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679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用于检测工件的气密性,包括柜体、固设于柜体内并具有气密检测空间的气密检测池、与气密检测空间连通的供水装置与加压装置、及靠近气密检测池设置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固设于气密检测池的池底的支撑座、与支撑座正对设置的挤压杆、驱动挤压杆向靠近支撑座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及与挤压杆活动连接的多根导向杆,加压装置包括嵌设于支撑座、且沿挤压杆的进位方向贯穿支撑座的输气管及加压器,输气管的一端与气密检测空间连通,另一端与加压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且检测效率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气密性水检方法。提供了一种智能气密性水检方法。提供了一种智能气密性水检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密性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合金压铸件中,如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箱、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等汽车上的关键零件,因其体型较大,结构形状复杂,逐渐内部容易产生气孔、疏松等压铸缺陷进而导致泄漏而报废。
[0003]为了检测生产的零件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零件生产完成后,需要对零件进行气密性检测。现有技术的气密性检测,通常是采用人工在零件上安装气泵后,再将零件放置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0004]然而,这样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工序繁琐且耗时长,且检测部分检测面积较大的工件时,需要重新设计与工件相匹配的气泵,无疑再度增加了检测成本与检测时间。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且检测效率更好的智能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且检测效率更好的智能气密性检测设备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用于检测工件的气密性,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固设于所述柜体内并具有气密检测空间的气密检测池、与所述气密检测空间连通的供水装置与加压装置、及靠近所述气密检测池设置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气密检测池的池底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正对设置的挤压杆、驱动所述挤压杆向靠近所述支撑座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及与所述挤压杆活动连接的多根导向杆,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嵌设于所述支撑座、且沿所述挤压杆的进位方向贯穿所述支撑座的输气管及加压器,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密检测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压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具有储水空间的储水箱、与所述储水箱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包括固设于所述气密检测池的池底并与所述气密检测空间连通的第一端、及伸入所述储水空间内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位于所述气密检测池的池底远离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气密检测池的池底所在平面之间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长度为15cm至30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还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段、具有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段及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进位方向,且与所述气密检测池的池底垂直,所述第二段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进位方向,且与所述储水箱的箱底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气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密检测空间内的气

液三相流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密性水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固设于所述气密检测池的池底的本体部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上游袁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四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