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00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包括初选排列巷道、分类活动巷道、保定操作巷道、折叠式地磅秤和顶部遮阳棚,初选排列巷道和分类活动巷道分别连通在保定操作巷道的入口和出口,保定操作巷道安装在折叠式地磅秤上,顶部遮阳棚设置在保定操作巷道顶端,保定操作巷道内设置颈部保定带、腹部保定带和腿部保定带,保定操作巷道的外侧壁上竖直活动安装提高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安装简便,有效解决了牦牛的科学保定问题,不过度依赖现场安装使用环境,适用范围广,可推广使用在牦牛繁育保定技术领域。使用在牦牛繁育保定技术领域。使用在牦牛繁育保定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


[0001]本技术属于农牧器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甘南牦牛放养过程中,随着草原畜牧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需要经常对甘南牦牛进行疫病防疫、兽医诊病、抽血检查、免疫注射、人工授精、品种培育以及体尺测量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一定野性的牦牛是绝不会让陌生人轻易接近的,因此以往都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牦牛栓到相对固定的地方将其保定后,再由相关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具体实施工作。
[0003]在我国广阔的草原深处全面推广草原畜牧业现代草原畜牧业科技工作中,常常遇到诸多草原牧场还长期处在现代科学技术相对欠发达和现代生态性草原畜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的状态下,目前所使用的牦牛保定架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满足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所期望的工作需求,这些保定架一方面安装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找到适合安装的地方和环境以及熟悉安装的人员才可以使用,甚至需要相对稳定的电源和与其相配比的机械运输;另一方面只是通过过于柔软的固定带或过于机械的钢管来固定牛头,牛的挣扎和晃动的范围相对还是比较大,保定的效果有些不尽人意,这样以来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相应的实践操作工作进展,当然还是有牦牛受到一些刺激后还是时常会出现一些踢人、碰撞等意外伤人,防不胜防,这对于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是非常危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该保定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拆装方便,能良好适用于不平整地形,保定效果好,保定效率高,可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初选排列巷道、保定操作巷道、分类活动巷道、折叠式地磅秤和顶部遮阳棚,所述初选排列巷道与保定操作巷道的进口连通,所述分类活动巷道与保定操作巷道的出口连通,所述保定操作巷道安装在所述折叠式地磅秤上,所述顶部遮阳棚设置在保定操作巷道的顶部,所述保定操作巷道内设置有颈部保定带、腹部保定带和腿部保定带,所述保定操作巷道的外侧设置有提高尺,所述初选排列巷道、保定操作巷道、分类活动巷道和顶部遮阳棚均是通过钢管搭建而成,钢管之间通过钢管扣件可拆卸活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初选排列巷道包括入口巷道和八字门,所述入口巷道呈长方体状,入口巷道一端连通保定操作巷道,另一端设置八字门,所述八字门之间通过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八字门之间设置有偏转门,所述偏转门为矩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点位置,通过调整偏转门的偏转角度能适用于不同体型大小的牦牛进入,减少安全隐患。
[0007]优选的,所述保定操作巷道包括保定前架和保定后架,所述保定前架由多根保定横杆和保定竖杆组成长方体框架结构,相对的两根保定横杆之间设置所述颈部保定带,所述保定后架由多根保定横杆、保定竖杆和保定斜杆组成框架结构,所述保定后架的截面下部为长方形上部为梯形,保定后架上部中两根相对的保定横杆之间设置腹部保定带,保定后架下部中两根相对的保定横杆之间设置腿部保定带,所述保定前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顶部遮阳棚,所述顶部遮阳棚的截面呈弧形。颈部保定带设置在对应牦牛颈部的位置对牦牛颈部提供绑缚限制作用,腹部保定带设置在对应牦牛腹部的位置对牦牛腹部提供绑缚作用,腿部保定带设置在保定后架中最低的保定横杆之间对牦牛腿部进行绑缚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分类活动巷道包括分类竖杆和分类横杆,两排呈弧形排列的分类竖杆分别设置在保定操作巷道的出口两侧,多根分类横杆设置在分类竖杆之间,相对的分类竖杆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分类活动巷道的进口窄出口宽,分类活动巷道连通保定操作巷道的一端窄,进窄出宽的设计能引导牦牛按顺序放出,还能同时容纳多只牦牛增强实用性。
