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22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电动推杆M4制约电动推杆M1电路、电动推杆M1制约电动推杆M4电路和电动推杆M4中间位置停止电路,这种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通过在被控制的电动推杆内部增加开关,来判断各电动推杆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从而避免各机构部件因不在合理位置动作而产生干涉损坏,在增加少量成本的前提下,使复杂机构之间能够实现安全动作。能够实现安全动作。能够实现安全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断的加剧,年轻人的比例不断降低,失能老人增多,占比逐渐升高,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长期躺着床上,并且临床上对偏瘫、截瘫及年老体弱等长期卧床的病人,为防治褥疮常须由1

2名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每1

2小时,给病人人工翻身变换体位一次改善血液循环。人工翻身、曲腿、帮扶坐起等不仅费力,而且稍有疏忽,没及时翻身变换体位极易发生褥疮。另外,长期卧床的病人不经常翻身、变换体位易发生肺内感染等并发症。为解决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均有人研制出多种电动护理床,但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电动推杆M4制约电动推杆M1电路、电动推杆M1制约电动推杆M4电路和电动推杆M4中间位置停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串联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串联连接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串联连接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并联连接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所述M4制约M1电路、M1制约M4电路和M4中间位置停止电路上的连接点与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上相应连接点连接。
[000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变压器t的1、2输入端连接220V、50Hz交流电,变压器t的3、4输出端连接整流桥BD1的1、3端,整流桥BD1的4端接地,整流桥BD1的2端连接电解电容C6的正极、电解电容C6

1的正极以及稳压器LM317的Vin端。
[000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稳压器LM317,稳压器LM317的ADJ端连接电阻R8、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稳压器LM317的OUT端,稳压器LM317的OUT端还连接电解电容C9的正极、二极管D5的阳极,电解电容C9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2节串联的蓄电池组的正极。
[000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包括蓄电池组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MOS管Q1的源极、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解电容C5的正极、对外手控器接口con1、连接点V

H,电解电容C5的负极接地,对外手控器接口con包括连接点S1、S2、S3、S4、S5、S6、S7、S8,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2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运
算放大器LM358的2脚,运算放大器LM358的1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解电容C3、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10的正极、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点12V、电阻R15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电解电容C10的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以及稳压器LM358的3脚,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A的一端,电阻R11A的另一端接地。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点RA,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1的阴极、二极管D12的阴极、二极管D13的阴极、二极管D14的阴极、二极管D15的阴极、二极管D16的阴极、二极管D17的阴极、二极管D18的阴极、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D11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1、二极管D12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2、二极管D13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3、二极管D14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4、二极管D15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5、二极管D16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6、二极管D17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7、二极管D18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8,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容C13的一端、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22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电解电容C12的负极接地,电阻R4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设有连接点VSS,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包括:
[0010]由继电器K1、继电器K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和对外接口M1组成的第一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并联连接二极管D21,继电器K2的线圈并联连接二极管D22,继电器K1的公共端连接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对外接口M1的1端,继电器K1的常闭端设有连接点VSS,继电器K1的常开端设有连接点VCC,继电器K2的公共端连接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对外接口M1的2端,继电器K2的常闭端设有连接点VSS,继电器K2的常开端设有连接点VCC,对外接口M1的3端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以及连接点m1,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1的阴极,二极管D31的阳极设有连接点RA,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1的阴极设有连接点S22,所述二极管D22的阴极设有连接点S1;
[0011]由继电器K3、继电器K4、二极管D23、二极管D24和对外接口M2组成的第二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K3的线圈并联连接二极管D23,继电器K4的线圈并联连接二极管D24,继电器K3的公共端连接压敏电阻RV2的一端、对外接口M2的1端,继电器K3的常闭端设有连接点VSS,继电器K3的常开端设有连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电动推杆M4制约电动推杆M1电路、电动推杆M1制约电动推杆M4电路和电动推杆M4中间位置停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串联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串联连接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串联连接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并联连接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所述电动推杆M4制约电动推杆M1电路、电动推杆M1制约电动推杆M4电路和电动推杆M4中间位置停止电路上的连接点与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上相应连接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并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变压器t的1、2输入端连接220V、50Hz交流电,变压器t的3、4输出端连接整流桥BD1的1、3端,整流桥BD1的4端接地,整流桥BD1的2端连接电解电容C6的正极、电解电容C6

1的正极以及稳压器LM317的Vin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稳压器LM317,稳压器LM317的ADJ端连接电阻R8、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稳压器LM317的OUT端,稳压器LM317的OUT端还连接电解电容C9的正极、二极管D5的阳极,电解电容C9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2节串联的蓄电池组的正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MOS管Q1的源极、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解电容C5的正极、对外手控器接口con1、连接点V

H,电解电容C5的负极接地,对外手控器接口con包括连接点S1、S2、S3、S4、S5、S6、S7、S8,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2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LM358的2脚,运算放大器LM358的1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解电容C3、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10的正极、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点12V、电阻R15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电解电容C10的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以及稳压器LM358的3脚,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A的一端,电阻R11A的另一端接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电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5,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点RA,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1的阴极、二极管D12的阴极、二极管D13的阴极、二极管D14的阴极、二极管D15的阴极、二极管D16的阴极、二极管D17的阴极、二极管D18的阴极、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D11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1、二极管D12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2、二极管D13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3、二极管D14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4、二极管D15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5、二极管D16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6、二极管D17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7、二极管D18的阳极设有连接点S8,所述电阻R18的另
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容C13的一端、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22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7的一端,电解电容C12的负极接地,电阻R4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设有连接点VSS,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护理床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4组继电器组控制电路包括:由继电器K1、继电器K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和对外接口M1组成的第一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并联连接二极管D21,继电器K2的线圈并联连接二极管D22,继电器K1的公共端连接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对外接口M1的1端,继电器K1的常闭端设有连接点VSS,继电器K1的常开端设有连接点VCC,继电器K2的公共端连接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对外接口M1的2端,继电器K2的常闭端设有连接点VSS,继电器K2的常开端设有连接点VCC,对外接口M1的3端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以及连接点m1,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1的阴极,二极管D31的阳极设有连接点RA,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1的阴极设有连接点S22,所述二极管D22的阴极设有连接点S1;由继电器K3、继电器K4、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聚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