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98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设于所述电控踏板中,所述电控踏板包括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旋转的踏板以及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踏板使其处于居中位置的弹性元件,还包括能够随所述踏板转动的杆体,所述杆体能够向外弹性运动,在对应所述杆体端部的位置处具有凹面部,当所述踏板处于居中位置时,所述杆体弹性抵持于所述凹面部中。当驾驶员松开踏板后,杆体在凹面部的导向作用以及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滑动至凹面部中。使踏板正处于居中位置。避免因前压簧和后压簧的弹力不一致导致踏板无法保持居中位置,导致松开踏板后车辆依旧不受控制地前进或后退。车辆依旧不受控制地前进或后退。车辆依旧不受控制地前进或后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式履带车辆控制踏板可以替换原有的液压踏板,将原有液压控制更改为电子控制,可以省略车辆相关的复杂的液压系统。电子信号更加的准确稳定,能够有效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同时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0003]但是现有的电控踏板存在以下的不足:
[0004]电控踏板在两组弹簧的相互作用下归位到居中位置(对应车辆处于静止),但当两组弹簧因老化或制造误差导致回弹力不一致时,将使踏板无法完全居中,导致车辆不受控制的前进后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能够使电控踏板归位至居中位置,避免履带式车辆不受控制地前进后退,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
[0007]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设于所述电控踏板中,所述电控踏板包括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旋转的踏板以及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踏板使其处于居中位置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随所述踏板转动的杆体,所述杆体能够向外弹性运动,在对应所述杆体端部的位置处具有凹面部,当所述踏板处于居中位置时,所述杆体弹性抵持于所述凹面部中。
[0008]该凹面部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凹面部的最深处具有凹陷,当所述踏板处于居中位置时,所述杆体弹性抵持于所述凹陷中。
[0009]当驾驶员松开踏板后,杆体在圆弧形凹面部的导向作用以及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滑动至最低点的凹陷。使踏板正处于居中位置。避免因前压簧和后压簧的弹力不一致导致踏板无法保持居中位置,导致松开踏板后车辆依旧不受控制地前进或后退。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中设于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的旋转件,所述踏板与所述旋转件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杆体设于所述旋转件中,所述凹面部设于所述旋转件下方的底座表面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件呈T形,包括前水平段、后水平段、连接所述前水平段和后水平段的竖直段以及连接所述竖直段的转轴部,所述转轴部枢接于所述底座的内壁。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直段中设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中设有弹性件以及所述杆体,所述杆体在所述弹性件的偏压下向下弹性移动。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前压簧和后压簧,所述前压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前水平段,所述后压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水平段。由此实现踏板的回弹归位。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压簧和后压簧均包括大弹簧以及设于所述大弹簧中的小弹簧。当前压簧或后压簧中的一个出现损坏,即小弹簧或大弹簧中的一个出现损坏时,剩余的小弹簧或大弹簧仍能够提供一个抵消另一侧完好压簧弹力的回弹力,减小踏板的转动幅度。避免踏板在其中一侧完好压簧的弹力作用下直接转动至行程末端,造成车辆突然剧烈加速/后退,提高了安全性。
[0017]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能够使踏板归位至居中位置,提高履带式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电控踏板一面的侧视图;
[0020]图2为电控踏板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2]图4为旋转件的立体图;
[0023]其中:100

转动座,110

底座,111

容置腔,112

凹面部,113

凹陷,120

旋转件,121

前水平段,122

后水平段,123

竖直段,124

转轴部,125

活塞筒,126

筒体,127

弹性件,128

杆体,130

前压簧,131

后压簧,132

大弹簧,133

小弹簧,140

保护壳,200

踏板,210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其设于电控踏板中,包括活塞筒125和凹面部112。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控踏板包括转动座100和设于转动座100上的踏板。
[0027]如图2和图4所示,该转动座100包括底座110、旋转件120、前压簧130、后压簧131与保护壳140。
[0028]该底座110上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置腔111。旋转件120设于该容置腔111中,旋转件120呈T形,包括前水平段121、后水平段122、顶部分别与前水平段121和后水平段122相连的竖直段123、连接于竖直段123上的转轴部124,转轴部12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旋转件120。该旋转件120的顶面高出容置腔111的顶部开口。
[0029]转轴部124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底座110容置腔111两侧的侧壁上,以使旋转件120能够相对于底座110进行旋转。
[0030]前压簧130的一端固定于容置腔111的底面,另一端固定于前水平段121的底面。后压簧131的一端固定于容置腔111的底面,另一端固定于后水平段122的底面。前压簧130和后压簧131用于在驾驶员踩动踏板时提供弹性回馈,并在驾驶员松开踏板时将旋转件120弹
性复位至居中位置,即前水平段121和后水平段122处于水平状态时的位置。
[0031]前压簧130和后压簧131均由一个大弹簧132和设于大弹簧132中的小弹簧133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前压簧130或后压簧131中的一个出现损坏,即小弹簧132或大弹簧133中的一个出现损坏时,剩余的小弹簧133或大弹簧132仍能够提供一个抵消另一侧完好压簧压力的回弹力,减小踏板的转动幅度。避免踏板200在其中一侧完好压簧的弹力作用下直接转动至行程末端,造成车辆突然剧烈加速/后退,提高了安全性。
[0032]保护壳140固定于旋转件120的顶面,并罩住底座110上的容置腔111,使容置腔111成为一个封闭空间,有效避免了外部沙尘、湿气侵入容置腔111中造成设备故障。
[0033]踏板200通过连接件210固定于保护壳140上。该连接件210的侧轮廓呈三角状,其包括一个水平安装面、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设于所述电控踏板中,所述电控踏板包括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旋转的踏板以及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踏板使其处于居中位置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随所述踏板转动的杆体,所述杆体能够向外弹性运动,在对应所述杆体端部的位置处具有凹面部,当所述踏板处于居中位置时,所述杆体弹性抵顶于所述凹面部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部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凹面部的最深处具有凹陷,当所述踏板处于居中位置时,所述杆体弹性抵顶于所述凹陷中。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设于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的旋转件,所述踏板与所述旋转件相连。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踏板的位置居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设于所述旋转件中,所述凹面部设于所述旋转件下方的底座表面上。5.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廷杰刘登云从欠欠桑贤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风康斯博格莫尔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