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调节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03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53
一种日照调节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两个光学编码器、两个驱动模块以及功率电路,控制电路配置于上轨中,且上轨固设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门窗的上侧边;两个该驱动模块以相同速度枢转两个卷线轴,其中一该驱动模块通过其中一该光学编码器以及其中一该卷线轴控制一中轨于该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其中另一该驱动模块通过其中另一该光学编码器以及其中另一该卷线轴控制一下轨于该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线轴控制一下轨于该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线轴控制一下轨于该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照调节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日照调节装置,尤指应用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且可电动控制的日照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已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要求,更讲求的是可依客制化需求的舒适性与便利性。以室内采光为例,通常是影响室内环境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太阳于不同时段、不同角度照射时的光线强度皆不同,因此于中午时段或是部分角度位置时,室内会有过度曝晒的问题,且户外的陌生人容易会有由门窗外观看室内的情况而衍生有个人隐私权的问题,故一般建筑物或交通工具大都会在门窗上加装如窗帘等遮蔽物。但对于如前所述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不同建筑物或交通工具来说,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以及变幻莫测的天气,而使得太阳对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照射光线的强度与角度是容易产生变化的。传统的窗帘为了可以让使用者依个人需求进行调整通常采用单层窗帘搭配侧向滑轨式的控制方式进行操作,尔后更有采用双层相叠窗帘搭配侧向滑轨式的形态出现,由于所述双层相叠窗帘的各层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透光率,相较于单层窗帘而言,双层相叠窗帘可供使用者对于室内光线进行更多种类的调整形态,在可客制化的需求上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0003]然而,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是沿着子午线(meridian)相对于地面接近于垂直的方位进行移动,使用侧向滑轨式的控制方式较难以跟随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进行准确调整,进一步而言,若考虑控制具有不同穿透度的多个窗帘,则传统技术上无法避免垂直升降的多个窗帘在各自移动时,容易会发生零件彼此追撞、缠线或窗帘变形扭曲等问题,无法对窗帘进行精确控制,且影响寿命与耐用度,对于使用者来说不易操作和维护。
[0004]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日照调节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特别是解决如前所述的技术问题,乃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日照调节装置,解决难以根据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进行准确调整的技术问题,且避免发生多窗帘的零件彼此追撞、缠线或窗帘变形扭曲等问题,借以能够对窗帘进行精确控制,且提升寿命与耐用度,达到对于使用者来说容易操作且维护的目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日照调节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两个光学编码器、两个驱动模块以及功率电路,其中,控制电路配置于上轨中,且上轨固设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门窗的上侧边;两个光学编码器配置于上轨中,且耦接控制电路;两个驱动模块配置于上轨中,且耦接控制电路,两个驱动模块以相同速度枢转两个卷线轴;其中一驱动模块通过其中一光学编码器以及其中一卷线轴控制中轨于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其中另一驱动模块通过其中另一光学编码器以及其中另一卷线轴控制下轨于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
度;功率电路耦接控制电路,且提供电能至两个驱动模块以及两个光学编码器;
[0007]其中,各光学编码器均为光遮断器,光遮断器包括与其中一卷线轴枢转的光遮盘,且光遮盘环设有相等间距的32个内穿孔;两个驱动模块并列地配置于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侧,且两个驱动模块配置于与地面垂直的不同平面上。
[0008]进一步而言,各驱动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直流无刷电机以及减速箱,霍尔传感器耦接控制电路以及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可枢转地耦接减速箱以及其中一光学编码器。
[0009]进一步而言,上轨与中轨之间配置有遮蔽帘,其中一驱动模块通过控制中轨以控制遮蔽帘于门窗的遮蔽面积。
[0010]进一步而言,中轨与下轨之间配置有遮蔽帘,其中一驱动模块通过控制下轨以控制遮蔽帘于门窗的遮蔽面积。
[0011]进一步而言,上轨与中轨之间配置有第一遮蔽帘,中轨与下轨之间配置有第二遮蔽帘,其中一驱动模块通过控制中轨以控制第一遮蔽帘于门窗的遮蔽面积,其中另一驱动模块通过控制下轨以控制第二遮蔽帘于门窗的遮蔽面积。
[0012]进一步而言,上轨是通过多个锁固件固设于门窗的上侧边,且两个卷线轴并列地配置于卷线器中,且两个卷线轴不在与地面垂直的相同平面上。
[0013]进一步而言,两个卷线轴并列地配置于卷线器中,且两个卷线轴在与地面平行的相同平面上,两个驱动模块在与地面平行的相同平面上。
[0014]进一步而言,功率电路包括市电模块或再生能源模块;其中,再生能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以及充电电池,充电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获取电能,且将电能输出至控制电路、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
[0015]进一步而言,光遮盘更环设有非相等间距的16个外穿孔,16个外穿孔环设于32个内穿孔之外。
[0016]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更包括遥控器以及耦接控制电路的无线连接端口,遥控器通过无线连接端口将控制指令输入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依据控制指令控制两个驱动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7]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更包括耦接控制电路的实体控制键组、有线连接端口以及蜂鸣器,实体控制键组包括配对键以及多个控制键,配对键输出配对指令至控制电路之后,控制电路在特定时间内依据配对指令与遥控器进行无线频谱配对,多个控制键输出多个控制指令。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照调节装置的操作方法,解决难以根据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进行准确调整的技术问题,且避免发生多窗帘的零件彼此追撞、缠线或窗帘变形扭曲等问题,借以能够对窗帘进行精确控制,且提升寿命与耐用度,达到对于使用者来说容易操作且维护的目的。
