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647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产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两个第三弹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的中央安装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热片,底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顶盖,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顶盖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护理垫,底座内壁的左侧安装有电源,底座正面左侧的底部安装有温控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患者在护理时臀部产生移位的现象,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产后护理
,具体涉及了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女性盆底肌肉与控尿、排尿、排便等功能密切相关,产后的妇女的盆底肌通常需要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大多产后的妇女可通过非手术性护理进行康复治疗。
[0003]在进行盆底肌护理时,患者需要坐在护理装置上进行治疗,现有的护理装置占地较大,不易携带,从而不便于使用,结构复杂,由于温度较低对患者的刺激较大,患者会有不适感,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而且一般的护理都会用到振动的方式,但是患者坐在护理装置上便会发生移位的现象,对患者的盆底肌护理效果造成影响,而且一般的护理装置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位置不能进行拆卸,不便于更换和清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具备护理效果好、方便携带和使用、便于更换清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理装置不方便携带和使用,护理装置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位置不能进行拆卸,不便于更换和清洗,护理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中央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央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以安装板的中心为原点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热片,所述底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所述顶盖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护理垫,所述底座内壁的左侧安装有电源,所述底座正面左侧的底部安装有温控开关。
[0006]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中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顶部以环形板中心为原点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部,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弹簧能减轻该装置承受的压力,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体重的患者,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0007]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中电热丝的顶部与安装槽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顶盖内壁的顶部相贴合,所述顶盖正面以及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该结构设置,使得电热丝可将热能传递到发热片上,对顶盖进行加温。
[0008]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中固定槽的内壁以固定槽的中心为原点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
连接板的顶部与顶盖的底部相贴合,该结构设置,防止顶盖在向下移动时直接与固定环发生碰撞,避免顶盖和固定环造成损坏。
[0009]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中温控开关与电热丝相串联,所述电热丝、温控开关、振动电机均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该结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温控开关调节电热丝的温度。
[0010]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中顶盖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环的顶部与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该结构设置,使得限位块能起到固定顶盖的作用,避免顶盖在固定环上转动。
[0011]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中气垫顶部的中央开设有通槽,所述护理垫为椭圆形结构,通槽的内壁与护理垫的外壁相契合,该结构设置,使得护理垫在顶盖上放置时不会出现移位的现象,而且椭圆形结构更加契合患者的臀部,可以增加病人使用的舒适感。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的电热丝和发热片,使得电热丝可将热能传递到发热片上,对顶盖进行加温,避免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由于温度较低对患者产生刺激,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的舒适度,而且热量能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使患者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间接性提高了该装置的护理效果,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的振动电机、第一弹簧和环形板,使得振动电机可带动安装板和顶盖的振动,增加患者盆骨肌的感知度,从而达到对盆骨肌的护理效果,第一弹簧能减轻该装置承受的压力,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体重的患者,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的固定环、第二弹簧、连接板、顶盖、气垫和护理垫,使得气垫能避免患者在护理时发生移位,提高了患者护理的效果,该装置还方便使用者将顶盖取出对气垫进行清洗消毒,在需要更换护理垫时直接将护理垫拿出即可,更换方便,通过将护理垫设置成椭圆形结构,使得护理垫在顶盖上放置时不会出现移位的现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而且椭圆形结构更加契合患者的臀部,可以增加病人使用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环形板;21、第一弹簧;3、安装板;31、电热丝;32、发热片;4、固定环;41、固定槽;5、第二弹簧;51、连接板;6、顶盖;61、把手;7、限位块;71、限位槽;8、气垫;9、护理垫;10、振动电机;101、第三弹簧;102、支撑板;11、电源;12、温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1]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内壁底部的中央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01,两个第三弹簧1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底部的中央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01),两个所述第三弹簧(1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顶部的中央安装有振动电机(10),所述振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31),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以安装板(3)的中心为原点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热片(32),所述底座(1)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41),所述固定槽(41)的内壁活动插接有顶盖(6),所述顶盖(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8),所述顶盖(6)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护理垫(9),所述底座(1)内壁的左侧安装有电源(11),所述底座(1)正面左侧的底部安装有温控开关(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术后盆底肌康复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2),所述环形板(2)的顶部以环形板(2)中心为原点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