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548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金属架放置于地表面,模型隧道放置于金属架上,模型隧道底板设一开口,电子天平放置于地表面,穿过底板开口的可升降支架连接模型隧道外的电子天平和模型隧道内的水槽,水槽放置在可升降支架面板的上表面,油盘放置在水槽正中央,设置带有与油盘大小一致孔洞的水槽盖放置在水槽上;避免受热油盘壁面过快加速燃料燃烧和水槽内水分挥发对燃料质量损失速率的测量产生影响,可跟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为油盘加了可升降支架,避免受热油盘直接接触电子天平,对电子天平造成损坏,同时为研究隧道火灾中燃料表面与顶棚间距离变化对顶棚下方火行为的影响提供便利。响提供便利。响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池火灾安全
,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体燃料火灾是自然界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火灾形式,在实验研究中通过将液体燃料放入金属油盘中以开展池火燃烧实验。燃料质量损失速率是池火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其是判断火灾热释放速率大小的重要一环。池火燃烧实验过程中常发现,对于一些含碳数量高的液体燃料,由于燃烧剧烈,高温燃烧产物会通过热辐射和对流等形式加热油盘壁面,受热的金属油盘壁面会通过热传导形式加速池火燃烧,导致液体沸腾,甚至溢出油盘并破坏测量系统,这就为池火的研究带来了困难。金属油盘廉价且易制作,如何在使用的同时避免过热油盘壁面干扰液体燃料燃烧已经成池火研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受热油盘壁面干扰燃料燃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避免受热油盘壁面过快加速燃料燃烧和水槽内水分挥发影响燃料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包括隧道主体、油盘系统和称重系统。其中:
[0006]所述的隧道主体由模型隧道和金属架拼接而成,金属架置于地表面,模型隧道放置于金属架上;
[0007]所述的油盘系统由可拆卸的水槽盖、水槽以及油盘拼接而成,水槽放置在可升降支架的面板上,油盘放置在水槽的正中央,水槽盖放在水槽上,油盘系统设置在隧道主体中模型隧道的内部;
[0008]所述的称重系统由可升降支架和电子天平拼接而成,电子天平独立放置于地表面,可升降支架放置在电子天平上,通过可升降支架连接模型隧道内的油盘系统。
[0009]其中,所述的模型隧道包括前侧壁、后侧壁、顶板和底板;
[0010]所述的模型隧道前侧壁为方便观察实验现象,材料选用钢化玻璃;
[0011]所述的后侧壁、顶板和底板为防火板且底板正中央设一开口。
[0012]其中,所述的油盘的高度与水槽的高度相同;
[0013]所述的水槽盖是中间带有油盘大小孔洞的金属薄片,保证孔洞刚好和油池表面对接;
[0014]所述的水槽盖采用薄金属材料,水槽盖设置在水槽上,水槽盖尺寸比水槽略大。
[0015]其中,所述的可升降支架由面板、升降杆和底座组成;
[0016]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螺纹孔和一螺纹杆;
[0017]所述的升降杆固定在面板的下表面,将升降杆插入底座内,手动调整升降杆在底座中的竖向位置,然后将螺纹杆插入螺纹孔中紧固升降杆;
[0018]所述的升降杆截面直径略小于模型隧道的底板上的开口直径,升降杆穿过底板开口进入模型隧道内部。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20](1)本技术的金属架放置于地表面,模型隧道放置于金属架上,模型隧道底板设一开口,电子天平放置于地表面,穿过底板开口的可升降支架连接模型隧道外的电子天平和模型隧道内的水槽,水槽放置在可升降支架面板的上表面,油盘放置在水槽正中央,设置带有与油盘大小一致孔洞的水槽盖放置在水槽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池火质量损失速率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测量缺陷。
[002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为油盘加了水浴水槽和水槽盖,避免受热油盘壁面过快加速燃料燃烧,同时避免水槽内水分挥发对燃料质量损失速率的测量产生影响,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
[0022](3)本技术利用水槽对油盘进行水浴处理,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基于吸热降温原理降低受热油盘壁面向液体燃料的导热量,进而避免油盘中燃料沸腾。通过给水槽加上水槽盖,避免了水分蒸发对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的影响。受热蒸发的水蒸气会在水槽盖处凝结,蒸发的水分仍在油盘系统中,并不会影响电子天平称重。
[0023](4)本技术通过在电子天平和水槽间加入可升降支架,可以调节燃料表面与隧道顶棚间的距离,便于研究燃料与隧道顶棚间距离变化对隧道顶棚下方火行为的影响。该设计具有设计简洁、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27]其中,1

隧道主体、2

油盘系统、3

称重系统、4

模型隧道、5

金属架、6

水槽盖、7

水槽、8

油盘、9

电子天平、10

可升降支架、11

前侧壁、12

后侧壁、13

顶板、14

底板、15

底板开口、16

孔洞、17

面板、18

升降杆、19

底座、20

螺纹孔、21

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包括隧道主体1、油盘系统2和称重系统3。隧道主体1包括模型隧道4和金属架5,模型隧道4由前侧壁11、后侧壁12、顶板13和底板14组成,其中为方便观察实验现象,前侧壁11为钢化玻璃,后侧壁12、顶板13和底板14为防火板,底板14正中央设有一开口15。金属架5放置在地表面,模型隧道4置于金属架5上;油盘系统2包括水槽盖6、水槽7和油盘8,水槽7放置在可升降支架10的面板17上,油盘8放置在水槽7正中央,水槽盖6放在水槽7上,水槽盖6的尺寸比水槽7略大;水槽盖6上设有孔洞16,孔洞16大小与油盘8的大小相同;称重系统3由电子天
平9和可升降支架10组成,其中可升降支架9包括面板17、升降杆18和底座19,升降杆18固定在可升降支架9的面板17的下表面,底座19上开设有一螺纹孔20,升降杆18插入底座19内,手动调整升降杆18在底座19中的竖向位置,然后将螺纹杆21插入螺纹孔20中紧固升降杆18,进而调节可升降支架10面板17的高度。升降杆18截面直径略小于模型隧道4底板14上的开口15直径,升降杆18穿过底板14开口15进入模型隧道4内部。可升降支架10的底座19放置在电子天平9上且位于电子天平9正中央,电子天平9放置在地面上。
[0030]油盘8放置在水槽7的正中央。火灾发生时,油盘8中燃料被点燃,由于受到火源辐射及对流换热,油盘8壁面的温度也逐渐升高,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主体(1)、油盘系统(2)和称重系统(3);隧道主体(1)由模型隧道(4)和金属架(5)拼接而成,金属架(5)放置于地表面,模型隧道(4)放置于金属架(5)上;油盘系统(2)由可拆卸的水槽盖(6)、水槽(7)及油盘(8)拼接而成,油盘(8)位于水槽(7)的正中央,水槽盖(6)放在水槽(7)上,油盘系统(2)设置在隧道主体(1)中模型隧道(4)的内部;称重系统(3)包括电子天平(9)和可升降支架(10),电子天平(9)独立放置于地表面,通过可升降支架(10)连接模型隧道(4)内的油盘系统(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隧道(4)包括前侧壁(11)、后侧壁(12)、顶板(13)和底板(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隧道(4)的后侧壁(12)、顶板(13)和底板(14)为防火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隧道(4)的前侧壁(11)材料选用钢化玻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隧道(4)的底板(14)上设有开口(15),开口(15)位于底板(14)正中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池火质量损失速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盘(8)高度与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勇征王瑞王晶鑫曲宝麟朱红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