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31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包括外框(2)和设在外框内的摄像头(5);外框可转动式装在遥控车身(1)上,外框内嵌装自清洁擦拭组件,自清洁擦拭组件包括圆筒(15)、透明圈(3)、固定板(4)、棉擦(6)和驱动机构;圆筒装在外框内,透明圈转动安装在圆筒上并嵌装在外框的监控镂空部处,摄像头通过固定板装在圆筒内并面向监控镂空部;驱动机构设在外框内并与透明圈接触连接,棉擦设在外框内壁上并与透明圈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摄像头放在圆筒内并透过透明圈拍摄,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透明圈,通过棉擦的相对摩擦转动下实现对透明圈上灰尘的擦拭,避免工地上的灰尘遮挡拍摄视线而对机器人的监控产生影响。挡拍摄视线而对机器人的监控产生影响。挡拍摄视线而对机器人的监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监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随着建筑结构的多样化,人工建造的溶洞景观越来越多。由于溶洞的建造是在地下空间内完成的,且溶洞内部的空间较小,需要采用现有技术的机器人等设备对溶洞施工进行监控,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安全。现有技术的机器人结构单一,移动不便,摄像采集镜头容易被施工现场的灰尘覆盖而影响到监控效果,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将摄像头放置在圆筒内部,并透过透明圈进行拍摄,并设置了自清洁擦拭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透明圈,通过棉擦的相对摩擦转动下实现对透明圈上灰尘的擦拭,避免工地上的灰尘遮挡拍摄视线而对机器人的监控产生影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地上灰尘较大并容易覆盖到机器人的摄像头外表面上而影响摄像视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部的摄像头;所述的外框可转动式安装在遥控车身上,外框内嵌装有自清洁擦拭组件,自清洁擦拭组件包括圆筒、透明圈、固定板、棉擦和驱动机构;外框的前端设有监控镂空部,圆筒固定安装在外框内,透明圈可转动式同轴安装在圆筒的中部,且透明圈匹配嵌装在外框的监控镂空部处并能相对圆筒转动;摄像头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圆筒内,摄像头位于透明圈的中心处并面向监控镂空部设置;驱动机构设置在外框内并与透明圈接触连接,棉擦固定设置在外框的顶部内壁上,且棉擦与透明圈滑动接触。
[0006]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滚筒轴、驱动滚筒和电机,驱动滚筒通过滚筒轴安装在外框内,驱动滚筒与透明圈相切接触;电机安装在外框的外壁上,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到外框内并与滚筒轴的一端同轴连接且同步转动。
[0007]所述的驱动滚筒的外壁上包裹有防滑垫,驱动滚筒通过防滑垫与透明圈接触连接。
[0008]所述的遥控车身上设有固定块和天线,固定块上设有电动转轴,外框通过电动转轴安装在固定块上,使外框能通过电动转轴转动。
[0009]所述的外框的顶部设有对讲机和照明灯。
[0010]所述的外框内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水箱、雾化喷头、水管和水泵;水箱设置在外框内,水箱外接水源;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设置在水箱内,水管的另一端延伸到外框的顶
部上方并安装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面向外框的后部设置。
[0011]所述的外框内设有移动电源。
[0012]所述的外框的侧端设有检修门,检修门通过合页活动开合。
[0013]本技术将摄像头放置在圆筒内部,并透过透明圈进行拍摄,并设置了自清洁擦拭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透明圈,通过棉擦的相对摩擦转动下实现对透明圈上灰尘的擦拭,避免工地上的灰尘遮挡拍摄视线而对机器人的监控产生影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地上灰尘较大尘土容易覆盖到机器人上的摄像头外端影响摄像时的视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的后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中外框的侧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中圆筒的立体图。
