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24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包括:风道、风洞、换气槽、盖板以及顶板;风道的截面呈矩形,由砖墙构成;风洞呈矩形,设置于风道的顶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构成;盖板固定于风洞的顶部;换气槽的截面呈矩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设置于风洞外侧,换气槽的顶部与覆土齐平,换气槽的底面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与下水道连通;盖板安装于换气槽的侧壁和顶板之间,与覆土齐平。上述风井构造结构通过将风井设置于地下,并且风井的井口与地面齐平,使得风井不会破坏周边环境景观的整体美感,且该风井构造结构具备一定的防雨防异物性能,使用效果良好。使用效果良好。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到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风井是建筑建造中预留出来的一个通道,具有一定的通风作用。对于地下建筑,现有的风井井口大多都伸出地面进行采风,不够美观,会对小区、公园等整体景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一种不会破坏整体景观美感的风井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
[0004]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包括:风道、风洞、换气槽、盖板以及顶板;风道的截面呈矩形,由砖墙构成;风洞呈矩形,设置于风道的顶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构成;盖板固定于风洞的顶部;换气槽的截面呈矩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设置于风洞外侧,换气槽的顶部与覆土齐平,换气槽的底面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与下水道连通;盖板安装于换气槽的侧壁和顶板之间,与覆土齐平。
[0005]本技术的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通过将风井设置于地下,并且风井的井口与地面齐平,使得风井不会破坏周边环境景观的整体美感,且该风井构造结构具备一定的防雨防异物性能,使用效果良好。具体地,本技术的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包括:风道、风洞、换气槽、盖板以及顶板。其中,风道的截面呈矩形,由砖墙构成。风洞呈矩形,设置于风道的顶端,由钢筋棍凝土框架构成,风洞是风井进气和排气的出入口。盖板为矩形钢筋棍凝土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风洞的顶部。换气槽的截面呈矩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设置于风洞外侧,换气槽的顶部与覆土齐平,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覆土指的是风井周边的原有土层,其上包含有各类原有景观,例如草坪、树丛等。换气槽的底面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与下水道连通,用于排出换气槽内的积水。盖板安装于换气槽的侧壁和顶板之间,与覆土齐平。本技术中的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整体设置于地面之下,在水平视角下不可见,在俯视角下仅能看到盖板部分,因此不会破坏周边景观环境的一体性,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周边环境的原有景观。
[000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07]本技术提供的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通过风井设置于地下,并且风井的井口与地面齐平,使得风井不会破坏周边环境景观的整体美感,且该风井构造结构具备一定的防雨防异物性能,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为本技术中的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2为本技术中的风洞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3为本技术中的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在各附图中:1、风道,2、风洞,3、换气槽,4、金属网,5、排水管,6、盖板,7、顶板,8、覆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本技术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技术,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包括:风道1、风洞2、换气槽3、盖板6以及顶板7;风道1的截面呈矩形,由砖墙构成;风洞2呈矩形,设置于风道1的顶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构成;盖板6固定于风洞2的顶部;换气槽3的截面呈矩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设置于风洞2外侧,换气槽3的顶部与覆土8齐平,换气槽3的底面安装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下水道连通;盖板6安装于换气槽3的侧壁和顶板7之间,与覆土8齐平。
[0016]本技术的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通过将风井设置于地下,并且风井的井口与地面齐平,使得风井不会破坏周边环境景观的整体美感,且该风井构造结构具备一定的防雨防异物性能,使用效果良好。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包括:风道1、风洞2、换气槽3、盖板6以及顶板7。其中,风道1的截面呈矩形,由砖墙构成。如图2所示,风洞2呈矩形,设置于风道1的顶端,由钢筋棍凝土框架构成,风洞是风井进气和排气的出入口。盖板6为矩形钢筋棍凝土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风洞2的顶部。换气槽3的截面呈矩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设置于风洞2外侧,换气槽3的顶部与覆土8齐平,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覆土8指的是风井周边的原有土层,其上包含有各类原有景观,例如草坪、树丛等。换气槽3的底面安装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下水道连通,用于排出换气槽3内的积水。盖板6安装于换气槽3的侧壁和顶板7之间,与覆土8齐平。本技术中的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整体设置于地面之下,如图3所示,在水平视角下不可见,在俯视角下仅能看到盖板6部分,盖板6的两侧均为周边原有的覆土8,因此不会破坏周边景观环境的一体性,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周边环境的原有景观。
[0017]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盖板6的四周向上突起形成槽状,槽内通过覆土8进行覆盖,通过在盖板6上铺设覆土,对盖板6进行隐藏,避免破坏周边景观环境的一体性。
[001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风洞2内安装有金属网4,能够防止落叶、垃圾等杂物进入风道1。
[0019]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盖板6呈矩形环状,由金属框架梁构成,盖板6在不影响通风的同时,也能防止行人、动物等踏入换气槽3。
[0020]进一步的,风洞2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风道1四个侧面的顶端。
[0021]显然,本技术提供的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通过将风井设置于地下,并且风井的井口与地面齐平,使得风井不会破坏周边环境景观的整体美感,且该风井构造结构具备一定的防雨防异物性能,使用效果良好。
[0022]上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
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出地面风井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1)、风洞(2)、换气槽(3)、盖板(6)以及顶板(7);风道(1)的截面呈矩形,由砖墙构成;风洞(2)呈矩形,设置于风道(1)的顶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构成;盖板(6)固定于风洞(2)的顶部;换气槽(3)的截面呈矩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设置于风洞(2)外侧,换气槽(3)的顶部与覆土(8)齐平,换气槽(3)的底面安装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下水道连通;盖板(6)安装于换气槽(3)的侧壁和顶板(7)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