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6413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系统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负荷转移策略及多个指标;每个指标设置有多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数值;每个负荷转移策略设置有其对应的多个指标的等级及对应的数值;第一权向量计算,根据多个指标的第一两两比较矩阵,得到第一权向量;分别对多个指标进行第二权向量计算,根据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两两比较矩阵,得到多个指标对应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权向量矩阵;根据第一权向量和第二权向量矩阵,通过矩阵计算得出第三权向量,并将第三权向量的各权重值排序确认最优的负荷转移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计算得出最优的负荷转移策略。移策略。移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系统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在电网安全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优质的配电网运行方式,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地方网架结构和自动化系统运行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统筹兼顾,适时调整配网运行方式,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从而达到通过配电网的网络优势,实现各供电区域之间的负荷互联互供,最大程度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
[0003]但是,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转供路径分析和负荷计算结果,采用基本规则选择最终的路径信息,如选择预备大的转供源线路;实际未结合配电网线路自动化水平、设备健康状态、历史故障的处置方案等指标综合分析选择最优负荷转移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通过建立自适应分析算法,分层评价体系标准,能够计算得出最优的负荷转移策略。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实施上述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负荷转移策略及多个指标;每个所述指标设置有多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数值;每个所述负荷转移策略设置有其对应的所述多个指标的等级及对应的数值;第一权向量计算,根据所述多个指标的第一两两比较矩阵,得到第一权向量;分别对所述多个指标进行第二权向量计算,得到所述多个指标对应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权向量矩阵;根据所述第一权向量和所述第二权向量矩阵,通过矩阵计算得出第三权向量,并将第三权向量的各权重值排序确认最优的负荷转移策略。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根据定义具体指标采用分层分析法计算不同策略权重值,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负荷转移时自适应匹配出最优的方案策略,降低了人工判断的难度;
[0010]2)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指标的级别调整来优化负荷转移策略,匹配不同的电网运行情况;
[0011]3)通过综合策略评估,使配电网在进行负荷转移策略选择时具有更强的网络容错能力,通过计算和网络训练以及权值的调整,使得各项指标权值更贴近配网运行状态。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多个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通过负荷转移计算
生成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两项:设备健康指标、历史故障处理指标、遥控成功率指标、预测重过载指标及预案专家库指标;所述设备健康指标根据设备健康情况设置多个等级;所述历史故障处理指标根据查询该线路作为转供源成功次数定义级别;所述预测重过载指标根据转供源线路历史重过载次数设置等级,次数越大,等级越小;所述遥控成功率指标根据转供操作设备历史遥控成功次数设置等级;所述预案专家库指标根据查询该线路作为转供源预案次数设置等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权向量计算包括:构造所述多个指标的第一两两比对矩阵,并通过所述第一两两比对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得出归一化权向量,作为所述第一权向量;其中,所述第一两两比对矩阵中每一项表征两个指标对所述负荷转移策略评价的比较结果,第i行对应的指标和第i列对应的指标相同,i为正整数且小于所述多个指标的个数。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权向量计算包括:对所述多个指标其中一个指标构造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两两比对矩阵,并通过所述第二两两比对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得出归一化权向量,作为第二权向量;其中,所述第二两两比对矩阵中每一项表征两个所述负荷转移策略的所述指标的比较结果,第i行对应的负荷转移策略和第i列对应的负荷转移策略相同,i为正整数且小于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个数;所述第一权向量矩阵包括每个所述指标通过所述第二权向量计算得到的每个所述指标对应的第二权向量。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不满足单个转供源得到区域负荷,选择最优的多个负荷转移策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系统,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负荷转移方案结构模型,所述负荷转移方案结构模型包括方案层、准则层及目标层;所述负荷转移方案结构模型包括多个负荷转移策略及多个指标;每个所述指标设置有多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数值;每个所述负荷转移策略设置有其对应的所述多个指标的等级及对应的数值;所述准则层进行第一权向量计算,根据所述多个指标的第一两两比较矩阵,得到第一权向量;所述方案层分别对所述多个指标进行第二权向量计算,根据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两两比较矩阵,得到所述多个指标对应所述多个备选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权向量矩阵;所述目标层根据所述第一权向量和所述第二权向量矩阵,通过矩阵计算得出第三权向量,并将第三权向量的各权重值排序确认最优的负荷转移策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根据定义具体指标采用分层分析法计算不同策略权重值,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负荷转移时自适应匹配出最优的方案策略,降低了人工判断的难度;
[0020]2)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指标的级别调整来优化负荷转移策略,匹配不同的电网运行情况;
[0021]3)通过综合策略评估,使配电网在进行负荷转移策略选择时具有更强的网络容错能力,通过计算和网络训练以及权值的调整,使得各项指标权值更贴近配网运行状态。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负荷转移策略生成模块,用于通过负荷转移计算生成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两项:设备健康
指标、历史故障处理指标、遥控成功率指标、预测重过载指标及预案专家库指标;所述设备健康指标根据设备健康情况设置多个等级;所述历史故障处理指标根据查询该线路作为转供源成功次数定义级别;所述预测重过载指标根据转供源线路历史重过载次数设置等级,次数越大,等级越小;所述遥控成功率指标根据转供操作设备历史遥控成功次数设置等级;所述预案专家库指标根据查询该线路作为转供源预案次数设置等级。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
[0025]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用于执行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因此具有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所有有益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负荷转移策略及多个指标;每个所述指标设置有多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数值;每个所述负荷转移策略设置有其对应的所述多个指标的等级及对应的数值;第一权向量计算,根据所述多个指标的第一两两比较矩阵,得到第一权向量;分别对所述多个指标进行第二权向量计算,根据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两两比较矩阵,得到所述多个指标对应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权向量矩阵;根据所述第一权向量和所述第二权向量矩阵,通过矩阵计算得出第三权向量,并将第三权向量的各权重值排序确认最优的负荷转移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通过负荷转移计算生成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两项:设备健康指标、历史故障处理指标、遥控成功率指标、预测重过载指标及预案专家库指标;所述设备健康指标根据设备健康情况设置多个等级;所述历史故障处理指标根据查询该线路作为转供源成功次数定义级别;所述预测重过载指标根据转供源线路历史重过载次数设置等级,次数越大,等级越小;所述遥控成功率指标根据转供操作设备历史遥控成功次数设置等级;所述预案专家库指标根据查询该线路作为转供源预案次数设置等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向量计算包括:构造所述多个指标的第一两两比对矩阵,并通过所述第一两两比对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得出归一化权向量,作为所述第一权向量;其中,所述第一两两比对矩阵中每一项表征两个指标对所述负荷转移策略评价的比较结果,第i行对应的指标和第i列对应的指标相同,i为正整数且小于所述多个指标的个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负荷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权向量计算包括:对所述多个指标其中一个指标构造所述多个负荷转移策略的第二两两比对矩阵,并通过所述第二两两比对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得出归一化权向量,作为第二权向量;其中,所述第二两两比对矩阵中每一项表征两个所述负荷转移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静袁森岳宝强李景华王军亓富军廖誉翔于贺贺孙筱轩庞伟超赵福强吕贵龙苏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