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09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开挖施工阶段中,很多超大面积、多种平面形式的基坑,特别是方形、多边形等深基坑工程,由于场地制约或周边环境影响无法满足自然放坡,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人们常常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那么具备受力性能好、刚度大、变形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等优点的环形支撑形式成为很多结构设计的首选;但由于开挖速度过快、移动荷载、疏忽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影响,导致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体压力过大,使内支撑结构受力不均匀,从而常常出现环梁开裂、格构柱发生位移等预警现象。
[0003]通常采用基坑外局部或全部卸载,从而减小土的侧压力,再对开裂环梁进行修补,同时对格构柱进行调垂;全部卸载:基坑面积过大,坑外土方量较大,经济成本比较高,工期较长;同时存在其他建筑影响,无法进行全部卸载处理;局部卸载:开挖后,可能受雨季及土质影响,雨水及地下水回流聚集,任然存在侧压力,况且阻断了旁边的施工道路,更是不容许卸载处理,也存在积水过多,改变施工道路处的土质,破坏施工道路处天然基础的受力结构;综上,传统的处理方法在类似环境中无法很好的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内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况且成本高,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解决内支撑梁及边坡开裂、格构柱变形、基坑漏水等基坑预警;通过反向增加门形支撑、格构柱增加外包混凝土,同时对开裂环梁及边坡进行修补处理等来增强内支撑稳固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步处理:停止基坑周边一切动荷载作业,基坑北侧基坑底部加强排水,出现漏水现象的采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同时在水泥浆中加入适量水玻璃,基坑护坡局部开裂,采用水泥砂浆修补裂缝,对塌陷部位需要先进行石粉填充后再修补;在相应区域对基坑底部进行了地基处理,基坑底部排水离支护桩近,对基坑不利,完成北侧区域场地平整,对这个区域先浇筑200厚C20混凝土垫层,对东侧和南侧已经开挖完成区域的底板施工,对北侧区域已经预留反压土、准备沙包,对于该区域立柱倾斜问题,在环梁底部增加立柱支撑,且对倾斜格构柱进行调垂,在进行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增强内支撑的承载力;加固处理:
对北侧基坑位移较大,环形内支撑梁开裂,还不具备垫层施工条件,支柱桩根部排水沟土质较软,对软土地基采用300mm厚C30混凝土换填,内配φ16@250X250钢筋网片,并在支护桩和工程桩位置增加一道梁临时平衡基坑底部的侧压力。
[0006]所述的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测量放线:明确发生位移的格构柱位置及偏移量、立柱安装标高、支柱根部处理范围;支柱桩根部换填:对支柱桩根部排水沟软土质区域,采用300mm厚C30混凝土换填,内配φ16@250X250钢筋网片;临时门形支撑立柱施工:根据已放好的标高进行立柱安装,安装高度为原内支撑环形梁底标高减去临时钢梁的高度,在倾斜反方向略高,以控制局部内支撑结构发成继续发生位移;钢梁吊装:运用吊车进行吊装,先将钢梁调运至环形梁下面,再将钢丝绳吊索分别位于环梁两侧进行二次起吊,起吊采用两根不连续的钢丝绳吊索,使低侧先放置于立柱上,再提升至高处立柱上,在进行围焊连接,放置偏移或挪位;斜撑焊接施工:在钢梁中间及立柱底增加两根斜撑,也采用围焊连接,是整体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施工:增加临时支撑后,再对格构柱进行外包钢筋黄凝土施工,格构柱周围增加钢筋及箍筋,钢筋大小与该处结构柱一直,在进行模板安装,类似构造柱,模板上方制作敞口,便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等级与该处结构柱等级一直,一方面增加钢构柱的刚度,另一方面永临结合,后期可直接作为结构柱;对环形梁等裂缝进行修补:采用比环形梁高一级别的水泥砂浆进行灌注修补,保证环形梁的整体性;所有施工完成后,待格构柱外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加强监测,每小时检测一次,待内支撑结构处于稳定后,再继续施工,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监测,一但发生继续变形或位移,立刻停止施工,离开基坑;调整施工顺序,尽快完成东侧、东北侧、西北侧底板施工,底板混凝土应浇筑至支护桩边形成支顶,北侧变形较大区域底板最后施工,待基坑变形稳定后最后快速施工。