[0009]优选的,所述折叠式地磅秤对应所述保定前架的外侧端面设置有提高尺插口,所述提高尺为不锈钢制三节伸缩尺杆,拉伸使用提高尺时将提高尺固定在合适高度的保定横杆上,根据实际需要测量牦牛体高或体长。
[0010]优选的,所述折叠式地磅秤的两端设置便于牦牛进出的搭板。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保定科学保定效果好,能灵活调整,拆装方便,不受使用场地的过多限制,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0013]2、本技术设计了依次连通的初选排列巷道、保定操作巷道和分类活动巷道,在牦牛进入、保定和放出的过程中均有良好的限制,有效保障了牦牛保定的秩序,提高了保定效率,降低了操作风险。
[0014]3、本技术分别通过颈部保定带、腹部保定带和腿部保定带分别对牦牛的颈部、腹部和腿部均进行有效限制绑缚,在不对牦牛造成伤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绑缚效果,避免牦牛损坏装置甚至牛角伤人。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保定操作巷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保定操作巷道和顶部遮阳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分类活动巷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保定操作巷道与三种保定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提高尺和折叠式地磅秤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初选排列巷道;
ꢀꢀꢀꢀꢀꢀꢀ
2—保定操作巷道;
ꢀꢀꢀꢀꢀꢀꢀ
3—分类活动巷道;
[0024]4—折叠式地磅秤;
ꢀꢀꢀꢀꢀꢀꢀ
5—入口巷道;
ꢀꢀꢀꢀꢀꢀꢀꢀꢀꢀꢀ
6—八字门;
[0025]7—第一横梁;
ꢀꢀꢀꢀꢀꢀꢀꢀꢀꢀꢀ
8—偏转门;
ꢀꢀꢀꢀꢀꢀꢀꢀꢀꢀꢀꢀꢀ
9—保定前架;
[0026]10—保定横杆;
ꢀꢀꢀꢀꢀꢀꢀꢀꢀꢀ
11—搭板;
ꢀꢀꢀꢀꢀꢀꢀꢀꢀꢀꢀꢀꢀꢀ
12—提高尺插口;
[0027]13—顶部遮阳棚;
ꢀꢀꢀꢀꢀꢀꢀꢀ
14—保定后架;
ꢀꢀꢀꢀꢀꢀꢀꢀꢀꢀ
15—连接杆;
[0028]16—分类竖杆;
ꢀꢀꢀꢀꢀꢀꢀꢀꢀꢀ
17—分类横杆;
ꢀꢀꢀꢀꢀꢀꢀꢀꢀꢀ
18—颈部保定带;
[0029]19—腹部保定带;
ꢀꢀꢀꢀꢀꢀꢀꢀ
20—腿部保定带;
ꢀꢀꢀꢀꢀꢀꢀꢀ
21—提高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初选排列巷道1、保定操作巷道2、分类活动巷道3、折叠式地磅秤4和顶部遮阳棚13,所述初选排列巷道1与保定操作巷道2的进口连通,所述分类活动巷道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初选排列巷道(1)、保定操作巷道(2)、分类活动巷道(3)、折叠式地磅秤(4)和顶部遮阳棚(13),所述初选排列巷道(1)与保定操作巷道(2)的进口连通,所述分类活动巷道(3)与保定操作巷道(2)的出口连通,所述保定操作巷道(2)安装在所述折叠式地磅秤(4)上,所述顶部遮阳棚(13)设置在保定操作巷道(2)的顶部,所述保定操作巷道(2)内设置有颈部保定带(18)、腹部保定带(19)和腿部保定带(20),所述保定操作巷道(2)的外侧设置有提高尺(21),所述初选排列巷道(1)、保定操作巷道(2)、分类活动巷道(3)和顶部遮阳棚(13)均是通过钢管搭建而成,钢管之间通过钢管扣件可拆卸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选排列巷道(1)包括入口巷道(5)和八字门(6),所述入口巷道(5)呈长方体状,入口巷道(5)一端连通保定操作巷道(2),另一端设置八字门(6),所述八字门(6)之间通过第一横梁(7)固定连接,所述八字门(6)之间设置有偏转门(8),所述偏转门(8)为矩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7)的中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卸式多功能牦牛保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定操作巷道(2)包括保定前架(9)和保定后架(14),所述保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志平高尕孙瑞明徐才让才让闹日赵光平张谭瑛杨秀兰尕旦吉张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