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48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设于车辆的驾驶舱内,并包括后部支架,分置于两相对侧并均与后部支架可拆卸相连的侧部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后部支架和两侧侧部支架的顶部之间的顶部支架。且于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上部,或者各侧的侧部支架的上部分别设有以与车辆相连的上部连接单元,于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底部和/或各侧的侧部支架的底部设有以与车辆相连的底部连接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可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能够在车辆翻滚时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上部连接单元和底部连接单元,也能够提高防滚架于车辆上的设置牢固性,从而可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的驾乘空间,可进一步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护效果。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防滚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滚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和科技持续发展,越野用户已悄然成为一股新生消费群体,但是越野活动中的翻车事故概率远高于普通用车活动,且翻车时驾驶舱易受外力变形,从而容易导致用户受伤。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用于车辆的支撑结构,以在车辆发生翻滚时,保证驾驶舱具备安全空间,而保证乘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可有效防止在车辆翻滚时因车身变形而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滚架,用于设于车辆的驾驶舱内,包括:
[0006]后部支架;
[0007]侧部支架,分置于所述后部支架的两相对侧、并均与所述后部支架可拆卸相连;
[0008]顶部支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部支架和两侧所述侧部支架的顶部之间;
[0009]上部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上部,或者各侧的所述侧部支架的上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相连;
[0010]底部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底部和/或各侧的所述侧部支架的底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相连。
[0011]进一步的,各侧的所述上部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后部支架上,且所述上部连接单元与所述后部支架可拆卸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部连接单元包括上部连接支架,所述上部连接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部支架上,另一端设有以与所述车辆相连的上部连接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架通过螺栓或螺栓副连接于所述后部支架上。
[0014]进一步的,于所述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底部设有所述底部连接单元,且所述底部连接单元包括固连于所述后部支架底部的后部连接板,并于所述后部连接板上设有以与所述车辆相连的后部连接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后部支架包括呈“n”形的后部支架主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后部支架主体内部的若干后部加强杆,各所述后部连接板分别固连于相应侧的所述后部支架主体的底端。
[0016]进一步的,于各侧的所述侧部支架的底部设有所述底部连接单元,且所述底部连接单元包括相对于与所述后部支架相连的一端,固连于所述侧部支架另一端底部的侧部连接板,以及沿由所述侧部连接板至所述后部支架的方向,固连于所述侧部支架底部的若干间隔布置的侧部连接支架,并于所述侧部连接板和所述侧部连接支架上分别设有以与所述
车辆相连的侧部连接孔。
[0017]进一步的,各所述侧部支架包括侧部支架主体和连接杆,所述侧部支架主体至少具有依次相连的横杆、斜杆和竖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后部支架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竖杆和所述后部支架的底部之间,且所述侧部连接板固连于所述竖杆的底端,所述侧部连接支架固连于所述连接杆上,并于所述侧部支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杆之间固连有侧部加强件。
[0018]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支架呈三角形,且所述顶部支架与所述后部支架及两侧的所述侧部支架之间,和/或两侧的所述侧部支架与所述后部支架之间通过螺栓或螺栓副相连。
[0019]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上部连接单元连接于所述车辆上的安全带安装点处,并于所述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底部和各侧的所述侧部支架的底部均设有所述底部连接单元,且两侧的所述底部连接单元分别构成与所述车辆上的座椅安装点及车身边梁相连。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通过设置后部支架、与后部支架可拆卸连接的侧部支架,以及顶部支架,不仅可便于在车辆上的拆装,同时也可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能够在车辆翻滚时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上部连接单元和底部连接单元,也能够提高防滚架于车辆上的设置牢固性,从而可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的驾乘空间,可进一步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0022]另外,上部连接支架通过螺栓或螺栓副连接于后部支架上,可便于其于后部支架上的拆装,并可保证两者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将后部支架主体设为“n”形,能够提高其抗变形能力。设置间隔布置的若干侧部连接支架,有利于提高本防滚架与车辆之间的连接效果,并可在车身变形失效时,增加防滚架的支撑点,能够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0023]此外,通过在侧部支架主体和连接杆之间设置侧部加强杆,可提高侧部支架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将顶部支架设置成三角形,能够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可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在后部支架两相对侧的底部和各侧的侧部支架的底部均设有底部连接单元,能够提高本防滚架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在车辆翻滚时可有效保证本防滚架不受车身变形的影响,进而可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左侧的侧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左侧的侧部支架的仰视图;
[0031]图7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右侧的侧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右侧的侧部支架的仰视图;
[003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图10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12为图10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7]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部支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左侧的侧部支架;101、横杆;102、斜杆;103、竖杆;104、第一加强段;105、第二加强段;106、侧部连接板;107、侧部连接支架;108、连接杆;109、第一连接块;
[0041]2、右侧的侧部支架;
[0042]3、后部支架;301、后部支架主体;302、后部加强杆;303、配合杆;304、第二连接块;305、后部连接板;306、安装架;
[0043]4、顶部支架;5、上部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特征在于:用于设于车辆的驾驶舱内,包括:后部支架(3);侧部支架,分置于所述后部支架(3)的两相对侧、并均与所述后部支架(3)可拆卸相连;顶部支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部支架(3)和两侧所述侧部支架的顶部之间;上部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后部支架(3)两相对侧的上部,或者各侧的所述侧部支架的上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相连;底部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后部支架(3)两相对侧的底部和/或各侧的所述侧部支架的底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特征在于:各侧的所述上部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后部支架(3)上,且所述上部连接单元与所述后部支架(3)可拆卸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单元包括上部连接支架(5),所述上部连接支架(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部支架(3)上,另一端设有以与所述车辆相连的上部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支架(5)通过螺栓或螺栓副连接于所述后部支架(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后部支架(3)两相对侧的底部设有所述底部连接单元,且所述底部连接单元包括固连于所述后部支架(3)底部的后部连接板(305),并于所述后部连接板(305)上设有以与所述车辆相连的后部连接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支架(3)包括呈“n”形的后部支架主体(301),以及固连于所述后部支架主体(301)内部的若干后部加强杆(302),各所述后部连接板(305)分别固连于相应侧的所述后部支架主体(301)的底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定良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