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10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应用于输送工质为液体水的管道工程,用以分离水所析出的以及管道内部的不凝性气体。包括工作管、集气包、排气孔及导流件,工作管上部区域开有流通孔,集气包覆盖于流通孔区域上侧,与流通孔相对的工作管下部区域设有导流件,集气包顶部设有排气孔。该装置用以分离液体介质中的气体,收集于上部集气包最终通过上部排气口排出,实现液体管道的无坡敷设,使管网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行得到保障。行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集气排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应用于输送工质为液体水(或类似工质)的管道工程,用以分离水所析出的以及管道内部的不凝性气体。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工程主要是用来输送物料,在以液体水为输送工质的管道工程中,管道内部不可避免的会有气体析出、有时管道内部还会有不凝性气体残留。这些气体的存在不利于管道的正常运行。目前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管道有坡敷设,在管道最高点设排气装置来排除气体。而管道有坡敷设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空间的浪费,甚至因空间受限,管道敷设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集气排气装置,排除管道内部的不凝性气体,实现管道的无坡(水平)敷设。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包括工作管、集气包、排气孔及导流件,工作管上部区域开有流通孔,集气包覆盖于流通孔区域上侧,与流通孔相对的工作管下部区域设有导流件,集气包顶部设有排气孔。
[0006]流通孔通流面积不小于2倍的工作管横截面积。
[0007]流通孔孔径不大于10mm。
[0008]导流件与工作管内壁结合面匹配,牢固连接。
[0009]导流件迎水面、背水面与工作管轴线之间角度不大于45
°

[0010]导流件为楔形结构。
[0011]工作管采用DN100标准口径管材。
[0012]流通孔孔间距12mm,沿径向错列布置。
[0013]排气孔采用DN20标准口径管材。
[0014]集气包长度大于工作管流通孔区域长度0.5米以上。
[0015]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成熟的产品:管道集气排气装置,该装置用以分离液体介质中的气体,收集于上部集气包最终通过上部排气口排出,实现液体管道的无坡(水平)敷设,使管网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径向剖视图;
[0018]图2为管道集气排气装置轴向剖视图;
[0019]图3为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工作管开孔示意图;
[0020]图中:1、工作管;2、集气包;3、排气孔;4、导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包括工作管1、集气包2、排气孔3及导流件4。其中工作管1采用标准口径管材、其轴侧面被集气包2覆盖的区域设有流通孔,使气液能顺利流进流出;与流通孔相对的工作管1下部区域设有导流件4,用以改变水流方向,使液体所裹挟的气泡顺利的流进上部集气包2,最终通过集气包2顶部排气孔3自动排出;集气包3覆盖于工作管1开孔区域上侧,与工作管1组成一密封承压装置,有气时集气、无气时充满水。
[0023]所述装置通过法兰与待排气的水平管道串联连接,其接口口径同所连接的管道;所述工作管侧面流通孔应与下部导流件相对而设;流通孔通流面积不小于2倍的工作管横截面积,流通孔孔径不大于10mm;所述导流件与工作管内壁结合面匹配,牢固连接;所述导流件迎水面、背水面与工作管轴线之间角度不大于45
°
;导流件4为楔形结构。
[0024]管道集气排气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管1、集气包2、排气孔3及导流件4。
[0025]其中工作管1采用DN100标准口径管材、其轴侧面被集气包覆盖的区域设有流通孔,流通孔孔径10mm,孔间距12mm,沿径向错列布置,以使气液能顺利流进流出;与流通孔相对的工作管1下部区域设有导流件4,用以改变水流方向,使液体所裹挟的气泡顺利的流进上部集气包2,最终通过集气包顶部排气孔3自动排出;顶部排气孔3采用DN20的标准口径管材;集气包2覆盖于工作管1开孔区域上侧,其长度大于工作管开孔区域长度0.5米以上、宽度与工作管管径匹配,集气包2与工作管1组成一密封承压装置;
[0026]导流件4与工作管内壁结合面匹配,牢固连接;导流件4迎水面、背水面与工作管1轴线之间角度45
°
;工作管1侧面流通孔应与下部导流件4相对而设;流通孔通流面积不小于2倍的工作管横截面积。
[0027]管道集气排气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管、集气包、排气孔及导流件。其中工作管轴侧面被集气包覆盖的区域设有流通孔;与流通孔相对的工作管下部区域设有导流件,使液体所裹挟的气泡顺利的流进上部集气包,最终通过集气包顶部排气孔自动排出;集气包覆盖于工作管开孔区域上侧,与工作管组成一密封承压装置;导流件与工作管内壁结合面匹配,牢固连接;导流件迎水面、背水面与工作管轴线之间角度不大于45
°

[0028]该装置用于液体管道输送系统,以分离液体介质中的气体,集气并排出,实现液体管道的无坡(水平)敷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集气包、排气孔及导流件,工作管上部区域开有流通孔,集气包覆盖于流通孔区域上侧,与流通孔相对的工作管下部区域设有导流件,集气包顶部设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通孔通流面积不小于2倍的工作管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通孔孔径不大于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件与工作管内壁结合面匹配,牢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集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件迎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续颖徐娜何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