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29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所述育苗盘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上端靠近种植盆的后端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侧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后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表面设置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可以保证砧木在育苗时有充足的水分,同时,当育苗盘主体内部有过多的水时,可通过溢水孔溢出,进而防止种苗的根部被过多的水浸泡而腐烂,另外通过喷头,能够对种苗的露土部分进行喷洒,可以保证种苗上部的湿度,有利于砧木种苗生长。有利于砧木种苗生长。有利于砧木种苗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花椒砧木育苗盘


[0001]本技术涉及野花椒砧木育苗
,特别涉及野花椒砧木育苗盘。

技术介绍

[0002]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米;茎干上有刺,枝有短刺,当年生枝被短柔毛。花椒果皮是珍贵的调味香料,种子是高档食用油的原料;目前,花椒已受到众多人的青睐,身价倍增。因此山区农民可结合结构调整,大量种植花椒,增加收入,为得到优质花椒种苗,目前多采用嫁接法,以抗逆性强、抗旱、耐涝野生花椒种子繁育出的种苗作为砧木育苗,通过嫁接优质花椒接穗培育优质花椒种苗,因此培育的砧木育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花椒嫁接苗的质量和成活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野花椒砧木育苗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所述育苗盘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上端靠近种植盆的后端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侧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后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表面设置有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种植盆嵌于育苗盘主体的内侧,所述种植盆与育苗盘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种植盆的上端略大于育苗盘主体的表面,所述通孔贯穿于种植盆的底部,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阵列分布,所述育苗盘主体的前端表面与后端表面均开设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贯穿于育苗盘主体的表面,所述溢水孔的数量为四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用通孔,能够保证种植盆内的砧木种苗能够吸收到育苗盘主体内部的水分,进而能够保证砧木在育苗时有充足的水分,同时,当育苗盘主体内部有过多的水时,可通过溢水孔溢出,防止种苗的根部被过多的水浸泡而腐烂。
[0008]优选的,所述蓄水池与育苗盘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固定安装于蓄水池的后端表面,所述水管与水泵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另一端与喷淋管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用蓄水池配合水泵能够砧木种苗进行浇水。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育苗盘主体的上端表面,所述喷淋管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喷淋管与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固定连接于喷淋管的表面,所述喷头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喷头沿喷淋管的表面呈等间距排布,所述喷淋管与蓄水池之间通过水泵以及水管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喷淋管与喷头,能够对种苗的露土部分进行喷洒,可以保证种苗上部的湿度,有利于砧木种苗生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野花椒砧木育苗盘,通过设置有育苗盘主体、种植盆、通孔、溢水孔,将砧木种苗种植在种植盆内,之后再将种植盆嵌在育苗盘主体内侧,并向育苗盘主体内部加水,当育苗盘主体内部有过多的水时,通过溢水孔溢出,保证育苗盘主体内部的水位合适,而砧木种苗可以通过种植盆底部的通孔吸收育苗盘主体内部的水分,同时合适的水位可以防止砧木种苗浸泡在水中,避免根部腐烂,通过设置有蓄水池、水泵、喷淋管、喷头,利用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喷淋管,配合喷头将水喷出至砧木种苗的表面,保证种苗表面的湿度,有利于砧木种苗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野花椒砧木育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野花椒砧木育苗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野花椒砧木育苗盘的种植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野花椒砧木育苗盘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中:1、育苗盘主体;2、种植盆;3、通孔;4、溢水孔;5、蓄水池;6、水泵;7、水管;8、支撑架;9、喷淋管;10、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还有,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1,育苗盘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种植盆2,种植盆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通孔3,育苗盘主体1的上端靠近种植盆2的后端处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管9,喷淋管9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喷头10,育苗盘主体1的侧端设置有蓄水池5,蓄水池5的后端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表面设置有水管7。
[0021]种植盆2嵌于育苗盘主体1的内侧,种植盆2与育苗盘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种植盆2的上端略大于育苗盘主体1的表面,通孔3贯穿于种植盆2的底部,通孔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阵列分布,利用通孔3,能够保证种植盆2内的砧木种苗能够吸收到育苗盘主体1内部的水分,进而能够保证砧木在育苗时有充足的水分,育苗盘主体1的前端表面与后端表面均开设有溢水孔4,溢水孔4贯穿于育苗盘主体1的表面,当育苗盘主体1内部有过多的水时,
可通过溢水孔4溢出,防止种苗的根部被过多的水浸泡而腐烂,溢水孔4的数量为四组。
[0022]蓄水池5与育苗盘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水泵6固定安装于蓄水池5的后端表面,水管7与水泵6之间为活动连接,水管7的一端延伸至蓄水池5的内部,另一端与喷淋管9连接,利用蓄水池5配合水泵6能够砧木种苗进行浇水。
[0023]支撑架8固定连接于育苗盘主体1的上端表面,喷淋管9与支撑架8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喷淋管9与支撑架8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喷头10固定连接于喷淋管9的表面,喷头10的数量为若干组,喷头10沿喷淋管9的表面呈等间距排布,喷淋管9与蓄水池5之间通过水泵6以及水管7连通,通过喷淋管9与喷头10,能够对种苗的露土部分进行喷洒,可以保证种苗上部的湿度,有利于砧木种苗生长。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砧木种苗种植在种植盆2内,之后再将种植盆2嵌在育苗盘主体1内侧,并向育苗盘主体1内部加水,当育苗盘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种植盆(2),所述种植盆(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通孔(3),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上端靠近种植盆(2)的后端处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喷头(10),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侧端设置有蓄水池(5),所述蓄水池(5)的后端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表面设置有水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花椒砧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2)嵌于育苗盘主体(1)的内侧,所述种植盆(2)与育苗盘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种植盆(2)的上端略大于育苗盘主体(1)的表面,所述通孔(3)贯穿于种植盆(2)的底部,所述通孔(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阵列分布,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前端表面与后端表面均开设有溢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功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齐力珍稀苗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