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晶体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已知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利好,全球对多/单晶硅的需求增长迅猛,市场供不应求。受此影响,作为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料的多/单晶硅价格快速上涨,国内很多企业均在扩产。
[0004]多/单晶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硅芯的使用量非常大,现有的硅芯大多是通过区熔的方式制备获得的(主要通过高频线圈、籽晶夹头来完成拉制过程),其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通过给高频线圈通入高频电流,高频感应加热,使高频线圈产生电流对原料棒产生磁力线,加热后的原料棒上端头形成融化区,然后将籽晶插入融化区,当籽晶的端头与原料棒的融区融为一体后,慢慢提升籽晶,融化后的原料融液就会跟随籽晶上升,形成一个新的柱形晶体,这个新的柱形晶体便是硅芯的制成品。
[000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硅芯制备过程中出现的余料,不小心折断的硅芯,多/单晶硅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包括炉室(1)、上提拉机构(2)、硅芯成型机构(4)、加热器(8)和坩埚(9),其特征是:在所述炉室(1)的下部设有坩埚(9),在所述坩埚(9)的外围设置加热器(8),或在坩埚(9)的底部设置板状加热器(16),或在坩埚(9)的外围及底部分别设置加热器(8)和板状加热器(16),在坩埚(9)开口端的上方设有硅芯成型机构(4),所述硅芯成型机构(4)的下端面处于坩埚(9)开口端的上部且靠近坩埚(9)内的硅料融液(7),在所述硅芯成型机构(4)的上方设有籽晶夹头(2),所述籽晶夹头(2)中的夹持件(211)上夹持有籽晶形成所述的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硅芯成型机构(4)的下端面距离硅料融液(7)液面的距离为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硅芯成型机构(4)的第一结构为硅芯成型机构(4)包括冷却介质出管(401)、冷却介质入管(402)和冷却块(407),所述冷却介质出管(401)和冷却介质入管(402)至少设置一组,在每组冷却介质出管(401)与冷却介质入管(402)的下端头分别连接冷却块(407),所述冷却块(407)的上面设有贯通至冷却块(407)下面的拉制孔(406),在拉制孔(406)外围的冷却块(407)上设有密闭的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冷却介质入管(402)和冷却介质出管(4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硅芯成型机构(4)的第二结构为硅芯成型机构(4)包括冷却屏主体(412)、冷却介质出管(413)、空腔盘(416)和冷却介质入管(418),在所述冷却屏主体(412)的下端设有空腔盘(416),所述冷却屏主体(412)上的腔体与空腔盘(416)上的冷却介质通道(419)连通形成冷却介质通路,所述冷却介质通路分别连接冷却介质出管(413)和冷却介质入管(418),在空腔盘(416)的中部设有观察孔(417)或拉制孔(406),在观察孔(417)或拉制孔(406)的外围设置至少一个拉制孔(406),所述拉制孔(406)设置为多个时,多个拉制孔(406)环绕观察孔(417)设置,或多个拉制孔(406)为中间设置一个,另外几个环绕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碎硅料同时拉制多根硅芯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硅芯成型机构(4)的第三结构为硅芯成型机构(4)包括冷却介质出管(401)、冷却介质入管(402)和空腔盘(416),所述冷却介质出管(401)与冷却介质入管(402)的下端头连接空腔盘(416),所述空腔盘(416)上的冷却介质通道(419)与冷却介质出管(401)和冷却介质入管(402)连通组成冷却介质通路,在空腔盘(416)的中部设有观察孔(417)或拉制孔(406),在观察孔(417)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