[0019]图中,1遥控车身、101固定块、2外框、3透明圈、4固定板、5摄像头、6棉擦、71对讲机、72照明灯、8雾化喷头、9水管、10水泵、11驱动滚筒、12滚筒轴、13水箱、14天线、15圆筒、16电机、17移动电源、18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包括外框2和设置在外框2内部的摄像头5。所述的外框2可转动式安装在遥控车身1上,遥控车身1优选为可通过现有技术的5G技术远程遥控的遥控车设备,外框2内嵌装有自清洁擦拭组件,自清洁擦拭组件包括圆筒15、透明圈3、固定板4、棉擦6和驱动机构;请参见附图4和附图5,外框2的前端设有监控镂空部,圆筒15固定安装在外框2内,透明圈3通过轴承可转动式同轴安装在圆筒15的中部,且透明圈3匹配嵌装在外框2的监控镂空部处并能通过轴承相对圆筒15转动;摄像头5通过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圆筒15内,摄像头5位于透明圈3的中心处并面向监控镂空部设置,透明圈3既能保护摄像头5,避免摄像头5被粉尘覆盖;驱动机构设置在外框2内并与透明圈3接触连接,棉擦6固定设置在外框2的顶部内壁上,且棉擦6与透明圈3滑动接触,通过透明圈3与棉擦6的相对转动,实现棉擦6对透明圈3表面的擦拭清洁,在摄像头5拍摄的同时进行自清洁,始终保持摄像视野的清晰。
[0022]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滚筒轴12、驱动滚筒11和电机16,驱动滚筒11通过滚筒轴12安装在外框2内,驱动滚筒11与透明圈3相切接触;电机16安装在外框2的外壁上,电机16的输出轴延伸到外框2内并与滚筒轴12的一端同轴连接且同步转动。在电机16的驱动下,滚筒轴12自转,并带动驱动滚筒11同步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滚筒11带动透明圈3同步转动,实现透明圈3相对棉擦6的转动。
[0023]所述的驱动滚筒11的外壁上包裹有防滑垫111,驱动滚筒11通过防滑垫111与透明圈3接触连接,可避免驱动滚筒11与透明圈3之间的滚动传动时发生打滑,确保透明圈3的可靠转动。
[0024]所述的遥控车身1上设有固定块101和天线14,固定块101上设有电动转轴(图中未示出),外框2通过电动转轴安装在固定块101上,使外框2能通过电动转轴转动。电动转轴可采用伺服电机等设备控制转动,可通过现有技术的5G技术经天线14实现对伺服电机的远程遥控,从而实现外框2的转动,进而实现摄像头5的拍摄角度的调节。
[0025]所述的外框2的顶部设有对讲机71和照明灯72,内部施工人员可通过讲机71经天线14实现与外部控制人员对话,照明灯72能为溶洞施工监控的视频画面采集提供更好的光线。
[0026]所述的外框2内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水箱13、雾化喷头8、水管9和水泵10;水箱13设置在外框2内,水箱13通过注水管经阀门外接水源;水管9的一端通过水泵10设置在水箱13内,水管9的另一端延伸到外框2的顶部上方并安装有雾化喷头8,雾化喷头8面向外框2的后部设置。通过外部水源向水箱13内注满水,在水泵10的驱动下将水从水管9输出,经雾化喷头8雾化后喷出,通过喷洒水雾缓解工地上的扬尘问题,从而进一步避免摄像头被灰尘覆盖的问题。水泵10可采用现有技术的液体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包括外框(2)和设置在外框(2)内部的摄像头(5);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框(2)可转动式安装在遥控车身(1)上,外框(2)内嵌装有自清洁擦拭组件,自清洁擦拭组件包括圆筒(15)、透明圈(3)、固定板(4)、棉擦(6)和驱动机构;外框(2)的前端设有监控镂空部,圆筒(15)固定安装在外框(2)内,透明圈(3)可转动式同轴安装在圆筒(15)的中部,且透明圈(3)匹配嵌装在外框(2)的监控镂空部处并能相对圆筒(15)转动;摄像头(5)通过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圆筒(15)内,摄像头(5)位于透明圈(3)的中心处并面向监控镂空部设置;驱动机构设置在外框(2)内并与透明圈(3)接触连接,棉擦(6)固定设置在外框(2)的顶部内壁上,且棉擦(6)与透明圈(3)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滚筒轴(12)、驱动滚筒(11)和电机(16),驱动滚筒(11)通过滚筒轴(12)安装在外框(2)内,驱动滚筒(11)与透明圈(3)相切接触;电机(16)安装在外框(2)的外壁上,电机(16)的输出轴延伸到外框(2)内并与滚筒轴(12)的一端同轴连接且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溶洞施工监控的自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想刘涛蓝繁荣杨文广邬继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