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75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注塑机,余料回收装置设置于接料装置后侧,注塑机本体设置有脱模出口和余料出口,脱模出口处固定设置有注塑件传送装置,注塑件传送装置为设置于脱模出口下方的脱模传送架,脱模传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阻挡板,脱模传送架包括折弯部、滑行段、导料段,折弯部与注塑机本体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折弯部与滑行段的夹角α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产品注塑过程中会产生不合格或切割边角料,需要对不合格或切割边角料进行回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具有余料回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机。
[0004]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和底座5,所述注塑机本体两侧设置有在控制装置2、接料装置3、余料回收装置4,所述余料回收装置设置于接料装置后侧,所述注塑机本体设置有脱模出口75和余料出口76,所述脱模出口处固定设置有注塑件传送装置,所述注塑件传送装置为设置于脱模出口下方的脱模传送架7,所述脱模传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阻挡板74,所述脱模传送架包括折弯部73、滑行段71、导料段72,所述折弯部与注塑机本体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与滑行段的夹角α为40

75
°
;所述余料出口与余料回收装置通过余料导流装置相连接,所述余料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框41,所述导流框内部设置有导流通道47、主动轴42、从动轴43、以及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输送带44,所述主动轴设置于余料出口的外侧下方,所述从动轴设置于余料回收装置的外侧下方,所述主动轴与导流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5,所述从动轴与导流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6。
[0005]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注塑机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截面设置为梯形,所述梯形口上设置有开合闸8,所述开合闸包括第一板81和第二板82,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转轴83与进料口相连接,所述转轴与控制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转轴的转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84,所述重量感应装置用于感应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重量,所述重量感应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接收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重量信息。
[0006]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开合闸为半圆形开合闸或长方形开合闸。
[0007]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阻挡板的高度为脱模出口的高度值。
[0008]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内部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相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电机的转动,使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运动,从而带动输送带运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通过设置脱模出口与接料装置之间设置脱模传送架对产品进行收集,在脱模传送架的两侧安装有阻挡板,脱模传送架包括折弯部、滑行段、导料段,利用阻挡板和导料段减少产品碰撞,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余料出口设置余料回收装置,余料回收装置能够将边角料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集中回收,供产品注塑时再次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回收的工作效率;
[0011]2、本技术中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当进料口开始进料时,但是开合闸忘记打开时,重量感应装置感应到重量,将重量信息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转轴打开开合闸。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脱模传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开合闸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导流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脱模出口和余料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和底座5,所述注塑机本体两侧设置有在控制装置2、接料装置3、余料回收装置4,所述余料回收装置设置于接料装置后侧,如图5所示,所述注塑机本体设置有脱模出口75和余料出口76,所述脱模出口处固定设置有注塑件传送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注塑件传送装置为设置于脱模出口下方的脱模传送架7,如图2所示,所述脱模传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阻挡板74,所述脱模传送架包括折弯部73、滑行段71、导料段72,所述折弯部与注塑机本体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与滑行段的夹角α为40

75
°

[0019]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余料出口与余料回收装置通过余料导流装置相连接,所述余料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框41,所述导流框设置为上方开口结构,便于人工将不合格的产品手动添加至余料回收装置中。所述导流框内部设置有导流通道47、主动轴42、从动轴43、以及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输送带44,所述主动轴设置于余料出口的外侧下方,所述从动轴设置于余料回收装置的外侧下方,所述主动轴与导流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5,所述从动轴与导流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6。余料回收装置能够将边角料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集中回收,供产品注塑时再次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回收的工作效率。
[0020]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注塑机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截面设置为梯形,所述梯形口上设置有开合闸8,所述开合闸包括第一板81和第二板82,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转轴83与进料口相连接,所述转轴与控制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转轴的转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84,所述重量感应装置用于感应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重量,所述重量感应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
控制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接收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重量信息。
[0021]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开合闸为半圆形开合闸或长方形开合闸。
[0022]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阻挡板的高度为脱模出口的高度值。
[0023]进一步的,在上述注塑机中,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内部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相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电机的转动,使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运动,从而带动输送带运动。
[0024]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本体(1)和底座(5),所述注塑机本体两侧设置有在控制装置(2)、接料装置(3)、余料回收装置(4),所述余料回收装置设置于接料装置后侧,所述注塑机本体设置有脱模出口(75)和余料出口(76),所述脱模出口处固定设置有注塑件传送装置,所述注塑件传送装置为设置于脱模出口下方的脱模传送架(7),所述脱模传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阻挡板(74),所述脱模传送架包括折弯部(73)、滑行段(71)、导料段(72),所述折弯部与注塑机本体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与滑行段的夹角α为40

75
°
;所述余料出口与余料回收装置通过余料导流装置相连接,所述余料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框(41),所述导流框内部设置有导流通道(47)、主动轴(42)、从动轴(43)、以及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输送带(44),所述主动轴设置于余料出口的外侧下方,所述从动轴设置于余料回收装置的外侧下方,所述主动轴与导流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5),所述从动轴与导流框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于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海锐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