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42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模芯放置在模腔中,并与贯穿上模的拉杆连接,拉杆为空心管,其一端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注塑机和高压气体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模腔连通,上模和下模均为形成密封夹层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密封夹层连通的加热管道,上模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通过管道向空气包气囊内充气,通过自身的张力,实现空气包气囊的自动脱模,同时改变加热装置和排气结构,实现快速加热和排气操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气囊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
[0003]
技术介绍

[0004]空气包气囊脱模装置是对模具中的空气包气囊进行分离的装置,具有节省人力,避免空气包气囊脱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对人工的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0005]然而,现有的空气包气囊脱模,通常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不仅耗时耗力,在空气包气囊脱模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威胁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通常采用相应的脱模装置进行操作,但是往往需要对脱模装置进行转运移动后再进行脱模操作,操作麻烦,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脱模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通过管道向空气包气囊内充气,通过自身的张力,实现空气包气囊的自动脱模,同时改变加热装置和排气结构,实现快速加热和排气操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的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所述模芯放置在所述模腔中,并与贯穿所述上模的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为空心管,其一端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注塑机和高压气体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所述模腔连通,所述上模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所述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三上模和下模均为形成密封夹层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所述密封夹层连通的加热管道,所述模芯与拉杆之间设置有锥形密封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包括呈圆柱状的上模芯和呈圆台状的下模芯,上模芯设置在下模芯的上底上,所述拉杆从上模芯的顶部穿入从下模芯的底部穿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三者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上模上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结构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伸入第三上模上的螺孔内。
[0011]进一步的,加热管道包括进管和出管,且进管和出管之间的密封夹层内设置有阻挡隔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模与第一上模和第三上模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磨砂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道与加热装置连接,与密封夹层进行流动循环。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三通开关阀为电动三通开关阀,所述高压气体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通过管道向空气包气囊内充气,通过自身的张力,实现空气包气囊的自动脱模,同时改变加热装置和排气结构,实现快速加热和排气操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
[0017]2、本技术上模包括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通过第二上模与第一上模和第三上模之间缝隙,实现模腔内的空气快速排出,防止因空气的聚集影响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0018]3、本技术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三上模和下模变单层模具壁为双层,并在双层模具壁形成的夹层内通过加热管道填充加热介质,实现加热介质在在层内流动完成对模具的加热,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不与空气接触,减少热损失没保证产品质量。
[0019]4、本技术加热管道包括进管和出管,且进管与出管之间设置有阻挡隔板,使从进管进入密封夹层的加热介质沿密封夹层流到出管,从出管流出,完成对模具的持续加热
[0020]5、本技术第一上模上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结构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伸入第三上模上的螺孔内,完成三者的固定连接,便于拆卸。
[0021]6、本技术高压气体管道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拉杆连通,完成注塑和充气脱模的切换操作,高压气体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能够对空气包气囊内的压力进行监控,防止气压上升过快导致空气包气囊的损伤。
[0022]7、本技术第二上模与第一上模和第三上模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磨砂面,磨砂面之间具有空隙,模腔内的空气能够从磨砂面之间具有空隙逸出,防止空气储存在凹槽处影响产品的质量。
[0023]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上模和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的纵刨图。
[0028]图5为模芯的纵刨图。
[0029]图6为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4的A

A剖视图。
[0031]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图中,1

上模,2

下模,3

模芯,4

拉杆,5

固定板,6

固定螺栓,7

进管,8

出管,9

阻挡隔板,10

密封夹层,11

锥形密封块;1a

第一上模、1b

第二上模、1c

第三上模;3a

上模芯、3b

下模芯。
[0033]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模芯放置在模腔中,并与贯穿上模的拉杆连接,拉杆为空心管,其一端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注塑机和高压气体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模腔连通,上模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三上模和下模均为形成密封夹层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密封夹层连通的加热管道,模芯与拉杆之间设置有锥形密封块;本技术通过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通过管道向空气包气囊内充气,通过自身的张力,实现空气包气囊的自动脱模,同时改变加热装置和排气结构,实现快速加热和排气操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
[0035]上模1和下模2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模芯3放置在模腔中,并与贯穿上模1的拉杆4连
接,拉杆4为空心管,其一端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注塑机和高压气体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模芯3在模芯3底部与模腔连通,上模1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1a、第二上模1b和第三上模1c,第一上模1a、第二上模1b、第三上模1c和下模2均为形成密封夹层10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密封夹层10连通的加热管道,模芯3与拉杆4之间设置有锥形密封块11。
[0036]模芯3包括呈圆柱状的上模芯3a和呈圆台状的下模芯3b,上模芯3a设置在下模芯3b的上底上,拉杆4从上模芯3a的顶部穿入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所述模芯放置在所述模腔中,并与贯穿所述上模的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为空心管,其一端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注塑机和高压气体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所述模腔连通,所述上模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所述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三上模和下模均为形成密封夹层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所述密封夹层连通的加热管道,所述模芯与拉杆之间设置有锥形密封块,所述模芯包括呈圆柱状的上模芯和呈圆台状的下模芯,上模芯设置在下模芯的上底上,所述拉杆从上模芯的顶部穿入从下模芯的底部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道旭侯淼予张极玲张志伟纪磊张延勇李小兵赵连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