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相比普通基坑预警处理方法(基坑外卸载)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双重加固(增加临时支撑、格构柱外包混凝土加固)施工简单,既保证了安全,又节约了工期,还方便基坑施工完成后,内支撑的拆除施工;对比:普通基坑外卸载工程量大、工期长、使用的大型机械较多(挖机、土方车),后期还需回填,而且不同建筑环境不一定可运用传统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施工简单,运用大型机械少(汽车吊、泵车),施工工期短,基本不影响现场进度,在加固该区域的同时,完全可进行其他区域基坑施工,待其他区域施工完成后,在以最快速度对该区域进行施工。双重加固增强了内支撑结构本身的承载力,完全可以抵抗现有的水土侧压力,使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0008]从内支撑结构本身出发,增加内支撑门形钢结构支柱,对发生偏移的格构柱进行调垂、外包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加固,使内支撑本身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达到控制内支撑结构继续变形,从而确保基坑安全,提升基坑工程效益。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支撑平面布置图。
[0010]图2为门形支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施工流程:A、问题统计:(1)北侧基坑边坡出现表层裂缝和局部塌陷;(2)连系梁与冠梁端部、内支撑环形撑梁出现贯通裂缝;B、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问题统计,支撑梁裂缝发展趋势由上至下,初步分析为拉裂所致,基坑变形主要原因是基坑北侧以外场地未做地基处理和基坑东侧排洪渠影响,导致北侧和东侧水土压力较大,对基坑形成由东北向西南向偏压,基坑整体往南侧及西侧偏移,北侧、东侧桩身在10m至15m位置形成较大侧向位移。施工开挖由东往西,和基坑北侧侧压力形成协同效应,加之北面土方开挖过快等因素,导致支撑梁受力不均匀而发成变形、下沉、开裂,基坑护坡局部开裂。
[0012]C、初步处理:北侧环形道路禁止土方车辆和重型载货车辆通行。基坑四周严重堆载重物。停止基坑周边一切动荷载作业。基坑北侧基坑底部加强排水,出现漏水现象的迅速采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同时在水泥浆中加入适量水玻璃。 基坑护坡局部开裂,采用水泥砂浆修补裂缝。对塌陷部位需要先进行石粉填充后再修补。在相应区域对基坑底部进行了地基处理,基坑底部排水离支护桩太近,对基坑不利,需要加快施工进度,快速完成北侧区域场地平整,对这个区域先浇筑200厚C20混凝土垫层。加快东侧和南侧等已经开挖完成区域的底板施工。对北侧区域已经预留反压土、准备沙包。对于该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步处理:停止基坑周边一切动荷载作业,基坑北侧基坑底部加强排水,出现漏水现象的采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同时在水泥浆中加入适量水玻璃,基坑护坡局部开裂,采用水泥砂浆修补裂缝,对塌陷部位需要先进行石粉填充后再修补;在相应区域对基坑底部进行了地基处理,基坑底部排水离支护桩近,对基坑不利,完成北侧区域场地平整,对这个区域先浇筑200厚C20混凝土垫层,对东侧和南侧已经开挖完成区域的底板施工,对北侧区域已经预留反压土、准备沙包,对于该区域立柱倾斜问题,在环梁底部增加立柱支撑,且对倾斜格构柱进行调垂,在进行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增强内支撑的承载力;加固处理:对北侧基坑位移较大,环形内支撑梁开裂,还不具备垫层施工条件,支柱桩根部排水沟土质较软,对软土地基采用300mm厚C30混凝土换填,内配φ16@250X250钢筋网片,并在支护桩和工程桩位置增加一道梁临时平衡基坑底部的侧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预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测量放线:明确发生位移的格构柱位置及偏移量、立柱安装标高、支柱根部处理范围;支柱桩根部换填:对支柱桩根部排水沟软土质区域,采用300mm厚C30混凝土换填,内配φ16@250X250钢筋网片;临时门形支撑立柱施工:根据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雄胡振海万培鸿卜华超尹岳林凌志鹏石旭月靳博文邹秀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