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21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底板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侧面分别连通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壳程流体管道,所述壳程流体管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通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流通盘,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板,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镶嵌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刹车片,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具备可自行控制换热流通的速率,且便于移动换热器本体,无需人工搬运的优点。无需人工搬运的优点。无需人工搬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在石油冶炼、化工、能源和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据统计,在世界换热器市场中,管壳式换热器以37%居首;其中在石油化工领域该比例高达70%。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间壁式换热器,冷、热两种流体分别位于换热管束壁面两侧,热量由热流体通过管束壁面传输给冷流体。并且在壳侧布置折流板,折流板为管束提供支撑,同时使壳侧流体按照特定的通道流动来改善壳侧流体的传热特性。
[0003]管壳式换热器需要人工搬运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费时费力,且换热流通速率不能自行控制,导致换热效果差,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底板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侧面分别连通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壳程流体管道,所述壳程流体管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通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流通盘,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镶嵌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刹车片。
[0006]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卡座,且所述升降板和所述流通盘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流通管。
[0007]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刹车片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夹持板,所述滚轮夹持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壳程流体出口流出,起到换热作用,通过设置在内换热器本体内部的流通盘,流通盘将需要件冷却的液体进行分隔,使液体能够均匀流入换热器本体内部进行冷却换热,当需要进行调节换热流通速率时,转动第一螺栓,通过卡座对升降板进行限位,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进而使位于升降板外表面多个流通管和位于流通盘外表面的多个流通管
相互移动,起到调节流通速率的作用。
[0012]2.通过设置在底板下表面的滚轮,能够移动底板,进而便于移动换热器本体,无需人工搬运,使用效果好,当搬运完成后,转动第二螺栓,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进行限位,当第二螺栓转动时带动刹车片左右移动,当刹车片与滚轮接触后直至对滚轮进行挤压,从而能够防止滚轮移动,防止换热器本体在换热时发生位置的偏移,使换热器本体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结构放大图;
[0016]图中:1、底板;2、换热器本体;3、管程流体入口;4、管程流体出口;5、壳程流体入口;6、流通盘;7、第一螺栓;8、升降板;9、卡座;10、流通管;11、支撑柱;12、固定板;13、螺纹套筒;14、第二螺栓;15、刹车片;16、限位板;17、限位槽;18、限位块;19、滚轮夹持板;20、转杆;21、滚轮;22、壳程流体出口;23、壳程流体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底板1和换热器本体2,换热器本体2的两侧面分别连通有管程流体入口3和管程流体出口4,换热器本体2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壳程流体管道23,壳程流体管道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通有壳程流体入口5和壳程流体出口22,换热器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流通盘6,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内部镶嵌有螺纹套筒13,螺纹套筒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4,第二螺栓14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刹车片15。
[0019]进一步地,换热器本体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7,第一螺栓7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板8,换热器本体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卡座9,且升降板8和流通盘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流通管10,通过卡座能够对升降板8进行限位,当转动第一螺栓7时能够带动升降板8上下移动,进而能够使位于升降板8外表面多个流通管10和位于流通盘6外表面的多个流通管10相互错开或者吻合,起到调节流通速率的作用。
[0020]进一步地,换热器本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11,四个支撑柱11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柱11能够使换热器本体2更加稳定。
[0021]进一步地,固定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和刹车片15固定连接,起到限位的作用,当转动第二螺栓14时能够带动刹车片15左右移动。
[0022]进一步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夹持板19,滚轮夹持板19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20,转杆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21,通过滚轮21能够便于移动装置,便于搬运。
[0023]工作原理:使用前先检查装置的安全性,将需要冷却的液体通过管程流体入口3进入换热器本体2内部,通过管程流体出口4出来,将冷却液通过壳程流体入口5进入换热器本体2内部的壳程流体管道23,通过壳程流体出口22流出,起到换热作用,通过设置在内换热器本体2内部的流通盘6,流通盘6将需要件冷却的液体进行分隔,使液体能够均匀流入换热器本体2内部进行冷却换热,当需要进行调节换热流通速率时,转动第一螺栓7,通过卡座9对升降板8进行限位,带动升降板8向下移动,进而使位于升降板8外表面多个流通管10和位于流通盘6外表面的多个流通管10相互移动,起到调节流通速率的作用,通过设置在底板1下表面的滚轮21,能够移动底板1,进而便于移动换热器本体2,无需人工搬运,使用效果好,当搬运完成后,转动第二螺栓14,通过限位块18和限位槽17进行限位,当第二螺栓14转动时带动刹车片15左右移动,当刹车片15与滚轮21接触后直至对滚轮21进行挤压,从而能够防止滚轮21移动,防止换热器本体2在换热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底板(1)和换热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2)的两侧面分别连通有管程流体入口(3)和管程流体出口(4),所述换热器本体(2)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壳程流体管道(23),所述壳程流体管道(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通有壳程流体入口(5)和壳程流体出口(22),所述换热器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流通盘(6),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镶嵌有螺纹套筒(13),所述螺纹套筒(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4),所述第二螺栓(14)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刹车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板(8),所述换热器本体(2)的底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八D七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