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喀普兰巴依专利>正文

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53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包括烟囱、炉灶、中空墙体、若干折烟隔板、曲回烟道、捕风通道、地下通风管道、出风口、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以及空腔,中空墙体内具有通过若干折烟隔板拼接形成的曲回烟道和捕风通道,曲回烟道的出口连通至烟囱,其进口与炉灶连通;捕风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出口连通至烟囱其进口与地下通风管道连通;中空墙体底部与捕风通道同轴处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空腔与地下通风管道出口连通,地下通风管道从地下通至室外;中空墙体位于捕风通道处的墙面上开设有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同时下通风口与空腔连通,上通风口位于下通风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冬季采暖,夏季降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源利用效率。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夏两用火墙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学
,具体涉及一种冬夏两用火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火墙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和火炕类似,在冬季利用使用灶炉产生的热量来升高室内温度。火墙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炉膛可设于火墙体内;也可紧贴火墙体设置,形成连墙炉灶。研究发现,现存的传统火墙,只考虑到冬季的使用情况,只能做到冬季采暖,并没有考虑到炎热的夏季能否达到降温目的,因此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可实现冬季采暖,夏季降温,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和通风排风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包括顶部一端设置有烟囱且底部朝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炉灶的中空墙体,还包括若干折烟隔板、曲回烟道、捕风通道、地下通风管道、入风口、出风口、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以及空腔,其中:
[0005]所述中空墙体内具有通过若干所述折烟隔板拼接形成的所述曲回烟道,所述曲回烟道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烟囱,其进口端与所述炉灶连通;
[0006]所述中空墙体内部靠近所述炉灶的一侧具有通过若干所述折烟隔板拼接形成的所述捕风通道,所述捕风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出口端连通至所述烟囱,其进口端与所述地下通风管道连通;
[0007]所述中空墙体底部与所述捕风通道同轴处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地下通风管道出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通风管道从地下延伸至室外,所述地下通风管道进口端为所述入风口;
[0008]所述中空墙体位于所述捕风通道处的墙面上开设有所述上通风口和所述下通风口,同时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上通风口位于所述下通风口上方。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中空墙体作为一间房间的隔墙时,所述炉灶、所述上通风口、所述下通风口均设置于所述中空墙体朝向室内的一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中空墙体作为相邻两间房之间的隔墙时,所述炉灶设置于所述中空墙体任意一侧,所述中空墙体两侧的墙面上均开设有所述上通风口和所述下通风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烟囱的出口方向与室外盛行风方向相反。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通风盖,所述通风盖盖设在所述上通风口和所述下通风口处,所述通风盖底部与所述中空墙体采用合页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由钉子和钉钩组
成,所述钉子固定于所述中空墙体和所述通风盖上,所述钉钩一端与所述通风盖上的所述钉子连接,另一端呈弯钩状可勾住所述中空墙体上的所述钉子。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降温加湿装置和网格板,所述空腔与所述地下通风管道出口端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上放置有所述降温加湿装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若干方格网,所述方格网设置于所述烟囱的出口和所述地下通风管道的所述入风口均安装有所述方格网。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入风口盖,所述入风口盖盖设在所述入风口处。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能在冬天使用来取暖的同时可在夏天用来降温,充分调动火墙的利用率,解决传统火墙在夏天只能闲置的技术问题,实现冬季采暖,夏季降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沿厚度方向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沿长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立体效果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未安装地下通风管道的结构立体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地下通风管道的入口端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通风盖关闭状态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通风盖打开45
°
的状态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的通风盖完全打开的状态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冬季供暖气流走向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夏季降温气流变化及走向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捕风通道和地下通风管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中空墙体;2、烟囱;3、炉灶;4、折烟隔板;5、曲回烟道;6、捕风通道;7、地下通风管道;8、入风口;9、出风口;10、上通风口;11、下通风口;12、空腔;13、通风盖;14、固定组件;15、钉子;16、钉钩;17、降温加湿装置;18、网格板;19、方格网;20、入风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现有火墙包括顶部一端设置有烟囱2且底部朝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炉灶3的中空墙体1,本实施例基于现有技术设计一种冬夏两用火墙,用于冬季供暖夏季降温。所述火墙的壁厚为60 mm,比热为1.09 kJ/(kg

K), 导热系数为 0.87 W/(m

K),蓄热系数为 33.08 kg/(m2

K)。
[0036]本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中空墙体1包括若干折烟隔板4、曲回烟道5以及捕风通道6,若干所述折烟隔板4拼接形成所述曲回烟道5,所述曲回烟道5出口端连通至所述烟囱2,其进口端与所述炉灶3连通。所述曲回烟道5将所述中空墙体1内部路径最大限度的延长,使得所述炉灶3内产生的烟气通过所述曲回烟道5在所述中空墙体1内最大限定的停留,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中空墙体1的两侧墙体热辐射至室内,从而实现冬季供暖。所述中空墙体1内部靠近所述炉灶3的一侧具有通过若干所述折烟隔板4拼接形成的所述捕风通道6,所述捕风通道6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捕风通道6出口端连通至所述烟囱2。所述捕风通道6紧邻所述曲回烟道,但相互不连通,始终保持所述捕风通道6的流径途径所述曲回烟道5的出口,也就是所述捕风通道6内的风可带动所述曲回烟道5出口端冒出的烟气排出所述烟囱2。
[0037]如图2和图12所示,本实施方案还包括出风口9、空腔12、上通风口10、下通风口11以及地下通风管道7,所述中空墙体1底部与所述捕风通道6同轴处开设有所述出风口9,所述出风口9底部设置有所述空腔12,所述出风口9通过所述空腔12与所述地下通风管道7出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通风管道7从地下延伸至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包括顶部一端设置有烟囱且底部朝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炉灶的中空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折烟隔板、曲回烟道、捕风通道、地下通风管道、入风口、出风口、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以及空腔,其中:所述中空墙体内具有通过若干所述折烟隔板拼接形成的所述曲回烟道,所述曲回烟道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烟囱,其进口端与所述炉灶连通;所述中空墙体内部靠近所述炉灶的一侧具有通过若干所述折烟隔板拼接形成的所述捕风通道,所述捕风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出口端连通至所述烟囱,其进口端与所述地下通风管道连通;所述中空墙体底部与所述捕风通道同轴处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地下通风管道出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通风管道从地下延伸至室外,所述地下通风管道进口端为所述入风口;所述中空墙体位于所述捕风通道处的墙面上开设有所述上通风口和所述下通风口,同时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上通风口位于所述下通风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墙体作为一间房间的隔墙时,所述炉灶、所述上通风口、所述下通风口均设置于所述中空墙体朝向室内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夏两用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墙体作为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喀普兰巴依
申请(专利权)人:喀普兰巴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