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电路及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027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48
LED驱动电路及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改善晶体管如TFT元件长时间操作下,临界电压偏移影响LED驱动电流,造成LED亮度不稳定的问题,公开了若干种LED驱动电路,通过多级的LED驱动元件,由不同LED驱动单元切换以及临界电压反向补偿的特点,降低元件临界电压偏移对发光单元(例如Mini LED)亮度的影响;当LED由第N级驱动单元驱动时,工作电压为P(可为正电压or负电压),而其余驱动单元进入临界电压补偿的模式,此时补偿电压为N(若工作电压为正,则N为负电压;工作电压为负,则N为正电压);当第N及LED驱动单元在工作时间内出现较大临界电压Vth偏移时,可结合电流补偿电路,进行LED亮度补偿。时,可结合电流补偿电路,进行LED亮度补偿。时,可结合电流补偿电路,进行LED亮度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atrix,又称有源寻址、主动寻址、有源驱动等)。在主动式驱动(AM)的电路设计上,每个Mini LED像素有其对应的独立驱动电路,驱动电流由驱动晶体管提供,基本每个像素电路中使用至少两个晶体管来控制输出电流,如图1所示,T1晶体管用来控制像素电路的开或关;T2晶体管与电压源联通为Mini-LED提供稳定的电流。
[0007]对于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商而言,理想的作法是将LED设计在玻璃基板上,由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FT)驱动LED晶片。但目前多数面板制造商仍使用非晶硅(a-Si)作为薄膜晶体管(TFT)半导体主动层,若对LED晶片使用a-Si的TFT元件进行驱动,则在长时间操作下,TFT元件会出现临界电压(Vth)偏移(ΔVth)现象,如图2所示。而LED的驱动电流与Vth的关系式为:I
LED

(VGS-Vth)2,因此会使得LED驱动电流产生变异,进而影响LED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克服相关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0009]本公开提供了一种L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多级补偿驱动单元;LED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多级补偿驱动单元;其中,所述LED发光单元通过所述多级补偿驱动单元进行补偿驱动发光;所述多级补偿驱动单元之间为并联式连接架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含至少6极讯号端口;所述多级补偿驱动单元包含至少2级驱动单元;所述多级补偿驱动单元在工作时间内具有驱动工作模式与补偿工作模式;所述补偿工作模式是对所述多级补偿驱动单元中驱动元件的临界电压的偏移进行反向补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所述工作时间包括:第一预设工作时间、第二预设工作时间;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单元电路相同;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补偿或驱动交替式工作对所述LED发光单元进行补偿和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式工作的过程包括:所述第一预设工作时间内,所述LED发光单元由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临界电压补偿模式;所述第二预设工作时间内,所述LED发光单元由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临界电压补偿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工作时间结束进入到第二预设工作时间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切换工作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电容;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参考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参考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LED的正极连接于第三参考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一扫描讯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二扫描讯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所述第一预设工作时间时,所述第一扫描讯号为正电压讯号,所述第二扫描讯号为负电压讯号,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开始工作,所述LED发光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晶体管元件的驱动电流后发光;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钰胜陈宥烨赵玉财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