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35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上设置有三角固定块,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热回收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入口,所述热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冷凝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通过热回收机构对热泵内部流失的热能回收,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了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了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效热回收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回收即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或废热(冷),并把回收的热(冷)量作为供热(冷)或其他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传统的空气能热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有一些缺点,夏季空气能热泵在运行时,在冷却塔处会丢失大量热能,对周遭环境造成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上设置有三角固定块,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热回收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入口,所述热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体导流管,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靠近第一隔板的一侧设置有恒温外管,所述恒温外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恒温外管远离第一隔板的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靠近三角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降压机。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与第二导流管之间为焊接固定关系,所述第二导流管固定安装于恒温外管的内部,所述恒温外管呈Y字形,所述恒温外管内部的第二导流管与恒温外管形状相仿,所述第二导流管延伸至风机的内部,所述风机的数量有四组,四组所述风机均与恒温外管固定安装,四组所述风机通过三角固定块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与第三导流管之间为焊接固定关系,所述第三导流管与第二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管与第一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通过第三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固定安装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冷凝管的内部,所述第三导流管延伸至降压机的内部,所述降压机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冷凝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于第一气体导流管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
[0009]优选的,所述三角固定块的数量有四组,四组所述三角固定块均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四组所述三角固定块与四组风机之间为一一对应关系。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架均固定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夏季使用时,将装置安装于合适位置,且将出液口连接至热泵内部的储液罐处,开启风机,此时四组风机同时开始运行,使得在冷却塔附近丢失的热能连同附近的空气一同通过热能入口吸入风机内部,这部分热能会通过恒温外管进入第二导流管,恒温外管的设置可以使这部分热能得到保护,进入第二导流管后,会流动至第一气体导流管内部,跟随着第一气体导流管的形状设计进行流动,热能第一气体导流管内部流动时,此时冷凝管会发挥作用,不断的对第一气体导流管内部的热能进行降温,当热能从第一气体导流管内部流动至第三导流管处时,此时热能的温度已经被降低,当流动至降压机内部时,开启降压机,此时降压机内部被降温的热能会通过降压机的降压作用,成为液体,由于降压机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形成气压差,此时成为液体的热能会从出液口处流出,大大的提高了对流失热能的利用,同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装置主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三角固定块;5、热回收机构;51、冷凝管;52、第一气体导流管;53、第二导流管;54、第三导流管;55、降压机;56、恒温外管;57、风机;6、固定架;7、出液口;8、热能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装置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3,装置主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隔板2的一端上设置有三角固定块4,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热回收机构5,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部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固定架6,装置主体1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液口7,装置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入口8,热回收机构5,包括设置在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的冷凝管51,冷凝管5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体导流管52,第一气体导流管52靠近第一隔板2的一侧设置有恒温外管56,恒温外管5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管53,恒温外管56远离第一隔板2的一端设置有风机57,第一气体导流管52靠近三角固定块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流管54,第三导流管54的一端设置有降压机55。
[0020]第一气体导流管52与第二导流管53之间为焊接固定关系,第二导流管53固定安装于恒温外管56的内部,恒温外管56呈Y字形,恒温外管56内部的第二导流管53与恒温外管56形状相仿,第二导流管53延伸至风机57的内部,风机57的数量有四组,四组风机57均与恒温外管56固定安装,四组风机57通过三角固定块4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第一气体导流管52与第三导流管54之间为焊接固定关系,第三导流管54与第二隔板3之间固定连接,第
二导流管53与第一隔板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气体导流管52通过第三导流管54、第二导流管53固定安装于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冷凝管51的内部,第三导流管54延伸至降压机55的内部,降压机55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冷凝管51通过固定架6固定安装于第一气体导流管52的外侧。
[0021]开启风机57,此时四组风机57同时开始运行,使得在冷却塔附近丢失的热能连同附近的空气一同通过热能入口8吸入风机57内部,这部分热能会通过恒温外管56进入第二导流管53,恒温外管56的设置可以使这部分热能得到保护,进入第二导流管53后,会流动至第一气体导流管52内部,跟随着第一气体导流管52的形状设计进行流动,热能第一气体导流管52内部流动时,此时冷凝管51会发挥作用,不断的对第一气体导流管52内部的热能进行降温,当热能从第一气体导流管52内部流动至第三导流管54处时,此时热能的温度已经被降低,当流动至降压机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隔板(2)的一端上设置有三角固定块(4),所述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热回收机构(5),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部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液口(7),所述装置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入口(8);所述热回收机构(5),包括设置在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之间的冷凝管(51),所述冷凝管(5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体导流管(52),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52)靠近第一隔板(2)的一侧设置有恒温外管(56),所述恒温外管(5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管(53),所述恒温外管(56)远离第一隔板(2)的一端设置有风机(57),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52)靠近三角固定块(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流管(54),所述第三导流管(54)的一端设置有降压机(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导流管(52)与第二导流管(53)之间为焊接固定关系,所述第二导流管(53)固定安装于恒温外管(56)的内部,所述恒温外管(56)呈Y字形,所述恒温外管(56)内部的第二导流管(53)与恒温外管(56)形状相仿,所述第二导流管(53)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