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18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计算不同训练阶段的基站接收信号与导频序列的互相关结果,并将第二导频训练阶段的互相关结果投影到第一导频训练阶段的互相关结果的方向上,得到投影结果,从而根据投影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导频污染攻击,从而解决NOMA场景下物理层安全中导频污染攻击检测的问题,具有计算复杂度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与现有的需要修改导频结构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相比,可实施性高,克服了现有检测方案中需要修改导频结构带来的可实施性低的问题,对抵抗导频污染攻击具有重要意义。抵抗导频污染攻击具有重要意义。抵抗导频污染攻击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业化,无线网络技术由此可以作为许多新兴服务的基础,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等。然而,无线网络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问题。由于无线介质的共享特性,任何接收机将捕获其覆盖区域内的无线信号,无线传输由此容易受到外部窃听或干扰,从而严重威胁无线网络中信息的安全。物理层安全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密钥协议的情况下实现安全通信,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0003]导频污染攻击作为一种危害较大的物理层主动窃听方式,使物理层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由于传输协议,帧结构和导频序列集是公开的,窃听者根据历史观测结果,可以发送与合法用户相同的导频序列来影响基站的信道估计过程,导致基站在上行训练阶段获取合法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出现偏差,迫使基站在随后的下行数据传输阶段中使用的预编码器隐式地向窃听者形成波束,从而增加窃听者的接收信号功率。这不仅阻碍了合法通信双发的可靠通信,更严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根据NOMA用户对基于双阶段传输协议发送的导频序列s,确定所述NOMA用户对分别在第一导频训练阶段和第二导频训练阶段时,基站的接收信号y1和y2;基站计算y1、y2分别与所述导频序列s的互相关序列Y1、Y2,将Y2投影到Y1方向上,得到投影结果Y
P
;基站判断投影结果的模||Y
P
||2是否大于检测阈值η
Y
,若是,则存在导频污染攻击;若否,则不存在导频污染攻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计算y1、y2分别与所述导频序列s的互相关序列Y1、Y2,将Y2投影到Y1方向上,得到投影结果Y
P
,具体为:Y1=y1s
H
;Y2=y2s
H
;3.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阈值η
Y
根据预设虚警概率P
F
确定,具体为:P
F
=1

F0(η
Y
);其中,F0(
·
)表示存在导频污染攻击情况下||Y
P
||2的累积分布函数,为下不完全伽马函数;M为基站的均匀天线阵的天线数;τ为导频序列的长度,为信道复高斯白噪声的方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阶段传输协议为双阶段TDD传输协议或双阶段FDD传输协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MA用户对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双阶段传输协议的第一导频训练阶段发送导频序列s,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双阶段传输协议的第二导频训练阶段发送导频序列s。6.一种NOMA场景下的导频污染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OMA用户对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在双阶段传输协议的第一导频训练阶段向基站发送导频序列s;其中,所述NOMA用户对还包括在双阶段传输协议的第二导频训练阶段向基站发送导频序列s的第二用户设备;所述导频序列s用于供基站确定NOMA用户对处于第一导频训练阶段和第二导频训练阶段时,基站的接收信号y1和y2,并计算y1、y2分别与导频序列s的互相关序列Y1、Y2,将Y2投影到Y1方向上,得到投影结果Y
P
;基站判断投影结果的模||Y
P
||2是否大于检测阈值,若是,则存在导频污染攻击;若否,则不存在导频污染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薇谢一梅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