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20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包括绕组、驱动电路板、安装座和绝缘板,驱动电路板和绝缘板均设于安装座上,绕组和驱动电路板分别位于绝缘板的相对两侧,绝缘板的一侧设有导柱,导柱和绕组位于绝缘板的同侧,驱动电路板上开设有过线孔,绕组的线头依次贯穿导柱和过线孔后,与驱动电路板固定。使得绕组线头穿过导柱到达驱动电路板的位置,无需外接套管,方便绕组线头走线,且避免了套管发生的磨损现象,有效保证了绝缘性;同时,设有过线孔,使得绕组线头可以穿过过线孔后,与驱动电路板进行固定,能方便观测到各焊点的焊接效果,焊接操作简易,焊点牢固,避免发生接触不良或焊锡滴漏的现象。生接触不良或焊锡滴漏的现象。生接触不良或焊锡滴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电机绕组的接线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板是安装在轴承座后端,与绕组间有金属件阻隔,因此,需把绕组线头穿越过金属件的预留孔位,焊接到电路板上。现有的常用的绕组线头与驱动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3]一、用绝缘套管套着全段线头,穿过电路板的焊孔,直接焊接。该方案中,穿套管耗时较多,且套管会发生移位,使用一段时间后,套管与金属件发生挤压摩擦损坏,失去绝缘保护;同时,套管长短不一,且易发生走位;因线头是从电路板底部穿上来焊接,焊孔底部无法观测是否焊接良好,存在焊锡滴漏或焊锡短路其它元器件。
[0004]二、在电机线架上预设位置,固定专用的直插式公端子,把绕组线头焊接在其根部,再与电路板上的母端子插装。此方案的公端子易发生变形或位置偏移,与母端子对接困难;当端子表面氧化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松动打火;线头焊接在端子根部时的高温会把塑料线架熔化变形,甚至熔穿线架使端子与铁芯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包括绕组、驱动电路板、安装座和绝缘板,驱动电路板和绝缘板均设于安装座上,绕组和驱动电路板分别位于绝缘板的相对两侧,绝缘板的一侧设有导柱,导柱和绕组位于绝缘板的同侧,驱动电路板上开设有过线孔,绕组的线头依次贯穿导柱和过线孔后,与驱动电路板固定。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绝缘板上设有导柱,可以使得绕组线头穿过绝缘板到达驱动电路板的位置,无需外接套管,方便绕组线头走线,且避免了套管发生的磨损现象,有效保证了绝缘性;同时,在驱动电路板上设有过线孔,使得绕组线头可以穿过过线孔后,与驱动电路板进行固定,能方便观测到各焊点的焊接效果,焊接操作简易,焊点牢固,避免发生接触不良或焊锡滴漏的现象。由此,保证了绕组线头与驱动电路板接触的稳固性,操作方便。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座包括端盖,绝缘板设于端盖的内侧,绕组位于端盖的外侧,导柱的一端贯穿端盖后与绕组相对应。由此,通过设有端盖,可以方便绝缘板的安装固定,且可以有效将绕组与驱动电路板分隔开。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柱设有中空孔,中空孔的一端设有锥形孔,锥形孔的小端与中空孔连接,大端与导柱的端面相平齐,锥形孔小端的孔径与中空孔的孔径相同。由此,设
有锥形孔,可以方便绕组接头穿线的顺畅度,使用方便。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柱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台。由此,通过设有安装台,可以提高导柱与绝缘板连接处的强度,有效防止导柱变形。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板、导柱和安装台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可以方便绝缘板的成型,且利于保证整体的强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线孔的内径大于绕组的线头的外径。由此,可以方便绕组线头穿线。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线孔呈椭圆形。由此,使得绕组线头引线方便。便于操作。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板上设有焊点,焊点与过线孔相对应,绕组和焊点分别位于驱动电路板的相对两侧。由此,通过设有焊点,可以方便绕组线头与驱动电路板的焊接固定,保证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参照图1~图2。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包括绕组1、驱动电路板2、安装座3和绝缘板4,驱动电路板2和绝缘板4均设于安装座3上,绕组1和驱动电路板2分别位于绝缘板4的相对两侧,绝缘板4的一侧设有导柱41,导柱41和绕组1位于绝缘板4的同侧,驱动电路板2上开设有过线孔21,绕组1的线头11依次贯穿导柱41和过线孔21后,与驱动电路板2通过焊接固定。
