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式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88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4
一种豆荚式约束手套,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约束装置不便于约束患者双手的问题;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胶套,胶套前端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包括拉块,拉块内开设有水腔,水腔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拉块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胶套连通的约束槽,拉块上开设有位于约束槽下方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槽,弧形槽与水腔下侧连通,弧形槽远离水腔的一侧与约束槽连通,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板,约束槽靠近水腔的一侧设有约束带,约束带自由端与弧形板远离水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拉块上端设有固定块,右侧的拉块右端设有两个拉绳,两个拉绳自由端分别从两个拉块下端绕过且贯穿两个固定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荚式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约束器械
,特别是一种豆荚式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0002]防拔管约束装置是预防躁动患者拔管的一种约束装置,适用于接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用各种引流管治疗的烦躁患者。
[0003]现有约束装置使用时,约束患者上肢过程中要同时和患者做对抗,需要多个护理人员共同将患者双手系在约束装置上,整个约束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且极易约束失败,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而反复拔插管线会对病人机体、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豆荚式约束手套,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约束装置不便于约束患者双手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胶套,胶套前端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包括拉块,拉块内开设有水腔,水腔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拉块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胶套连通的约束槽,拉块上开设有位于约束槽下方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槽,弧形槽与水腔下侧连通,弧形槽远离水腔的一侧与约束槽连通,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板,约束槽靠近水腔的一侧设有约束带,约束带自由端与弧形板远离水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拉块上端设有固定块,右侧的拉块右端设有两个拉绳,两个拉绳自由端分别从两个拉块下端绕过且贯穿两个固定块。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转动的弧形板,将患者的双手套入胶套后只需向下按动滑杆便可完成对双手的初步固定,避免了因约束患者双手用时过长而导致约束失败的现象,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烦躁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设有拉绳,方便将患者双手约束在一起,设有透明且有透气孔的胶套,既可以给患者双手留出活动空间,也增加了装置的透气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双手,防止意外发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切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
[0011]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12]图6是本技术图5中B的放大图。
[0013]图7是本技术图5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胶套1,胶套1前端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包括拉块2,拉块2内开设有水腔3,水腔3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4,拉块2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胶套1连通的约束槽5,拉块2上开设有位于约束槽5下方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槽6,弧形槽6与水腔3下侧连通,弧形槽6远离水腔3的一侧与约束槽5连通,弧形槽6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板7,约束槽5靠近水腔3的一侧设有约束带8,约束带8自由端与弧形板7远离水腔3的一端固定连接,拉块2上端设有固定块9,右侧的拉块2右端设有两个拉绳10,两个拉绳10自由端分别从两个拉块2下端绕过且贯穿两个固定块9。
[0016]为了便于活塞4的上下移动,所述的拉块2上开设有避让槽11,两个避让槽11开口相对且其上侧分别与外界连通,活塞4上设有上端可插入避让槽11内的滑杆12,活塞4经一级弹簧13与水腔3底部固定连接。
[0017]为了提高装置的灵敏度,所述的活塞4的端面面积大于弧形板7的端面面积。
[0018]为了限制滑杆12的位置,所述的滑杆12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插槽14,左右两侧的插槽14开口相对,拉块2内开设有L形槽15,L形槽15远离滑杆12的一侧的上侧与外界连通,L形槽15远离滑杆12的一侧经二级弹簧17连接有L形杆16,L形杆16上端伸出L形槽15且其靠近滑杆12的一端可插入插槽14内,L形杆16靠近插槽14的一侧的上端面向下倾斜。
[0019]为了便于将左右两侧的拉块2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左侧的拉块2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前侧与外界连通的卡槽18,拉块2上开设有上侧与卡槽18连通的滑槽19,滑槽19内设有上端可插入卡槽18内的卡板20,右侧的拉块2左端设有可与卡板20左端面接触的倒钩21。
[0020]为了便于卡板20的移动,所述的拉块2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22,螺杆22上端伸出拉块2且设有转杆,螺杆22下端与卡板20转动连接。
[0021]为了便于观察患者手部情况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胶套1材料为透明材料,胶套1上设有多个开口朝外的透气孔23,透气孔23内侧与胶套1内连通。
[0022]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倒钩21与卡槽18脱离,卡板20上端插入卡槽18内的初始状态,以约束患者左手为例,拉动左侧的拉块2,通过约束槽5将患者的左手套入胶套1内,向下按动滑杆12,滑杆12带动活塞4向下移动并压缩一级弹簧13,活塞4将水腔3内的水压入弧形槽6内,弧形槽6内的水推动弧形板7绕约束槽5顺时针转动,同时弧形板7带动约束带8向上移动并缠绕患者的左手腕,插槽14推动L形杆16向右移动并压缩二级弹簧17,随着滑杆12向下移动,L形杆16脱离插槽14,弧形板7带动约束带8向上固定患者的左手,当患者左手腕被固定后,L形杆16在二级弹簧17作用下插入插槽14内,松开滑杆12,完成对患者左手的初步固定,同理,完成对患者右手的初步固定;
[0023]初步固定患者的右手后,向右拉动拉绳10,拉绳10带动左右两侧的拉块2相对移动,当倒钩21与卡板20接触时,倒钩21产生形变并插入卡板20左侧的卡槽18内,此时,左右两侧的拉块2相互贴合,患者双手被固定在一起,将拉绳10固定在床柱或床板上,患者的双手固定完成;
[0024]不需要对患者双手约束时,以解除左手的约束为例,向右拉动左侧的L形杆16,L形杆16脱离插槽14并压缩二级弹簧17,活塞4在一级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滑杆12向上移
动,当活塞4恢复初始状态时,L形杆16插入插槽14内,此时,松开L形杆16,拉动患者左手,使患者左手带动约束带8向下移动并抽出左手,同理,抽出右手;
[0025]若需要分离左右两侧的拉块2,则顺时针转动转杆,螺杆22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卡板20向下滑动,当卡板20完全插入滑槽19内时,拉动左右两侧的拉块2并使其分离。
[0026]本技术中设置拉绳10的数量为两个,目的是为了增加拉绳10拉动拉块2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转动的弧形板,将患者的双手套入胶套后只需向下按动滑杆便可完成对双手的初步固定,避免了因约束患者双手用时过长而导致约束失败的现象,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烦躁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设有拉绳,方便将患者双手约束在一起,设有透明且有透气孔的胶套,既可以给患者双手留出活动空间,也增加了装置的透气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双手,防止意外发生,此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豆荚式约束手套,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胶套(1),其特征在于,胶套(1)前端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包括拉块(2),拉块(2)内开设有水腔(3),水腔(3)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4),拉块(2)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胶套(1)连通的约束槽(5),拉块(2)上开设有位于约束槽(5)下方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槽(6),弧形槽(6)与水腔(3)下侧连通,弧形槽(6)远离水腔(3)的一侧与约束槽(5)连通,弧形槽(6)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板(7),约束槽(5)靠近水腔(3)的一侧设有约束带(8),约束带(8)自由端与弧形板(7)远离水腔(3)的一端固定连接,拉块(2)上端设有固定块(9),右侧的拉块(2)右端设有两个拉绳(10),两个拉绳(10)自由端分别从两个拉块(2)下端绕过且贯穿两个固定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荚式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块(2)上开设有避让槽(11),两个避让槽(11)开口相对且其上侧分别与外界连通,活塞(4)上设有上端可插入避让槽(11)内的滑杆(12),活塞(4)经一级弹簧(13)与水腔(3)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荚式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4)的端面面积大于弧形板(7)的端面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荚式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