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吸组件及其气体样品吸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26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倒吸组件及其气体样品吸收管,包括防倒吸组件本体,防倒吸组件本体内设有浮塞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浮塞腔内的浮塞,浮塞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浮塞的底端边沿设有若干个外翻的浮片,浮片的顶部靠近浮塞腔的内壁,利用浮塞腔的内壁对浮片的摆动进行限制,即对浮塞形成导向作用,保证了浮塞上下浮动过程中的平衡,若干浮片的根部与浮塞的底端之间的连接区域内具有阻风凹陷部,也就是说,浮片与阻风凹陷部共同组成迎风面,当发生倒吸的现象时,浮片和阻风凹陷部共同承载空气流,保证浮塞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浮塞腔的进气口进行封堵,且相邻浮片之间开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且相邻浮片之间开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且相邻浮片之间开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吸组件及其气体样品吸收管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空气采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倒吸组件及其气体样品吸收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进行环境空气监测,首先需要采集空气样品,然后分析空气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来判定被测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质的浓度。采集空气样品,需要用空气采样仪器。空气采样仪器由一动力抽气采样泵连接气体样品吸收管组成。气体样品吸收管包括液体吸收法吸收管和固态吸附法吸收管。液体吸收法吸收管通常由外管套着内管组成。
[0003]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吸收法吸收管,因其内管的进气口与外管的抽气口都为同一直径接口式样,使用者经常不能分辨进气口和抽气口,常常误把吸收管内管的进气口作为抽气口接入动力抽气采样泵,而将外管的抽气口则面向要采集空气的环境中,如此一启动抽气,由于内管的下端插在吸收液中,不可避免的导致吸收液沿着内管经内管进气口至抽气胶管被吸入至抽气采样泵气腔。这样一来,抽气采样泵吸进吸收液,导致抽气采样泵损坏,进而无法采集空气样品。上述工作状况,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出现,容易导致重大损坏和损失。
[0004]专利文件CN202844832U公开了一种防止倒吸的洗气瓶,防倒吸腔的底面开有多个孔洞,防倒吸腔的底面与瓶体的底部非接触,防倒吸腔的腔内设有一浮子,浮子的顶端设有与防倒吸腔的上部的缩颈腔口相配合的磨口面,然而浮子的下端呈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底端设有用于保持浮子平衡的玻璃圆柱体,但是整体结构并不能保证对流通空气形成有效的迎风面,降低了浮子快速封堵的瞬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倒吸组件及其气体样品吸收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浮塞的底端边沿设有若干个外翻的浮片,若干浮片的根部与浮塞的底端之间的连接区域内具有阻风凹陷部,尽可能增大迎风面,保证浮塞能够在倒吸时快速对浮塞腔的进气口进行封堵。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提供一种防倒吸组件,包括防倒吸组件本体,所述防倒吸组件本体内设有浮塞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浮塞腔内的浮塞,所述浮塞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浮塞的底端边沿设有若干个外翻的浮片,所述浮片的顶部靠近所述浮塞腔的内壁,若干所述浮片的根部与所述浮塞的底端之间的连接区域内具有阻风凹陷部,相邻所述浮片之间开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
[0007]优选的,所述浮塞的底面向上凹陷并形成所述阻风凹陷部,各所述浮片的根部均连接在所述阻风凹陷部的外边沿上,或者相邻所述浮片的根部相连接,各所述浮片的根部整体形成所述阻风凹陷部。
[0008]优选的,所述阻风凹陷部位于所述浮塞底端的中间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空气入口呈朝上逐渐缩小且与所述锥面密封结合的第一颈口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浮塞包括位于其顶端且设有所述锥面的膨胀部、位于所述膨胀部和所述浮片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横向截面小于所述膨胀部。
[0011]优选的,所述空气出口呈朝下逐渐缩小的第二颈口状结构,所述第二颈口状结构对应朝向所述阻风凹陷部。
[0012]优选的,所述浮塞腔内设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浮塞和所述空气出口之间,所述浮片架设在所述过滤网上。
[0013]还提供一种气体样品吸收管,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且供气体流通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一端为进气口,并置于所述外管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外管中承装的吸收液,所述外管上设有抽气口,所述防倒吸组件连通在所述内管上,且所述防倒吸组件位于所述吸收液的上方。
[0014]优选的,所述浮塞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管的直径,所述外管上设有接口,所述内管插入所述外管内,所述浮塞腔的外壁与所述接口密实结合。
[0015]优选的,所述外管上设有膨胀段,并位于所述接口下侧,所述抽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膨胀段相连通。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第一、防浮塞的底端边沿设有若干个外翻的浮片,若干浮片的根部与浮塞的底端之间的连接区域内具有阻风凹陷部,也就是说,浮片与阻风凹陷部共同组成迎风面,当发生倒吸的现象时,浮片和阻风凹陷部共同承载空气流,保证浮塞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浮塞腔的进气口进行封堵。
[0018]第二、浮片的顶部靠近浮塞腔的内壁,进而利用浮塞腔的内壁对浮片的摆动进行限制,即对浮塞形成导向作用,保证了浮塞上下浮动过程中的平衡。
[0019]第三、阻风凹陷部位于浮塞底端的中间位置,进一步保证了浮塞受力平稳,避免阻风凹陷部位于浮塞的一侧,使得空气倒吸时浮塞底面受力不均衡,出现浮塞快速摆动的现象。
[0020]第四、浮塞包括位于其顶端且设有锥面的膨胀部、位于膨胀部和浮片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向截面小于膨胀部,使得膨胀部未与连接部相连接的区域形成另一个迎风面,进一步保证了浮塞封堵的及时性。
[0021]第五、空气出口呈朝下逐渐缩小的第二颈口状结构,第二颈口状结构对应朝向阻风凹陷部,使得空气倒吸时,从第二颈口状结构中流出的空气尽可能的吹动浮塞的中部位置,进一步保证了浮塞的受力平衡,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晃动现象。
[0022]第六、浮塞腔的直径大于内管的直径,外管上设有接口,内管插入外管内,浮塞腔的外壁与接口密实结合,形成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密封,无需再设置密封圈等装置,简化了整个密封结构。
[0023]第七、外管上设有膨胀段,并位于接口下侧,抽气口通过管道与膨胀段相连通,以使空气进入外管后形成缓冲,避免空气在外管中过速流动,导致吸收液发生飞溅,影响吸收液对气体的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中气体样品吸收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防倒吸组件中未设置过滤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防倒吸组件中设置过滤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

进气口、2

接口、3

浮塞、4

抽气口、5

浮塞腔、6

膨胀段、7

内管、8

外管、9

吸收液、10

浮片、11

空气入口、12

空气出口、13

磨口状结构、14

锥面、15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倒吸组件本体,所述防倒吸组件本体内设有浮塞腔、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浮塞腔内的浮塞,所述浮塞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浮塞的底端边沿设有若干个外翻的浮片,所述浮片的顶部靠近所述浮塞腔的内壁,若干所述浮片的根部与所述浮塞的底端之间的连接区域内具有阻风凹陷部,相邻所述浮片之间开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塞的底面向上凹陷并形成所述阻风凹陷部,各所述浮片的根部均连接在所述阻风凹陷部的外边沿上,或者相邻所述浮片的根部相连接,各所述浮片的根部整体形成所述阻风凹陷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倒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凹陷部位于所述浮塞底端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倒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呈朝上逐渐缩小的第一颈口状结构,所述第一颈口状结构与锥面密封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倒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塞包括位于其顶端且设有所述锥面的膨胀部、位于所述膨胀部和所述浮片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中环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