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6686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7
本申请涉及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及系统,具体而言,涉及手性装置领域。本申请提供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装置包括:基底、介质层、二硫化物层和复合结构层;该光信号在该复合结构层与介质层中产生导模共振,并在金属上表面产生表面产生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共振,进而使得该二硫化物层的热损耗和表面电流增强,从而增强该复合结构层的光学手性,最终实现对手性增强的目的;由于该第二纳米棒、第三纳米棒、第四纳米棒和第五纳米棒的材料为相变材料,温度改变使得第二纳米棒、第三纳米棒、第四纳米棒和第五纳米棒的电导率的变化,从而引起本申请的装置的折射率的变化,即本申请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实现对CD信号的动态调控。态调控。态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手性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手性是指结构的几何特性,即不能通过简单的旋转或平移而与其镜像叠加。手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DNA和蛋白质。圆二色性是指手性材料由于折射率虚部的差异导致对左旋圆偏振光(LCP)和右旋圆偏振(RCP)光具有吸收或者透射差异。近年来人造手性纳米结构因其具有天然手性材料所不能呈现的光学特性而被广泛研究,如圆二色性(CD)、不对称传输效应(AT)、负折射率等。CD光谱已经被用于手性传感、选择性热辐射、手性成像等。
[0003]现有技术中,研究人员探索了基于金属的局部表面等离极化激元(LSP)和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的手性增强纳米结构。对于手性金属纳米系统,可以通过添加石墨烯产生杂化表面等离激元以增强CD信号,并且通过调节石墨烯的费米能级、电压控制等方式可主动调控CD信号。然而手性金属纳米系统光学损耗较强,此外石墨烯的表面等离激元存在于太赫兹和中远红外频率范围内。
[0004]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底、介质层、二硫化物层和复合结构层;所述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二硫化物层设置在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复合材料层设置在所述二硫化物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复合材料层包括多个纳米结构部,每个所述纳米结构部均包括第一纳米棒、第二纳米棒、第三纳米棒、第四纳米棒和第五纳米棒,所述第二纳米棒、所述第三纳米棒、所述第四纳米棒和所述第五纳米棒均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纳米棒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纳米棒、所述第三纳米棒、所述第四纳米棒和所述第五纳米棒中至少一个的材料为相变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部的平行于所述第一纳米棒的轴向长度为460nm

500nm,所述纳米结构部的垂直于所述第一纳米棒的轴向长度为460nm

48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纳米棒和所述第三纳米棒同一点之间的距离为140nm

190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控的介质手性纳米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纳米棒和所述第五纳米棒同一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凯董军王倩颖李知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