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沉积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4069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化学沉积制备膜电极的方法,涉及膜电极制备方法领域。首先对商业Nafion膜或质子交换膜进行特定预处理,然后在膜上先涂一层石墨烯,再通过电化学沉积负载铂微纳米粒子,实现铂微纳米粒子在石墨烯上的高度分散,达到既保持催化剂活性又减少用量的效果。电化学沉积的溶液中可添加特殊物质—离子液体,由于其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改变电极与溶液界面的电化学特性,提高电沉积电流效率和改善电结晶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界面明显改善,电沉积效率高,还能有效提高膜电极性能,克服了现有热压法设备复杂,所用催化剂量大,热压的过程中较容易使膜脱水变形等缺点。容易使膜脱水变形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沉积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电极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沉积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在迈向低碳能源社会的道路上,氢作为二次能源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中,电解水有可能成为通过电

气耦合电力供应、运输、加热和化学部门的主流方式。
[0003]膜电极(MEA)是电解水和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能量转化及物质传输的关键组件,包括气体扩散层(GDL)、催化层(CL)和 PEM(质子交换膜)。目前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第一种为无载体催化剂层的制备,即将催化剂以化学或物理沉积的方式沉积到质子交换膜的表面;第二种为载体催化剂层的制备,即先合成出载体催化剂,然后将载体催化剂涂覆于质子交换膜上。目前更偏向于第一种膜电极的制备模式,其具体方法包括热压法、化学浸渍还原法、转印法、电化学沉积法等,其中热压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膜电极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沉积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商业Nafion膜或质子交换膜预处理制得膜电极的底膜;2)将石墨烯浆料溶解在溶剂中,超声分散30~60min,将该溶液涂覆在步骤1)所述的底膜上制得含有石墨烯的底膜;3)将铂前驱体、无机酸、离子液体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置电沉积液;4)在电化学沉积装置中,以步骤2)制得的含有石墨烯的底膜作为阴极,以钛涂铂网板为阳极,在一定温度和和恒电流密度下通电沉积 30~90 min,用去离子水清洗通电沉积后含有石墨烯的底膜表面并干燥,制得膜电极;5)将Nafion溶液和异丙醇按一定比例配置溶液,涂覆至步骤4)所述的膜电极表面,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制得本发明的膜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商业Nafion膜为Nafion115或Nafion117;所述质子交换膜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砜、磺化聚醚酰亚胺、磺化聚醚醚酮或磺化聚芳醚酮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Nafion膜预处理方式为:将Nafion膜依次经质量浓度2~5%H2O2水溶液于60~80℃下热处理30~60min,去离子水冲洗,0.5~1mol/L 的硫酸溶液于60~80℃下热处理30~60min,去离子水冲洗及其去离子水于60~80℃下热处理30~60min;所述质子交换膜预处理方式为:将膜置于1~3 mol/L酸的水溶液中浸泡2~7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硫酸、盐酸、甲酸、甲磺酸或磷酸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石墨烯浆料为水性导电石墨烯浆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华仇智汪前东何敏杨海军宋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