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琪专利>正文

筝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28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筝马,其特征在于筝马体上部位加工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滚动机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Zheng Ma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body of the zither, and a rolling mechanism is fixed in the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民族乐器领域古筝中的一个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筝马。筝马是古筝乐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是演艺界、古筝制造业长期来的一种俗称,其学名为雁柱,现有的筝马看上去似人字的艺术变型体,基本上是由木材制成,其上部粘固或镶嵌有质地更硬的如骨头或象牙之类的材料,与琴弦接触部的硬质材料上有与琴弦同向的琴弦槽。使用时,一只筝马对应一根琴弦,筝马将琴弦顶起,演奏人员通过旋转弦钉使该根琴弦达到相应的音阶。现有的古筝在紧弦过程中由于摩擦受阻,每根琴弦形成三段不同的张力,即弦钉至岳山为一段,岳山至筝马为一段,筝马至筝尾为一段,因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断弦或倒马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筝马在紧弦时存在的琴弦张力较大的摩擦受阻,并因此容易出现断弦或倒马的缺陷,提供一种张力传导容易,不易造成断弦或倒马的筝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筝马,其特征在于筝马体上部位加工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滚动机构;凹槽与使用中的弦向同向,凹槽自顶端向下的深度略大于滚动机构中滚轮的直径;滚动机构由滚轮和穿过滚轮并固定在滚轮两侧筝马体上的轴构成;滚动机构中滚轮由轴承和套固在轴承上的树脂套构成。本技术通过在筝马体的上部位设置滚轮,使琴弦在筝马上由原来的移动磨擦变为滚动磨擦,减少了摩擦力,筝马两端琴弦的张力基本一致,有效地克服了断弦或倒马现象。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筝马结构,且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是筝马体,2是凹槽,3是滚轮,4是固定轴。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由筝马体1和滚动机构构成,筝马体1的上部位加工有凹槽2,滚动机构由滚轮3和固定轴4构成,滚轮3置于凹槽2内,固定轴4穿过滚轮3并固定在滚轮3两侧的筝马体1上,凹槽2的深度略大于滚轮3的直径,滚轮3由轴承和套固在轴承上的树脂套构成,滚轮3在筝马体1上部的凹槽2内略高于筝马体1上端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筝马,其特征在于筝马体上部位加工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滚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筝马,其特征在于凹槽与使用中的弦向同向,凹槽自顶端向下的深度略大于滚动机构中滚轮的直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张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