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2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4
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其包括阳台本体,所述阳台本体是建筑物室内向外的延伸,所述阳台本体由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墙合围而成,所述阳台本体的顶部为上层建筑的阳台本体的底板,所述围墙顶部的两侧与底板之间均竖直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种植区,所述第一种植区位于所述阳台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种植区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栽种槽。本申请具有可直接在阳台上种植植被而不需要使用花盆等不安全的设施的效果。的设施的效果。的设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0003]房屋阳台是现有绿色建筑理念中十分常见的载体;通过设置阳台能够更便于人们接触自然,外界空气,是追求房屋舒适度的产物;阳台不仅能够作为晾晒衣物的场地也可作为种植花草的场所,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0004]在公告号为CN21021671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绿色建筑阳台,包括阳台承载框架以及倾斜向下固定在墙上的遮阳板,遮阳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两侧内壁铰接有若干挡板,阳台承载框架上固定有移动件,移动件包括拉绳和固定在阳台承载框架上的滑轮,拉绳固定在挡板靠近开口与挡板铰接的一端,拉绳上放置在滑轮上。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类似的现有技术中的阳台并没有设置有垂直绿化设施,不能满足居住者在阳台上种植植物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改善现有阳台由于缺少种植植物的设施,需要使用花盆等不安全的设施种植植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包括阳台本体,所述阳台本体是建筑物室内向外的延伸,所述阳台本体由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墙合围而成,所述阳台本体的顶部为上层建筑的阳台本体的底板,所述围墙顶部的两侧与底板之间均竖直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种植区,所述第一种植区位于所述阳台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种植区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栽种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阳台本体由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墙合围而成,使得在建筑室外具有一定的空间作为阳台供人们活动,围墙与底板之间设置的立柱上设置有第一种植区,可以在第一种植区内种植花草植被,第一种植区沿阳台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通过在第一种植区内设置栽种槽,人们可以直接在栽种槽内种植所需的植被,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花盆等,避免花盆意外掉落的风险,提高阳台的安全性。
[0010]可选的,所述围墙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种植区,所述第二种植区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种植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围墙顶部的第二种植区,第二种植区内设置有种
植槽,通过在种植槽内种植植被,可以增加种植植被的数量与种类,保证对阳台的绿化效果好。
[0012]可选的,所述栽种槽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使得相邻的栽种槽之间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栽种槽的底部设置的连通孔使得相邻的栽种槽之间连通,当需要向栽种槽内浇水时,水能够自动的从上至下浇灌不同的栽种槽,确保栽种槽内的植被生长良好。
[0014]可选的,位于底部的所述栽种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漏水管,所述底板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第一漏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的栽种槽的底部连通设置的第一漏水管用于将种植槽内的水排出,第一漏水管与排水管连通,将浇灌的水经排水管排到阳台外,确保阳台的使用效果好。
[0016]可选的,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漏水管,所述第二漏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槽的底部设置的第二漏水管,第二漏水管与排水管连通,将落在种植槽内浇的水排出到阳台外,确保阳台的使用效果好。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种植区位于所述围墙的外沿,所述第二种植区位于所述围墙的水平面以下,所述围墙位于靠近所述第二种植区的一侧设置有具有一定高度的挡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种植区位于围墙的外沿且位于围墙的水平面以下,围墙上设置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挡板对第二种植区内的植被起到保护作用,围墙上的活动不容易影响到第二种植区内的植被。
[0020]可选的,所述围墙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栏杆,所述栏杆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墙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的栏杆,使得围墙的底部具有间隙,围墙外的视野好,阳台内的光线与通风效果好,不锈钢材质的栏杆保证使用寿命长。
[0022]可选的,所述阳台本体的外沿设置有钢化玻璃或不锈钢围栏,所述钢化玻璃或不锈钢围栏将所述第一种植区与第二种植区包裹在内。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阳台外沿的钢化玻璃或不锈钢围栏,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以及防盗功能,钢化玻璃或不锈钢围栏将第一种植区与第二种植区包裹在内,保证第一种植区与第二种植区内的植被不会影响到阳台下的行人,保证安全。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通过在第一种植区内设置栽种槽,人们可以直接在栽种槽内种植所需的植被,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花盆等,避免花盆意外掉落的风险,提高阳台的安全性;
[0026]第二种植区内设置有种植槽,通过在种植槽内种植植被,可以增加种植植被的数量与种类,保证对阳台的绿化效果好;
[0027]当需要向栽种槽内浇水时,水能够自动的从上至下浇灌不同的栽种槽,确保栽种槽内的植被生长良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的主视图;
[0029]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30]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1、阳台本体;2、底板;3、围墙;4、栏杆;5、排水管;6、立柱;7、第一种植区;8、栽种槽;9、连通孔;10、第一漏水管;11、第二种植区;12、种植槽;13、挡板;14、第二漏水管;15、钢化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参照图1,绿色建筑阳台包括阳台本体1,阳台本体1的底板2是建筑物室内向外的延伸,阳台本体1的外沿由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墙3合围而成,围墙3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栏杆4,栏杆4竖直设置,此实施例中的栏杆4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0034]阳台本体1的顶部为上层建筑阳台本体1的底板2,底板2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阳台本体1的外壁连通。围墙3顶部的两侧与底板2之间均竖直设置有立柱6,立柱6呈矩形状,立柱6位于阳台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
[0035]参照图2和图3,立柱6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种植区7,第一种植区7包括竖直设置的栽种槽8,栽种槽8与立柱6一体成型,栽种槽8的底部竖直开设有连通孔9,将相邻的栽种槽8之间连通起来。其中,位于底部的栽种槽8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漏水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包括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本体(1)是建筑物室内向外的延伸,所述阳台本体(1)由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墙(3)合围而成,所述阳台本体(1)的顶部为上层建筑的阳台本体(1)的底板(2),所述围墙(3)顶部的两侧与底板(2)之间均竖直设置有立柱(6),所述立柱(6)上竖直有第一种植区(7),所述第一种植区(7)位于所述阳台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种植区(7)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栽种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3)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种植区(11),所述第二种植区(11)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种植槽(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8)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9),使得相邻的栽种槽(8)之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栽种槽(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漏水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涛李煜沈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