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幕墙使建筑物的外墙护围,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0003]现有的用于组合式建筑幕墙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用于组合式建筑幕墙使用时,其外部结构框架的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与拆卸,且结构框架由多个单个个体组成,容易产生意外;现有的用于组合式建筑幕墙使用时,其内部的镶嵌板与框架是固定连接的,安装之后不便于拆卸,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话更改过程麻烦,容错率低;现有的用于组合式建筑幕墙只能对窗户进行打开关闭,其使用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在开窗通风的同时进行防灰防尘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用于组合式建筑幕墙使用,其外部结构框架的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与拆卸,且结构框架由多个单个个体组成,容易产生意外;现有的用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竖框架(1),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竖框架(1)的相对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横框架(2),相邻两个所述横框架(2)的相对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外框(3),相邻两个所述外框(3)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夹条(4);所述竖框架(1)的内侧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挤压孔(5)与挤压槽一(6),所述竖框架(1)的外侧表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杆一(7),且所述竖框架(1)的顶部与底面分别等距设置有三个卡接槽(8)与卡块(10),所述卡接槽(8)的内部靠底面设置有橡胶垫(9),所述横框架(2)的后侧靠中部设置有转把(11),所述转把(11)的一端连接有齿轮一(12),且所述转把(11)的表面设置有凸条(13),所述横框架(2)的内部后侧靠中端设置有连接槽(14),且所述横框架(2)的内部靠中心设置有转动槽(15),所述连接槽(14)的外端靠一侧设置有活动板(17),所述转动槽(15)的内部靠中心设置有齿轮二(16),所述齿轮二(16)的两侧均设置有内杆(18),所述内杆(18)的外端设置有外杆(19),所述内杆(18)与外杆(19)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螺纹一(20),所述外杆(19)的外端表面设置有转动螺纹二(21);所述外框(3)的两侧与两端靠中部分别设置有挤压条(22)以及滑动条(23),所述横框架(2)内部靠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一(24),所述夹条(4)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板(25),且所述夹条(4)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槽二(26),所述夹条(4)的后侧靠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杆二(27),所述外框(3)的内部靠前侧设置有内窗(28),所述内窗(28)的内部设置有玻璃层(29),且所述内窗(28)的后侧靠底端设置有推把(30),所述外框(3)的内部后侧靠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槽二(31),所述外框(3)的内部靠一侧设置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的上下顶端均设置有转动块(33),且所述支撑杆(32)的表面靠两端均设置有平面涡卷弹簧(34),所述外框(3)的后侧靠中部设置有拉杆(35),所述拉杆(35)的中部设置有握把(36),所述支撑杆(32)的表面靠中部设置有纱布(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架(2)与竖框架(1)通过挤压孔(5)与转动螺纹二(21)呈可拆卸设置,夹条(4)通过固定螺杆二(27)与横框架(2)呈可拆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孔(5)与转动螺纹二(21)相匹配,挤压槽一(6)以及挤压槽二(26)均匀挤压条(22)相匹配,卡接槽(8)与卡块(10)相匹配,转把(11)通过凸条(13)与连接槽(14)呈可拆卸设置,齿轮一(12)与齿轮二(16)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兰,刘升华,张宏伟,周翠玉,杨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