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式医疗器械在人体中与组织和器官直接接触,产生相互摩擦,可能会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提高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润滑性尤为重要。表面亲水改性处理是提高医疗器械润滑效果、降低其与组织和器官摩擦的有效方法,对促进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对医疗器械表面亲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通过在医疗器械表面制备水凝胶层,较好地改善了医疗器械的润滑性和亲水性,但是由于水凝胶层与医疗器械缺乏有力的连接,在多次摩擦之后容易脱落,影响了亲水层的持久使用(CN112574460A和CN107412883B);2.通过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物亲水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亲水性,但是材料制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对其生物应用产生影响(CN107158484A)。
[0004]总的来说,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包括等离子体亲水改性、水凝胶亲水改性及生物提取物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亲水改性的过程如下:步骤1a: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与一定量的粘性组分混合均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干燥成膜后浸泡在二价或三价金属阳离子溶液中交联得到水凝胶,或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实现交联得到水凝胶;步骤1b: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交联剂、引发剂和一定量的粘性组分粘性成分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经紫外光照、加热或辐射交联成水凝胶;步骤2:将步骤1a或者步骤1b得到的水凝胶均匀包覆在医疗器械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a与步骤1b中所述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选自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弹性蛋白、多肽、明胶、胶原蛋白、肽聚糖、琼脂、淀粉、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甲壳素、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钠、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乙基丙烯酸、聚丙基丙烯酸、聚乙烯基苯甲酸、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赖氨酸、聚L
‑
谷氨酸、聚天冬氨酸、聚甘氨酸、聚衣康氨酸、聚乙烯醇、羧基化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a与步骤1b中所述粘性成分选自聚多巴胺、粘性蛋白、医用胶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粘性组分的质量分数为0.1%
‑
2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a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与粘性组分配制成的水溶液浓度为0.1mmol/L
‑
10mol/L;所述二价或三价金属阳离子选自Ca
2+
、Mg
2+
、Ba
2+
、Fe
2+
、Zn
2+
、Mn
2+
、Fe
3+
、Al
3+
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价或三价金属阳离子的总浓度为0.1mmol/L
‑
10mol/L;步骤1b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交联剂、引发剂和粘性组分配制成的水溶液浓度为0.1mmol/L
‑
10mol/L。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表面亲水层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a中所述改变外界条件为改变温度或调节pH,所述温度范围为
‑
20℃~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