殷志鹏刘睿博慈峻哲陈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