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键盘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56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其设有如自动演奏钢琴那样驱动键的驱动单元,且即使在底板上形成配置该驱动单元的开口部,也能够保证底板的坚固性。在底板(10)的开口部(10a)内配置驱动单元(2)。利用驱动单元(2)驱动锤结构体(13)。通过金属板的弯曲加工,由法兰部(211、212)和凸部(213)构成驱动单元(2)的下部轭(21)。在开口部(10a)的前后缘处利用螺(N1、N1)固定法兰部(211、212)。根据下部轭(21)的凸部(213)的高度(h)设定插棒(24)和锤结构体(13)的上下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自动演奏钢琴那样利用自动演奏数据等驱动键盘的键 的电子键盘乐器
技术介绍
过去在声学钢琴(acoustic piano)中,基于预先存储的演奏信息(钢琴 巻帘窗(pia加roll)或MIDI数据),利用螺线管(solenoid)等的促动器驱 动键,连动的锤受到驱动后打击琴弦,进行自动演奏。例如JP特开平 11-184460号公报(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技术。另一方面,广为人知的是,在具有电子音源的电子乐器中,从外部(音 序器sequencer)输入演奏数据(MIDI数据),或者将存储在外部介质的演 奏数据暂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或者对其进行读取,然后基于该演奏数据, 奏响电子音源,进行自动演奏。这种电子乐器即使不象声学钢琴那样驱动键,也能够自动演奏,但是最 近对于电子乐器(例如电子钢琴)也提出有这样的要求,g卩,从不仅要享受 聆听演奏的乐趣,还要享受观看的乐趣的观点出发,希望根据音源的发音来 驱动键。这样在电子乐器中对键进行驱动的技术有例如JP特开2001-184054 号公报(专利文献2) 、 JP特开2005-5554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l: JP特开平11-184460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1-184054号公报专利文献3: JP特开2005-5554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和2中,将驱动键的螺线管单元等配置在键的摇动支点的 后部。其中,在专利文献1的声学钢琴中,从钢琴的结构来看,由于将在位 于键的大致中央部的竹块(箴)中的键盘调节螺钉(balancepin)作为键的摇 动支点,因此在该摇动支点的靠里方向处存在配置螺线管单元的位置。但是, 在专利文献2的电子钢琴中,在键的摇动支点的后部延伸设置有键臂,利用 螺线管等来驱动其后端部。这样,乐器主体需要深度,会导致大型化,影响作为电子钢琴优点之一的小型化。与此对应,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利用促动器(螺线管和插棒(plunge)) 从下方驱动设置在键下的质量体,因此能够消除乐器主体的深度的大型化的 问题。但是,会出现促动器与乐器主体的底板发生干扰的问题。如专利文献 1,由于声学钢琴的搁板足够厚,因此在配置促动器时,只要通过手动缫丝来 对应即可,不需要在搁板上设置贯通孔(开口部)。然而对于不需要象声学 钢琴那样厚的底板的电子乐器,必须在整个键盘范围内在底板上设置用于安 装促动器的开口部。但是,配置键盘装置的底板是在固定键盘装置和承受演 奏时的按键负荷的构件,上述开口部会使底板以及乐器主体的坚固性出现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于如自动演奏钢琴那样基于演奏信息驱动键的电 子键盘乐器,将驱动键的驱动单元配置在贯通底板的开口部,并且保证搁板 和乐器主体的坚固性。作为第一技术方案的电子键盘乐器,在键盘装置的键摇动支点的前方位 置设置驱动单元,利用该驱动单元的驱动装置,转动质量体(锤动作装置), 将键从非按键状态变化为按键状态。利用分割成上下多个的轭构成驱动单元, 同时至少一个轭由收容驱动装置的凸部(例如剖面为字状的弯曲部) 和与该凸部一体的法兰部构成。并且,驱动单元经由轭的法兰部而固定在底 板上,从而覆盖底板的开口部,增大轭的凸部的二次剖面转矩。作为第二技术方案的电子键盘乐器,在第一技术方案中,根据驱动单元 的轭的凸部的高度(从法兰部到凸部端部的长度),规定配置在该凸部内的 驱动装置与质量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另外,在第一技术方案中,底板的开口部可以是在跨越键排列方向的大 致全长而形成的横长的开口,也可以是与各驱动装置分别对应的多个孔。另外,在第一技术方案中,驱动单元的前后的法兰部也可以在各质量体 的转动支点的前后位置相对底板固定。另外,驱动单元也可以安装在将键盘 装置固定在底板上的键框架的前端底板抵接部与后端底板抵接部的中间位置 处。另外,在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驱动单元的驱动装置对于比从质量体的 转动支点至质量体的自由端的中间位置更靠近转动支点的位置进行驱动。另外,在第一技术方案中,驱动单元的驱动装置也可以在上述质量体的转动支点附近,在整个键盘装置上配置为前后2列,同时与相邻键对应的驱动装置配置在不同的列上。