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5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包括穿孔排泥管和虹吸排泥管,穿孔排泥管包括主管和插管,主管为中空管,主管两端有橡胶垫,主管上设置穿孔,插管一端封闭,插管另一端插入主管,插管紧靠橡胶垫,主管两端均有插管,插管上设有穿孔,插管上穿孔的间距与主管上穿孔的间距相等。虹吸排泥管包括内输泥管和外输泥管,外输泥管有排泥阀,外输泥管上部设置有进水阀,外输泥管有横管,横管下部有倒“U”字形上卡槽,上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外输泥管有水平“U”字形下卡槽,下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内输泥管、软管与横管连接,内输泥管连接主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适应相邻隔板间变化的不同间距,达到较好洗泥的效果。达到较好洗泥的效果。达到较好洗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隔板絮凝试验装置的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隔板絮凝工艺由于其机构简单,运行效果稳定,经常被用于水处理中。科研及教学方面的隔板絮凝试验装置,也是常见的一种试验装置。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水质悬浮物及胶体凝集成大的颗粒物,部分颗粒物不可避免地沉积在隔板絮凝试验装置的底部,从而影响了水流通过试验装置底部的流速,导致絮凝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隔板絮凝试验装置中的隔板一般都固定于装置底部,相关现有排泥装置很难对隔板间的积泥进行有效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隔板絮凝试验装置的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包括收集沉泥的穿孔排泥管和输送沉泥的虹吸排泥管。所述穿孔排泥管包括中空的主管和插管,主管为中空管,主管两端内壁一圈上设置有橡胶垫,主管上设置穿孔,插管的一端封闭,插管的另一端插入主管的一端内,插管的外壁紧靠橡胶垫,主管两端均有插管,插管与主管相通,插管上设有穿孔,插管上穿孔的间距与主管上穿孔的间距相等。所述虹吸排泥管包括内输泥管和外输泥管,外输泥管下部设置有排泥阀,外输泥管上部设置有进水阀,进水阀下方的外输泥管上设置有连通的水平的横管,横管下部固定有倒“U”字形上卡槽的顶部,上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底部仍然处于上卡槽内,外输泥管中下部固定有开口与横管方向一致的水平“U”字形下卡槽的顶部,下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下卡槽的滑轮底部处于下卡槽外,内输泥管上端通过软管与横管的端口连接,内输泥管的下端连接在主管中间并与主管连通。
[000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泥管采用虹吸原理,将积泥排出,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中的穿孔排泥管能够改变总长度,可以适应相邻隔板间变化的不同间距,达到较好洗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中A

A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图1中B

B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穿孔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0011]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包括收集沉泥的穿孔排泥管100和输送沉泥的虹吸排泥管200。所述穿孔排泥管100包括中空的主管101和插管102,主管101为中空管,主管101两端内壁一圈上设置有橡胶垫103,主管101上设置穿孔104,插管102的一端封闭,插管102的另一端插入主管101的一端内,插管102的外壁紧靠橡胶垫103,主管101两端均有插管102,插管102与主管101相通,插管102上设有穿孔105,插管102上穿孔105的间距与主管101上穿孔104的间距相等。所述虹吸排泥管200包括内输泥管210和外输泥管220,外输泥管220下部设置有排泥阀221,外输泥管220上部设置有进水阀222,进水阀222下方的外输泥管220上设置有连通的水平的横管223,横管223下部固定有倒“U”字形上卡槽224的顶部,上卡槽224内部设置有滑轮225,滑轮225底部仍然处于上卡槽224内,外输泥管220中下部固定有开口与横管223方向一致的水平“U”字形下卡槽226的顶部,下卡槽226内部设置有滑轮227,下卡槽226的滑轮227底部处于下卡槽226外,内输泥管210上端通过软管228与横管223的端口连接,内输泥管210的下端连接在主管101中间并与主管101连通。
[0012]下面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在水流为上下来回流过隔板之间的隔板絮凝试验装置300为例的使用过程。
[0013]上述隔板絮凝试验装置300中由进水向出水方向的隔板之间间距是逐渐增大的,固定于试验装置300底部的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也是逐渐增大的,隔板絮凝试验装置300通过侧板301下方通道302与沉淀池303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上卡槽224卡于试验装置300中与隔板304垂直的侧面305顶端上,下卡槽226中的滑轮227底面紧靠所述侧面305壁上,将内输泥管210及穿孔排泥管100放置于试验装置300的外侧,进水运行试验装置。
[0015]虹吸排泥管200的虹吸准备工作。首次使用本专利技术排泥装置时,需要进行虹吸排泥管200虹吸条件准备工作。关闭排泥阀221,打开进水阀222,通过外输泥管220的上端向外输泥管220内注入水,直到外输泥管220内水位到达横管223的水平高度,关闭进水阀222。此时,排泥阀221的高度低于试验装置300的底部。
[0016]排泥装置的排泥操作过程。当试验装置300底部沉积的颗粒物的厚度达到需要清理的要求时,通过拉伸或插入来调节插管102在主管101内的位置,并且主管101和插管102重叠部分的穿孔104、105相通,使穿孔排泥管100的总长度小于两个连接到试验装置300底面上的相邻隔板306、307的距离。这时,橡胶垫103能够填补插管102外壁与主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起到防止漏水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大插管102外壁上受到的摩擦力,插管102就不会轻易的脱落出来。手握内输泥管210的上端,调整使穿孔排泥管100与隔板304平行,在待清理沉泥的竖直方向相邻的两隔板304、307之间的上方,并向下移动内输泥管210,使穿孔排泥管100紧抵试验装置300的底面上,通过旋转内输泥管210使穿孔排泥管100垂直隔板307,并且使穿孔排泥管100紧靠试验装置300侧面305的内壁上。打开排泥阀221,外输泥管220内的水排出,导致排泥管200内形成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穿孔排泥管100上穿孔104、105处附近的积泥被压入到穿孔排泥管100内,随后进入到内输泥管210中,由软管228输送到横管223后进入外输泥管220,排出系统。手握内输泥管210的上端并移动,使穿孔排泥管100向试验装置300的另一侧面308内壁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试验装置300底部的积泥不断通
过穿孔104、105进入穿孔排泥管100,再由虹吸排泥管200排出系统。完成排泥后,关闭排泥阀221,旋转内输泥管210,带动穿孔排泥管转动到与隔板304平行,向上移动内输泥管210,使穿孔排泥管100从隔板304、307间移出。
[0017]当要对其它隔板间的试验装置300底部积泥进行清理时,推动横管223,使上卡槽224内的滑轮225在试验装置300侧面305顶端上滑动,下卡槽226内的滑轮227在侧面305壁上滑动,使横管223处于待清理积泥两隔板之间的上方时,重复上述排泥装置的排泥操作过程。最终完成试验装置的一次排泥后,将内输泥管210及穿孔排泥管100置于试验装置300的外侧,以备下次排泥时使用,同时,下次排泥不需要重复排泥管200的虹吸准备工作。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沉泥的穿孔排泥管和输送沉泥的虹吸排泥管,所述穿孔排泥管包括中空的主管和插管,主管为中空管,主管两端内壁一圈上设置有橡胶垫,主管上设置穿孔,插管的一端封闭,插管的另一端插入主管的一端内,插管的外壁紧靠橡胶垫,主管两端均有插管,插管与主管相通,插管上设有穿孔,插管上穿孔的间距与主管上穿孔的间距相等,所述虹吸排泥管包括内输泥管和外输泥管,外输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美王志勇宋鹏强王先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