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674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该打孔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通过打孔装置完成圆柱形加工件的打孔操作,将圆柱形加工件固定在转座和限位块之间,通过旋转的钻头完成打孔;将圆柱形加工件的端部与打孔装置的转座的内侧接触,此时通过设于打孔装置上的第四电机工作带动打孔装置上的第一锥齿旋转,进而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旋转,此时打孔装置上旋转的第二螺纹杆带动螺纹连接的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直至三角夹块与圆柱形加工件的外侧壁接触,实现对圆柱形加工件的固定,同时通过打孔装置上的第二液压杆伸缩带动限位块移动与圆柱形加工件的另一端部接触,将圆柱形加工件固定在转座和限位块之间,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圆柱形加工件进行装夹固定。不同规格的圆柱形加工件进行装夹固定。不同规格的圆柱形加工件进行装夹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圆柱型零部件,同时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定位打孔,便于后续的使用。
[0003]圆柱型零部件通过打孔装置完成打孔,而现有的打孔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圆柱型零部件的限位固定,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打孔时,容易出现打孔部位产生废屑飞溅的情况,影响加工的安全,且打孔时产生的废屑堆积在装置上,无法及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解决了圆柱型零部件通过打孔装置完成打孔,而现有的打孔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圆柱型零部件的限位固定,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打孔时,容易出现打孔部位产生废屑飞溅的情况,影响加工的安全,且打孔时产生的废屑堆积在装置上,无法及时进行清理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打孔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通过打孔装置完成圆柱形加工件的打孔操作,将圆柱形加工件的端部与打孔装置的转座的内侧接触,此时通过设于打孔装置上的第四电机工作带动打孔装置上的第一锥齿旋转,进而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旋转,此时打孔装置上旋转的第二螺纹杆带动螺纹连接的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直至三角夹块与圆柱形加工件的外侧壁接触,实现对圆柱形加工件的固定,同时通过打孔装置上的第二液压杆伸缩带动限位块移动与圆柱形加工件的另一端部接触,将圆柱形加工件固定在转座和限位块之间,此时通过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进而带动螺纹连接的滑架在横移座上平移调整位置,此时第一液压杆带动打孔装置的传动箱和钻头下移,第二电机工作实现钻头的旋转,对圆柱形加工件进行打孔,且在第一液压杆下移时,第三液压杆收缩带动打孔装置底部的U型防护板上移,在加工时起到防护作用,第二液压杆收缩,通过第三电机工作带动转座以及圆柱形加工件旋转,同时滑架不断平移实现对打孔位置的调整,在打孔完成后,取下圆柱形加工件,此时通过第二液压杆伸缩带动支撑杆连接的清理刷移动,将台架上位于防护板之间的杂物推送至卸料槽处完成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装置包括台架,所述台架顶侧安装有横移座,所述横移座上滑动安装有滑架,所述滑架顶侧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伸缩端贯穿滑架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输出端安装有钻头;所述台架两端分别安装有安装板和限位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座,所述转座的内侧等角度滑动安装有若干个三角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敏何鑫张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