即,虽然相邻的白键和黑键的各自的驱动装置处 于前后不同的列上,但是使距离质量体的转动支点较近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行 程小于较远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因此能够实现与白键和黑键的按压及抬起对应的质量体的转动动作一样。S卩,在前后2列中,驱动装置也可以使前 列的驱动行程小于后列的驱动行程,且前列的下端部的突出量小于后列的下 端部的突出量。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电子键盘乐器,由于将驱动质量体(锤动作装置) 和键的驱动单元配置在底板上,驱动单元经由轭的法兰部固定在底板上,从 而覆盖底板的开口部,增大轭的凸部的二次剖面转矩,因此能够通过驱动单 元本身加强底板和乐器本身的牢固度。另外,由于驱动单元通过其轭本身进 行固定,从而可以减少部件数量。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电子键盘乐器,除了第一技术方案的效果外,通过 形成凸部时的弯曲加工等,容易地设定驱动装置与质量体的上下位置关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子键盘乐器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 图2是该电子键盘乐器的驱动单元的放大侧剖面图。 图3是该电子键盘乐器的外观侧视图。 图4是该电子键盘乐器的仰视图。图5A、图5B是对实施方式中的螺线管单元的配置和其直径与过去装置 进行对比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子键 盘乐器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2是该电子键盘乐器的驱动单元的放大侧剖 面图。图3是该电子键盘乐器的外观侧视图。图4是该电子键盘乐器的仰视图。另外,在图中,适当省略了表示剖面的斜线(hatching)。在图1和图3 中,图的左侧为演奏者侧,与图1和图3的图面垂直的方向为键排列方向。 以下,在该电子乐器和键盘装置中,将演奏时的演奏者侧称为前,其相 反侧称为后。如图3和图4所示,该电子键盘乐器为电子钢琴,乐器主体100具有相 当于搁板的水平的底板10、配置在底板IO上的键盘装置1、覆盖键盘装置1 的侧部的侧板20、配置在键盘装置1的前部的方棒(口棒)30等。另夕卜,乐 器主体100的侧板20的前端部上安装有支撑乐器主体100的前方脚40。在乐器主体100的后部侧,设置有收容并保持左右一对的扬声器的左右 一对扬声器箱50、 50 (图4),在该扬声器箱50、 50之间设置有收容踏板装 置和电源回路等的前箱60。并且,该扬声器箱50、 50和前箱60构成后方脚。 另外,在乐器主体100的后部侧的上部,设置有与上述后方脚大致相同宽度 的后方屏板70,同时在扬声器箱50、 50和后方屏板70的两端,设置有具有 至后方屏板70的上端的高度的侧面后方屏板80、 80。在前箱60的下部前方, 踏板装置的踏板90露出到演奏者侧。如图1所示,键盘装置1被键框架11固定在底板10上,键盘装置1具 有与该键框架11的后部的支撑部111接合的多个键12。另外,键框架11通 过前方脚部11A、后方脚部11B和辅助脚部11C,而固定在底板10上。该键 12沿着键排列方向并行设置,能够分别以支撑部111的键摇动支点01为中 心,沿上下方向摇动。另外,在键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具备键盘装置,其中,该键盘装置具有多个键和多个质量体,上述多个键分别可摇动地并列设置,上述多个质量体对应于各键并列设置以与该键连动地转动,该电子键盘乐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单元和底板,其中,该驱动单元设置在上述键盘装置的键摇动支点的前方位置,并利用驱动装置转动上述质量体,以使上述键从非按键状态变化为按键状态,该底板配置在上述键盘装置下部,    在上述底板上,在与上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装置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部,并且该驱动单元的驱动装置从该开口部贯通到上述质量体一侧,    上述驱动单元具有分割为上下多个的轭,并且上述轭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部和法兰部,该驱动单元经由该法兰部固定在该底板上,并覆盖上述底板的上述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5-7 2007-1223961. 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具备键盘装置,其中,该键盘装置具有多个键和多个质量体,上述多个键分别可摇动地并列设置,上述多个质量体对应于各键并列设置以与该键连动地转动,该电子键盘乐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单元和底板,其中,该驱动单元设置在上述键盘装置的键摇动支点的前方位置,并利用驱动装置转动上述质量体,以使上述键从非按键状态变化为按键状态,该底板配置在上述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元英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