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618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包括防眩光灯具、灯槽、U型卡扣、幕墙龙骨、转接件、装饰板和供电模组;转接件固定连接在幕墙龙骨上,装饰板固定连接在转接件上,灯槽固定连接在装饰板上,U型卡扣设置在转接件上,且U型卡扣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灯槽上,U型卡扣对灯槽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防眩光灯具设置在灯槽内,且防眩光灯具的出光方向朝向装饰板,防眩光灯具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照明,供电模组设置在装饰板的上方,供电模组用于在光电互补的模式下实现对系统的持续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眩光问题,可消除眩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光污染”,环保性高。环保性高。环保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幕墙亮化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幕墙结构主要分为框架式和单元式,为功能性结构,在幕墙的框架装饰条上可以预留灯槽、线槽,安装结构简单,施工难度小,便于泛光照明灯具的安装。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建筑立面幕墙造型愈来愈多样化,演变出带有装饰板的幕墙结构,该装饰板不充当任何建筑结构功能,仅起装饰作用,其是通过转接件与幕墙结构相连接;该该幕墙装饰板一般不具有装饰条结构,缺少灯具安装的必要结构,因此,在进行建筑外立面泛光照明工程施工时,在幕墙装饰板结构上安装灯具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灯具难以固定在装饰板上,导致线性灯具与异形曲面装饰板无法紧密结合,安装完毕后存在较大的缝隙;
[0004]2、灯具不是一开始就安装在幕墙板块上,往往是后期强加在幕墙结构上,尤其是当灯具安装于幕墙装饰板这类外层结构上时,一般会破坏原有幕墙装饰板结构的整体观感,突兀的灯具影响建筑外立面在白天时的观感;
[0005]3、传统幕墙的灯具支架由于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在面临暴雨天气时,通常会造成灯槽内部积水,积水时间长容易造成灯具的损坏,且大多数传统幕墙的灯具支架仅能对灯具起到固定作用,无法保护灯具的表面,当遭受冰雹天气、台风天气影响时,灯具有可能受到外力作用而出现表面破裂、损毁等情况;
[0006]4、灯具安装在位于建筑最外层的幕墙装饰板上,下方多为人行、车行道路,灯具一旦出现脱落,易对下方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灯具安装没有考虑到防坠措施;
[0007]5、建筑立面装饰板亮化往往存在眩光问题,影响行人,也影响临近楼宇、住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0008]6、传统幕墙的灯具采用单电源配电,即市电供电,不利于节能,同时会产生不舒适眩光,造成“光污染”,不利于环保。
[0009]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部分或全部不足,提供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包括:防眩光灯具、灯槽和幕墙模组;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所述防眩光灯具设置在所述灯槽内,且所述防眩光灯具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幕墙模组,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照明。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眩光灯具包括灯体、光源、透镜、出光板和若干固定片,所述幕墙模组包括幕墙龙骨、转接件和装饰板;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幕墙龙骨上;所述装饰板设置
在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灯槽内;所述灯体安放于所述灯槽内,且所述灯体分别与每一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光源发出光束实现照明;所述透镜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透镜改变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传播方向,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以预设角度折射出去;所述出光板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且所述出光板以倾斜朝向所述装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使用时光束经所述出光板投射到所述装饰板上以实现消除眩光和隐藏光源。
[0014]进一步地,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用于在光电互补的模式下实现供电。
[0015]优选地,所述供电模组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蓄电池;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光伏发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还分别与外电供电电源和防眩光灯具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测系统供电工作状况并提供紧急供电处理,所述蓄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能以及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所述外电供电电源用于在所述蓄电池电能不足的情况下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
[0016]进一步地,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防坠保护组件,所述防坠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且所述防坠保护组件还与所述灯槽相连接,对所述灯槽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
[0017]优选地,所述防坠保护组件包括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设置在所述转接件上,且所述U型卡扣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灯槽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灯槽由基板、依次连接在基板上的遮光板、分隔板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连接板上的固定板所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个卡槽,所述转接件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连接在所述装饰板上,安装时通过所述卡槽起到一定位及限位的作用;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灯体于所述遮光板上方设置在若干所述固定片上;所述分隔板、基板和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个供网线安放的网线槽,且所述遮光板、基板和分隔板共同围成一个供电缆线安放的电缆槽,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网线槽和电缆槽实现强弱电分开走线;所述遮光板上设有若干泄水孔,使用时通过所述泄水孔完成排水以避免灯槽内部积水。
[0019]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片上均设有两个凸块,对应的,所述灯体上对应每一所述凸块的位置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灯体与每一所述固定片通过凹槽及凸块实现可拆卸的插拔连接,通过所述凸块对所述灯体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出光板朝向所述透镜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所述透镜使用的出光面,所述出光板朝向所述透镜的一侧上除所述出光面外均为不透光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遮光板的一侧上还设有用于供线缆通过的出线孔。
[0022]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的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眩光问题,可消除眩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光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0024]2、优选方案中通过光伏发电结合外电供电电源互补供电的设计,实现对太阳能的
利用,能够持续输出稳定的电流,高效节能,配电更加灵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0025]3、优选方案中灯具的出光板向装饰板方向倾斜,在扩大对装饰板亮化范围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防止眩光,不仅能隐藏光源,还能增强遮光板的遮光效果;
[0026]4、优选方案中U型卡扣的应用,在灯槽固定在装饰板的情况下,对灯槽起到一个辅助加固的作用,使得灯槽实现双重固定,有效防止灯槽意外坠落,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27]5、优选方案中灯槽采用半封闭的分层结构,实现强弱电分开敷设,避免强电线对弱电线的电磁干扰,还解决了线缆敷设及固定的难题,便于隐藏线缆;
[0028]6、优选方案中灯槽底部设有多个泄水孔,能够及时排水,有效避免因灯槽内部积水而造成的损害;
[0029]7、优选方案中灯具和灯槽均为加工厂预制加工好的成品,现场只需安装固定,无需另外加工,节省工效,降低高空作业时间,提高了项目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眩光灯具、灯槽和幕墙模组;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所述防眩光灯具设置在所述灯槽内,且所述防眩光灯具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幕墙模组,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灯具包括灯体、光源、透镜、出光板和若干固定片,所述幕墙模组包括幕墙龙骨、转接件和装饰板;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幕墙龙骨上;所述装饰板设置在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灯槽内;所述灯体安放于所述灯槽内,且所述灯体分别与每一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光源发出光束实现照明;所述透镜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透镜改变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传播方向,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以预设角度折射出去;所述出光板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且所述出光板以倾斜朝向所述装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使用时光束经所述出光板投射到所述装饰板上以实现消除眩光和隐藏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用于在光电互补的模式下实现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组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蓄电池;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光伏发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还分别与外电供电电源和防眩光灯具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测系统供电工作状况并提供紧急供电处理,所述蓄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能以及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所述外电供电电源用于在所述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刚吴观华常胜丁治雄宁童陈健豪夏唐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