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和时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08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沼气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搅拌系统的运行方式单一导致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和时序,设置有不同位置的搅拌机组,在日间进料队段和夜间非进料阶段采用不同的搅拌时序方式,启动不同数量和位置的搅拌机,进料时加大搅拌力度,与进料时序匹配,实现对进罐的新鲜物料的快速充分混合和打散,防止其在罐内局部堆积,罐内无浮渣和结壳现象,提高了发酵效率。在夜间运行的搅拌机数量占总体搅拌机数量的50%以下,可有效节省电耗,实现上述搅拌效果和节约能耗之间的平衡,解决了传统搅拌系统的运行方式单一导致能耗高的技术问题。高的技术问题。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和时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沼气工程
,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和时序。

技术介绍

[0002]在沼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物料搅拌是影响厌氧发酵系统发酵的重要因素,通过搅拌系统进行厌氧罐内物料进行混合,使罐内物质和传热过程均匀稳定,提高厌氧发酵效率。尤其是在以秸秆等纤维类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的沼气工程中,由于秸秆类物料比重低,疏水性强,搅拌系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搅拌系统又是沼气工程中的电耗的主要部分之一,传统搅拌系统的运行方式单一导致能耗高,如何优化搅拌系统的运行方式,实现搅拌效果和节约能耗之间的平衡,是沼气工程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
[0003]鉴于此,提供了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和时序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传统搅拌系统的运行方式单一导致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和时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和搅拌机组,所述搅拌机组设置有至少1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为顶入式机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组包括一个内圈搅拌机组和多个外圈搅拌机组,所述内圈搅拌机的搅拌部设置在罐体的中心区域,所述外圈搅拌机组的搅拌部设置所述中心区域与罐体内侧边之间,所述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搅拌机组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控制系统的运行时序。
[0007]优选的,每个外圈搅拌机组包括1台搅拌机,所述内圈搅拌机组包括1~3台搅拌机;所述外圈搅拌机组的数量为七个,分别为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所述第一搅拌机组至第七搅拌机组依次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所述内圈搅拌机组为第八搅拌机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时序,包括日间进料阶段和夜间非进料阶段,所述日间进料阶段设置有循环重复的日间运行周期,所述夜间非进料阶段分别设置有循环重复的夜间运行周期,所述日间运行周期和夜间运行周期分别设置有多个批次,每个批次用于启动多个搅拌机组运行预定时间,搅拌机组轮流间歇启停;
[0009]夜间运行周期启动搅拌机组的总数量小于日间运行周期启动搅拌机组的总数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日间运行周期的时长为2小时,所述日间运行周期包括:
[0011]D1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
行15分钟,然后进入D2次;
[0012]D2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3批次;
[0013]D3批次,控制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4批次;
[0014]D4批次,控制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5批次;
[0015]D5批次,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6批次;
[0016]D6批次,控制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7批次;
[0017]D7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8批次;
[0018]D8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夜间运行周期的时长为2小时,所述夜间运行周期包括:
[0020]N1批次,控制第五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2批次;
[0021]第N2批次,控制第五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3批次;
[0022]N3批次,控制第六搅拌机组、第七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4批次;
[0023]N4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5批次;
[0024]N5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6批次;
[0025]N6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7批次;
[0026]N7批次,控制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N8批次;
[0027]N8批次,控制第四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和第六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
[0028]进一步的,所述日间运行周期的时长包括进料时长1.5小时和停止进料时长0.5小时。
[0029]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0]在日间进料队段和夜间非进料阶段采用不同的搅拌时序方式,启动不同数量和位置的搅拌机,进料时加大搅拌力度,与进料时序匹配,实现对进罐的新鲜物料的快速充分混合和打散,防止其在罐内局部堆积,罐内无浮渣和结壳现象,提高了发酵效率。在夜间运行的搅拌机数量占总体搅拌机数量的50%以下,可有效节省电耗,实现上述搅拌效果和节约能耗之间的平衡,解决了传统搅拌系统的运行方式单一导致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罐体内搅拌机组布置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间运行周期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间进料阶段搅拌机组运行状态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夜间运行周期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夜间非进料阶段搅拌机组运行状态图。
[0036]图中:第一搅拌机组1;第二搅拌机组2;第三搅拌机组3;第四搅拌机组4;第五搅拌机组5;第六搅拌机组6;第七搅拌机组7;第八搅拌机组8;罐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8]半干式厌氧发酵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罐内发酵浓度高,采用多点顶入式机械搅拌机,实现对罐内物料的混合搅拌。搅拌机的运行时序对于提升厌氧罐内搅拌效果和发酵效率,降低系统整体能耗至关重要。半干式厌氧发酵罐一般采用6~12台顶入式机械搅拌机(每座罐)。
[0039]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和搅拌机组,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搅拌机组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和搅拌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组设置有至少1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为顶入式机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组包括一个内圈搅拌机组和多个外圈搅拌机组,所述内圈搅拌机的搅拌部设置在罐体的中心区域,所述外圈搅拌机组的搅拌部设置所述中心区域与罐体内侧边之间,所述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搅拌机组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控制系统的运行时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外圈搅拌机组包括1台搅拌机,所述内圈搅拌机组包括1~3台搅拌机;所述外圈搅拌机组的数量为七个,分别为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第五搅拌机组、第六搅拌机组和第七搅拌机组,所述第一搅拌机组至第七搅拌机组依次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所述内圈搅拌机组为第八搅拌机组。3.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时序,其特征在于,包括日间进料阶段和夜间非进料阶段,所述日间进料阶段设置有循环重复的日间运行周期,所述夜间非进料阶段分别设置有循环重复的夜间运行周期,所述日间运行周期和夜间运行周期分别设置有多个批次,每个批次用于启动多个搅拌机组运行预定时间,搅拌机组轮流间歇启停;夜间运行周期启动搅拌机组的总数量小于日间运行周期启动搅拌机组的总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半干式搅拌设备运行时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日间运行周期的时长为2小时,所述日间运行周期包括:D1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2次;D2批次,控制第一搅拌机组、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15分钟,然后进入D3批次;D3批次,控制第二搅拌机组、第三搅拌机组、第四搅拌机组和第八搅拌机组同时运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卫疆郭升晓付伟黎柱张海平胡凯曹军祥黄孝荣王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