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896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鱼类运、提、放系统包括运鱼箱系统、转运系统、提升系统、放鱼系统;运鱼箱系统包括运鱼箱(1)、控温系统、充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及砂滤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科学,运鱼效果明显,由于运鱼箱内部设置了维生系统,运鱼期间鱼类几乎没有机械损伤和生存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包括两套装置,一套人工肉眼观测的液位管道,可直观看到运鱼箱内部的液体是否清澈,并配有水质检测仪可以对水质进行读数,以随时调整运鱼箱内部的水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鱼类过坝环节使用,效果十分明显。明显。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大坝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修建过鱼通道系统,升鱼机工程就属于该系统的一种。升鱼机工程是建造在大坝上游与下游之间,属大型工程之一,耗资十分巨大。大坝修建自会对当地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上下游主流、支流中的各类鱼类产卵、洄游等生物习性产生较大影响,为不打破当地生态链平衡,需对升鱼机工程辅以运鱼、提鱼、放鱼系统/装置以完善生态功能。常用的系统十分不完善,对待坝前、坝后鱼类十分不友好,容易造成鱼类的不必要损伤或死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升鱼机工程中的运鱼系统结构,克服了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本技术所述的鱼类运、提、放系统包括运鱼箱系统、转运系统、提升系统、放鱼系统;r/>[0006]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鱼类运、提、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类运、提、放系统包括运鱼箱系统、转运系统、提升系统、放鱼系统;运鱼箱系统包括运鱼箱(1)、控温系统、充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及砂滤系统;运鱼箱(1)设置为矩形中空箱体,顶部开设有活动顶盖(2),运鱼箱(1)箱体一侧开设有可开闭的排鱼孔(3);运鱼箱(1)箱体六面侧壁设置有保温夹层;控温系统包括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顶部或侧壁的自动监控系统(4)、设置在自动监控系统(4)内部的电源、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侧壁与自动监控系统(4)连接的显示屏(5)、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内部水面以下位置的探头(6)、设置在保温夹层的电热丝(7);充氧系统包括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侧壁挂立的液氧罐(8)、插设在运鱼箱(1)箱体液面以下与液氧罐(8)连接的输送管道(9)、固定设置在输送管道(9)上的压力阀和液氧开关(10);水质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外侧壁的液位管道(11),所述的液位管道(11)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运鱼箱(1)箱体内部空间联通;水质监测系统还包括进水管(12)、排水管(13)、设置在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之间的水质检测仪(14);水质检测仪(14)与显示屏(5)连接,同步显示水质数据;砂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顶部的风机(19)和循环泵(16);所述的风机通过吹风管道(15)与运鱼箱(1)箱体底部密封连接;循环泵(16)通过循环管道(17)与设置在运鱼箱(1)箱体内部的水质机械过滤器(18)连接;风机(19)、循环泵(16)、液氧开关(10)分别与自动监控系统(4)联接;所述的提升系统包括垂直提升塔,在垂直提升塔内设置有提升基座或提升钢缆;运鱼箱(1)箱体底部设置有固定销钉孔或顶部设置有挂耳分别与提升基座或提升钢缆配合;所述的放鱼系统包括高程对接平台(20)、第一平槽口(21)、第二平槽口(22)、排鱼管道(23)、水槽通道(24)、放流滑道(25);所述的高程对接平台(20)与坝下设置的垂直提升塔的高程位置齐平对接;所述的高程对接平台(2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平槽口(21),第一平槽口(21)与垂直提升塔提升后的运鱼箱的排鱼孔(3)配合对接;在坝上水域处设置第二平槽口(22);第一平槽口高度高于第二平槽口位置;在第一平槽口(21)与第二平槽口(22)之间设置有水槽通道(24);在第二平槽口(22)末端设置有放流滑道(2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宜文吴程许文李增加邓良军龚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