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千钧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4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5
本申请属光伏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具三个输电体(1)、支架体(2)、保护套(3),输电体位于支架体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包覆住,其特征在于:支架体(2)具有三个互成120度的支架壳体,支架壳体互连且另一端在同一圆柱面上,外部形成散热腔;三个支架壳体围成的内部形成中心腔,支架壳体内部有壳体腔;输电体由多个导体(11)及将多个导体(11)整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三个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内;保护套(3)整体包覆住支架体(2)。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更稳定、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易于开剥/施工/维护、散热效果更优。效果更优。效果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及电力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行业飞速发展,为此,光伏行业也需要大量的电缆,用于传输电力。
[0003]CN212392027U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电缆,具有外护层、多根导电体和一根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层由多个圆弧形外护层壁体构成,外护层壁体内部形成一个容腔,容腔内设有一个第一卡紧部件,所有外护层壁体的同一端相交汇,交汇处设有一个加强件,沿同一方向的前一个外护层壁体另一端与后一个外护层壁体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导电体由导电体主体构成,导电体主体上形成一个第一卡槽,导电体位于对应的容腔内,第一卡紧部件卡入第一卡槽内;其解决了易开剥和导体固定的问题,但是由于导体较重,实际护层很难约束住导体。
[0004]CN111933333A公开了一种排状导体的电缆,具有承载体、三个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三个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支撑体的内部具有支撑腔,支撑体的另一端与其它支撑体都不接触,输电体位于支撑腔内;输电体是排状裸导体,或者是由排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排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本申请还公开了光缆及光电复合缆。其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易生产、多用途、成本更低、散热效果更优、放置更稳定可靠。然而,由于光伏发电、传输需要在室外进行,故电缆需要更优的散热性能和易施工性能;该申请中的电缆的确易于散热,但是其结构不够稳定、特别是抗压性能差、开剥性能差,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
[0006]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具有三个输电体、支架体、保护套,输电体位于支架体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包覆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具有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两两互成120度,第一支架壳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架壳体近另一端的上表面,第二支架壳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架壳体近另一端的左表面,第三支架壳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架壳体近另一端的右表面,第一支架壳体内部具有第一壳体腔,第二支架壳体内部具有第二壳体腔,第三支架壳体内部具有第三壳体腔,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三者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第一支架壳体的另一端、第二支架壳体的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的另一端三者在同一外接圆柱面上;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一散热腔,第
二支架壳体的近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三散热腔,第二支架壳体、第一支架壳体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二散热腔,第一支架壳体、第二支架壳体、第三支架壳体三者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中心腔;输电体呈条状,输电体由多个导体及将多个导体整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三个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内;保护套整体包覆住支架体。
[0007]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保护套为挤塑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0008]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为一体式结构。
[0009]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内的多个导体是两两不接触的。
[0010]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具有多个开口,开口与壳体腔相通,开口的宽度略小于相对应的壳体腔的宽度。
[0011]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外包覆有保护层,保护层外包覆有外护套。
[0012]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外导体,外导体包含有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三外导体,第一外导体位于第一散热腔内,第二外导体位于第二散热腔内,第三散热腔位于第三散热腔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及外导体包覆住。
[0013]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三外导体都是由两个平面及一个圆柱面的一部分围成的。
[0014]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支架体的材料是塑料。
[0015]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材料是塑料。
[0016]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层的材料是钢带或铝带或铜带或云母带或阻水带或PP带或玻璃纤维带。
[0017]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的材料是塑料。
[0018]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0019]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0020]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0021]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外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0022]上述所述的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是指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酰胺。
[0023]本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更稳定、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
高、易于开剥/施工/维护、散热效果更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去除输电体后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去除保护套后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实施实例2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实施实例3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7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实施实例4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图9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为了使所在
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输电体、2—支架体、3—保护套、4—保护层、5—外护套、6—外导体、11—导体、21—第一支架壳体、22—第二支架壳体、23—第三支架壳体、61—第一外导体、62—第二外导体、63—第三外导体、210—第一散热腔、211—第一壳体腔、220—第二散热腔、221—第二壳体腔、230—第三散热腔、231—第三壳体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实例1
[0036]请见图1至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开剥和散热的光伏用电缆,具有三个输电体(1)、支架体(2)、保护套(3),输电体位于支架体内,保护套将支架体包覆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2)具有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三支架壳体(23),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三支架壳体(23)两两互成120度,第一支架壳体(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架壳体(23)近另一端的上表面,第二支架壳体(2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架壳体(21)近另一端的左表面,第三支架壳体(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架壳体(22)近另一端的右表面,第一支架壳体(21)内部具有第一壳体腔(211),第二支架壳体(22)内部具有第二壳体腔(221),第三支架壳体(23)内部具有第三壳体腔(231),第一壳体腔(211)、第二壳体腔(221)、第三壳体腔(231)三者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第一支架壳体(21)的另一端、第二支架壳体(22)的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23)的另一端三者在同一外接圆柱面上;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一散热腔(210),第二支架壳体(22)的近另一端、第三支架壳体(23)、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三散热腔(230),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一支架壳体(21)的近另一端、外接圆柱面三者之间围成第二散热腔(220),第一支架壳体(21)、第二支架壳体(22)、第三支架壳体(23)三者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中心腔;输电体(1)呈条状,输电体由多个导体(11)及将多个导体(11)整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三个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一壳体腔、第二壳体腔、第三壳体腔内;保护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千钧刘江山余梦琪
申请(专利权)人:叶千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