[0019]为了达到前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日照调节装置的一上轨固设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一门窗的上侧边,且上轨以下依序配置有可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一中轨以及一下轨,所述日照调节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日照调节装置的控制电路收到初始位置设定指令时,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进入初始位置设定状态,在初始位置设定状态期间,第一驱动模块依据短按指令或长按指令配置中轨至第一初始位置,第一初始位
置与地面相距第一初始高度;第二驱动模块依据短按指令或长按指令配置下轨至第二初始位置,第二初始位置与地面相距第二初始高度;在确认结束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控制电路收到下轨下限位置设定指令时,第二驱动模块进入下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在下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期间,第二驱动模块依据短按指令或长按指令配置下轨至下轨下限位置,下轨下限位置与地面相距第一最小高度;在确认结束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控制电路收到中轨下限位置设定指令时,第一驱动模块进入中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在中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期间,第一驱动模块依据短按指令或长按指令配置中轨至中轨下限位置,中轨下限位置与地面相距第二最小高度;在确认结束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控制电路收到中轨上限位置设定指令时,第一驱动模块进入中轨上限位置设定状态,在中轨上限位置设定状态期间,第一驱动模块依据短按指令或长按指令配置中轨至中轨上限位置,中轨上限位置与地面相距第一最大高度;以及在确认结束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控制电路收到下轨上限位置设定指令时,第二驱动模块进入下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电路,配置于一上轨中,且该上轨固设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一门窗的上侧边;两个光学编码器,配置于该上轨中,且耦接该控制电路;两个驱动模块,配置于该上轨中,且耦接该控制电路,两个该驱动模块以相同速度枢转两个卷线轴;其中一该驱动模块通过其中一该光学编码器以及其中一该卷线轴控制一中轨于该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其中另一该驱动模块通过其中另一该光学编码器以及其中另一该卷线轴控制一下轨于该门窗的垂直方向的高度;以及一功率电路,耦接该控制电路,且提供电能至两个该驱动模块以及两个该光学编码器;其中,各该光学编码器均为一光遮断器,该光遮断器包括与其中一该卷线轴枢转的一光遮盘,且该光遮盘环设有相等间距的32个内穿孔;该两个驱动模块并列地配置于该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侧,且两个该驱动模块配置于与地面垂直的不同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驱动模块包括一霍尔传感器、一直流无刷电机以及一减速箱,该霍尔传感器耦接该控制电路以及该直流无刷电机,该直流无刷电机可枢转地耦接该减速箱以及其中一该光学编码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轨与该中轨之间配置有一遮蔽帘,其中一该驱动模块通过控制该中轨以控制该遮蔽帘于该门窗的遮蔽面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轨与该下轨之间配置有一遮蔽帘,其中一该驱动模块通过控制该下轨以控制该遮蔽帘于该门窗的遮蔽面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轨与该中轨之间配置有一第一遮蔽帘,该中轨与该下轨之间配置有一第二遮蔽帘,其中一该驱动模块通过控制该中轨以控制该第一遮蔽帘于该门窗的遮蔽面积,其中另一该驱动模块通过控制该下轨以控制该第二遮蔽帘于该门窗的遮蔽面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轨是通过多个锁固件固设于该门窗的上侧边,且该两个卷线轴并列地配置于一卷线器中,且该两个卷线轴不在与地面垂直的相同一平面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卷线轴并列地配置于该卷线器中,且该两个卷线轴在与地面平行的相同一平面上,该两个驱动模块在与地面平行的相同一平面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功率电路包括一市电模块或一再生能源模块;其中,该再生能源模块包括一太阳能电池以及一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通过该太阳能电池获取电能,且将电能输出至该控制电路以及该两个驱动模块。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遮盘更环设有非相等间距的16个外穿孔,该16个外穿孔环设于该32个内穿孔之外。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遥控器以及耦接该控制电路的一无线连接端口,该遥控器通过该无线连接端口将一控制指令输入至该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依据该控制指令控制两个该驱动模块的其中至少之一。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日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耦接该控制电路的一实体控制键组、一有线连接端口以及一蜂鸣器,该实体控制键组包括一配对键以及多个控制键,该配对键输出一配对指令至该控制电路之后,该控制电路在一特定时间内依据该配对指令
与该遥控器进行一无线频谱配对,该多个控制键输出多个该控制指令;该有线连接端口是相容于RS485通信协定以及modbus规格封装的硬件端口,用以将一外部指令输入至该控制电路。12.一种日照调节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照调节装置的一上轨固设于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一门窗的上侧边,且该上轨以下依序配置有可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一中轨以及一下轨,该操作方法包括:当该日照调节装置的一控制电路收到一初始位置设定指令时,一第一驱动模块以及一第二驱动模块进入一初始位置设定状态,在该初始位置设定状态期间,该第一驱动模块依据一短按指令或一长按指令配置该中轨至一第一初始位置,该第一初始位置与地面相距一第一初始高度;该第二驱动模块依据该短按指令或该长按指令配置该下轨至一第二初始位置,该第二初始位置与地面相距一第二初始高度;在确认结束该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该控制电路收到一下轨下限位置设定指令时,该第二驱动模块进入一下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在该下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期间,该第二驱动模块依据该短按指令或该长按指令配置该下轨至一下轨下限位置,该下轨下限位置与地面相距一第一最小高度;在确认结束该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该控制电路收到一中轨下限位置设定指令时,该第一驱动模块进入一中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在该中轨下限位置设定状态期间,该第一驱动模块依据该短按指令或该长按指令配置该中轨至一中轨下限位置,该中轨下限位置与地面相距一第二最小高度;在确认结束该初始位置设定状态之后,当该控制电路收到一中轨上限位置设定指令时,该第一驱动模块进入一中轨上限位置设定状态,在该中轨上限位置设定状态期间,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媛
申请(专利权)人:杉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