[001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结构主要用于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上,绕组1绕设在电机的定子上,安装座3与电机安装固定。绕组1有三组线头,因此,绝缘板4上对应设有三个导柱41,使得线头与导柱41一一对应;根据驱动电路板2与绕组1的距离,调整导柱41成型时的长度,使得导柱41延伸至绕组1处,防止线头与金属件接触或线头间的匝间绝缘不良。
[0020]绕组1的线头11穿过导柱41后,再经驱动电路板2上的过线孔21后,焊接在驱动电路板2上。该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外接套管的形式,避免了套管出现长短不一,且容易发生走位的现象;避免了线头与管套之间的磨损,保证了绝缘性。同时,线头穿过过线孔21后再与驱动电路板2焊接固定,保证了线头与驱动电路板2连接的稳固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直插端子工艺易发生偏移,很难对插到位,端子有松动接触不良的现象。
[0021]安装座3包括端盖31,绝缘板4设于端盖31的内侧,绕组1位于端盖31的外侧,导柱41的一端贯穿端盖31后与绕组1相对应。端盖31内侧成型有安装槽,绝缘板4卡紧在安装槽上,方便绝缘板4的安装。同时,为了方便驱动电路板2的安装,在绝缘板4的内侧设有限位台,使得绝缘板4的一侧端面与限位台的端面相贴合,便于驱动电路板2安装的平稳性。
[0022]导柱41设有中空孔411,中空孔411的一端设有锥形孔412,锥形孔412的小端与中空孔411连接,大端与导柱41的端面相平齐,锥形孔412小端的孔径与中空孔411的孔径相
同。通过设有锥形孔412,可以保证绕组1线头穿线顺畅度,操作方便。
[0023]导柱41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台42。其中,安装台42的外径大于导柱41的外径,使得整个导柱41呈阶梯状,可以有效提高导柱41的强度,防止导柱41在使用时发生变形,提高使用寿命。
[0024]绝缘板4、导柱41和安装台4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从而,方便了三者的成型加工,且保证了整体的使用强度要求。
[0025]过线孔21的内径大于绕组1的线头11的外径,且过线孔21呈椭圆形。由此,可以方便绕组1线头穿过。
[0026]驱动电路板2上设有焊点5,焊点5与过线孔21相对应,即焊点5分布在过线孔21的周边,方便贯穿过线孔21后的线头的焊接固定。绕组1和焊点5分别位于驱动电路板2的相对两侧,由此,能方便的观测到各焊点5的焊接效果;焊接操作简易,焊点牢固,避免发生接触不良或焊锡滴漏的现象。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1)、驱动电路板(2)、安装座(3)和绝缘板(4),所述驱动电路板(2)和绝缘板(4)均设于安装座(3)上,所述绕组(1)和驱动电路板(2)分别位于绝缘板(4)的相对两侧,所述绝缘板(4)的一侧设有导柱(41),所述导柱(41)和绕组(1)位于绝缘板(4)的同侧,所述驱动电路板(2)上开设有过线孔(21),所述绕组(1)的线头(11)依次贯穿导柱(41)和过线孔(21)后,与驱动电路板(2)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包括端盖(31),所述绝缘板(4)设于端盖(31)的内侧,所述绕组(1)位于端盖(31)的外侧,所述导柱(41)的一端贯穿端盖(31)后与绕组(1)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绕组与驱动电路板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41)设有中空孔(411),所述中空孔(411)的一端设有锥形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业浩黄伟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益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