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04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包括鱼缸,所述鱼缸的一侧内壁安装有进水龙头,进水龙头位于水面的上方,所述鱼缸一侧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前端面安装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毛,毛刷的宽度与鱼缸内部宽度相等。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鱼缸在清洗过程中,多通过水洗,但一些附着性较大的污垢通过水洗难以清除,此时通过人工进行清洗,成本过大,且工作效率低,此外,一些鱼缸在进行换水时难以做到一边排水一边灌水,使得换水效率低,且不利于鱼儿的生长的问题。利于鱼儿的生长的问题。利于鱼儿的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菜共生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鱼菜共生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三点,第一种植方式可自证清白,因为鱼菜共生系统中有鱼存在,任何农药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会造成鱼和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死亡和系统的崩溃,第二鱼菜共生脱离土壤栽培,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鱼菜共生系统蔬菜和水产品的重金属残留都远低于传统土壤栽培,第三鱼菜共生系统蔬菜有特有的水生根系,如果鱼菜共生农场带着根配送的话,消费者很容易识别蔬菜的来源,避免消费者产生这个菜是不是来自批发市场的疑虑,鱼菜共生的鱼缸在使用段时间后鱼缸的底部会出现些难以清除的水垢和污渍,一些对鱼缸的环境产生污染和干扰,这时需要定期对鱼缸的水垢进行清洗改善鱼缸的环境,传统的鱼缸在清洗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0003]一、传统鱼缸在清洗过程中,多通过水洗,但一些附着性较大的污垢通过水洗难以清除,此时通过人工进行清洗,成本过大,且工作效率低。
[0004]二、传统的鱼缸在进行换水时难以做到一边排水一边灌水,使得换水效率低,且不利于鱼儿的生长。<br/>[0005]由此可见,需要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以解决传统鱼缸在清洗过程中,多通过水洗,但一些附着性较大的污垢通过水洗难以清除,此时通过人工进行清洗,成本过大,且工作效率低,此外,一些鱼缸在进行换水时难以做到一边排水一边灌水,使得换水效率低,且不利于鱼儿的生长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包括鱼缸,所述鱼缸的一侧内壁安装有进水龙头,进水龙头位于水面的上方,所述鱼缸一侧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前端面安装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毛,毛刷的宽度与鱼缸内部宽度相等,毛刷底部与鱼缸的底端内壁接触,所述鱼缸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开关控制阀,所述鱼缸内设置有增氧装置。
[0009]进一步,所述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固定装置,固定管、气泡石和分流管,增氧泵固
定于鱼缸外侧壁,鱼缸侧壁内嵌入有分流管,分流管的进口端与增氧泵出气口连接,鱼缸内壁通过固定装置安装有固定管,固定管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固定管的进口端均与分流管的出口端连接,每个固定管上均安装有连接气管,连接气管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每个连接气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气泡石。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箍和螺栓,每个固定管的两端均套有卡箍,卡箍通过螺栓紧固于鱼缸的内壁。
[0011]进一步,所述毛刷设置有多个且呈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毛刷间连接有连接杆,最左侧毛刷与转动杆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鱼缸底端面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升降座呈矩形分布于鱼缸底端面。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在鱼缸内壁设置有伺服电机和毛刷,伺服电机转动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通过转动杆带动毛刷来回往复运动,使得毛刷对鱼缸底端面难以清洗污垢进行清理,比起人工清洗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在鱼缸内设置有进水龙头和排水口,使得在对鱼缸换水时可以同时排水和进水,提高了换水效率。
[0016]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鱼缸在清洗过程中,多通过水洗,但一些附着性较大的污垢通过水洗难以清除,此时通过人工进行清洗,成本过大,且工作效率低,此外,一些鱼缸在进行换水时难以做到一边排水一边灌水,使得换水效率低,且不利于鱼儿的生长的问题。
[0017]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鱼缸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鱼缸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升降座;2、鱼缸;3、增氧泵;4、开关控制阀;5、转动盘;6、圆柱销;7、进水龙头;8、固定装置;9、增氧装置;10、固定管;11、气泡石;12、分流管;13、排水口;14、伺服电机;15、转动杆;16、毛刷;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
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包括鱼缸2,鱼缸2的一侧内壁安装有进水龙头7,进水龙头7位于水面的上方,鱼缸2一侧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包括鱼缸(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2)的一侧内壁安装有进水龙头(7),进水龙头(7)位于水面的上方,所述鱼缸(2)一侧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盘(5),所述转动盘(5)前端面安装有圆柱销(6),所述圆柱销(6)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毛刷(16),毛刷(16)的宽度与鱼缸(2)内部宽度相等,毛刷(16)底部与鱼缸(2)的底端内壁接触,所述鱼缸(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上安装有开关控制阀(4),所述鱼缸(2)内设置有增氧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用鱼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9)包括增氧泵(3)、固定装置(8),固定管(10)、气泡石(11)和分流管(12),增氧泵(3)固定于鱼缸(2)外侧壁,鱼缸(2)侧壁内嵌入有分流管(12),分流管(12)的进口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伯良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百源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