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011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其固定设置在运输车上;移动机构,其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并能够沿着所述支撑平台相对运动;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导轨,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端;固定滑块,其匹配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相对运动;第一交叉臂,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滑块铰接;第二交叉臂,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移动机构上;两个车轮固定板,其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交叉臂和所述第二交叉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交叉臂、第二交叉臂与移动机构的配合,使交叉臂进行展开和收缩,进而对转运车轮进行固定操作,提高运输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属于商品物流运输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使用运输工具运输汽车过程中,汽车的固定主要由人工使用专用的固定方式,主要方法是使用车轮固定器和绑带(或卡位器)将车轮进行固定。车轮固定器主要防止车轮前、后运动,绑带为防止车轮左、右,上、下运动。其优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缺点:需要人工去完成,不能实现自动化,批量运输情况下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目前,对车的运输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一套可靠的,可以实现车辆自动固定,降低人工成本的汽车自动固定装置非常必要。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优化机械装置和控制电机技术,实现自动固定车辆,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工作效率。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8325018U技术专利公开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并通过机械运动实现固定块对所需固定汽车车轮的自动固定,限制其在各方向的运动,需要人工去完成,不能实现自动化,批量运输情况下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现有技术中的执行机构数量太多,实现自动控制难度大。目前,国内外比较主流的运载平板车以及商品车运输车对于被运输车的固定基本采用人工绑带固定的方式。运载钢板平面为网状矩形固定孔,车辆开到合适位置后,用四条绑带对车辆的轮胎逐个进行固定,并将绑带通过抓钩固定到平面的网状固定孔内,单个车轮的绑带固定点为三处,即需要固定至少12次才能将车辆上四个车轮固定,过程十分繁琐。若车辆需跨国海上集装箱运输,集装箱内对车辆的固定更为繁琐,需要将每个车轮至少四个木质固定块用钢钉固定到集装箱底部的运载木板上,并增加绑带束缚,过程十分繁琐。而现阶段对于车辆自动固定装置的研究,对于装置本体来说,结构较为复杂,多数仍需要人工进行辅助干预,并未能实现全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通过第一交叉臂、第二交叉臂与移动机构的配合,使交叉臂进行展开和收缩,进而对转运车轮进行固定操作,提高运输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包括:
[0007]支撑平台,其固定设置在运输车上;
[0008]移动机构,其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并能够沿着所述支撑平台相对运动;
[0009]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
[0010]导轨,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端;
[0011]固定滑块,其匹配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相对运动;
[0012]第一交叉臂,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滑块铰接;
[0013]第二交叉臂,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另一端;
[0014]其中,所述第一交叉臂与所述第二交叉臂之间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
[0015]两个车轮固定板,其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交叉臂和所述第二交叉臂的另一端。
[0016]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7]第二驱动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滑块。
[0018]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平台包括:
[0019]顶板,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
[0020]侧板,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
[0021]连接孔,其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上。
[0022]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3]多个直线轴承,其分别匹配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上。
[002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0025]多个第一驱动电机,其分别等间距间隔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部一侧。
[0026]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0027]第一移动杆,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一侧;
[0028]多个第二移动杆,其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
[0029]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同轴匹配设置,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杆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直线轴承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0030]优选的是,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杆上,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
[0031]优选的是,还包括:
[0032]固定支耳,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杆上,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交叉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耳铰接。
[003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交叉臂和所述第二交叉臂通过交叉臂销轴进行转动连接。
[0034]优选的是,所述车轮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销轴。
[003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需要控制的部件少,动作简单,可靠性高;本装置通过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识别车辆,装置自动一定到车轮位置,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化控制实现装置自动展开,并自动固定车轮,为物流过程节省了时间成本,为运输带来便捷性。
[0036]本装置可以实现折叠收放,选材轻量化,对车辆固定牢固,占用空间小,减少车辆附加载荷。本装置经过改装后能够适应不同车身尺寸、不同轮胎尺寸的车型,实用性强,本装置也可以适用于事故运输板车、物流板车、商品车运输、海运集装箱等多种场景。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与车轮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与车轮折叠状态的结构
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与车轮滑出状态的机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平台和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4]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支撑平台110、移动机构120、第一交叉臂130、第二交叉臂140、车轮固定板150、导轨160、固定滑块170、第一驱动机构190、第二驱动机构180。
[0045]支撑平台110固定在运输车上,在支撑平台110下部,位于支撑平台1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120,在支撑平台110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190,移动机构120的一端穿过支撑平台110后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能够沿着支撑平台110相对运动;在移动机构120上,设置有导轨160,导轨160靠近支撑平台的一端,固定滑块170匹配设置在导轨160上,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80驱动,使固定滑块170能够沿着导轨160相对运动;第一交叉臂130的一端与滑块170铰接,进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其固定设置在运输车上;移动机构,其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并能够沿着所述支撑平台相对运动;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导轨,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端;固定滑块,其匹配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相对运动;第一交叉臂,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滑块铰接;第二交叉臂,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交叉臂与所述第二交叉臂之间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两个车轮固定板,其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交叉臂和所述第二交叉臂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顶板,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侧板,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孔,其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直线轴承,其分别匹配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传亮何可园高鹏邵煜李玥李雯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