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35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3
本申请涉及建筑遮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其包括墙体、遮阳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光伏电池板,所述墙体上开设有透光口;所述遮阳组件包括第一L型板和用于遮蔽透光口的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底部滚动设于第一L型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丝杆,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于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所述丝杆一端同轴固定于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另一端转动配合且穿设于遮阳板;所述遮阳板背离透光口一侧设有插框,所述光伏电池板设于插框内。天气炎热时,旋转电机驱动遮阳板遮蔽透光口;天气寒冷时,旋转电机驱动遮阳板开启透光口;具有改善使用者对遮阳结构使用体验的效果。体验的效果。体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遮阳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0003]在夏热地区,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建筑遮阳的种类有窗户、屋面、墙面、绿化等形式。
[0004]目前,授权公告号CN2103959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建筑遮阳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遮阳板,所述遮阳板上表面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遮阳板的较低端水平设置有雨水槽,所述雨水槽的开口竖直向上,所述雨水槽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循环泵,所述遮阳板内设置有波浪形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雨水槽和循环泵连通,所述循环泵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建筑遮阳结构虽然起到遮阳的作用,但是遮阳板和遮阳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会阻止光线射入室内,会使得室内光线不足;而上述建筑遮阳结构一端固定在窗户顶端,上述建筑遮阳结构另一端悬挑布置,进而难以收纳,从而降低使用者对遮阳结构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改善使用者对遮阳结构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其包括墙体、遮阳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光伏电池板,所述墙体上开设有透光口;
[0009]所述遮阳组件包括第一L型板和用于遮蔽透光口的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底部滚动设于第一L型板;
[001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丝杆,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于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所述丝杆一端同轴固定于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另一端转动配合且穿设于遮阳板;
[0011]所述遮阳板背离透光口一侧设有插框,所述光伏电池板设于插框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电机安装在室内,当天气炎热时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依次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而使得丝杆带动遮阳板沿第一L型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使得遮阳板遮蔽透光口。遮阳板可以阻挡阳光通过透光口照射入室内,进而减弱室内温度的升高。当天气寒冷时,可以利用驱动组件驱动遮阳板开启透光口,使得室外的阳光照射入室内,以及安装在插框内的光伏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人们使用,从而使得本方案具有改善人们对遮阳结构使用体验的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遮阳板底部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内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L型板通过第一滚珠连接于第一L型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珠沿第一嵌槽内壁的长度方向运动,在第一滚珠的作用下,遮阳板容易沿第一L型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改善遮阳板封闭透光口的效率。
[0015]可选的,所述遮阳组件包括第二L型板,所述遮阳板顶部开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内设有第二滚珠,所述遮阳板顶部通过第二滚珠滚动连接于第二L型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滚珠沿第二嵌槽内壁的长度方向运动,在第二滚珠的作用下,遮阳板进一步容易沿第一L型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进一步改善遮阳板封闭透光口的效率。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L型板顶部分别设有固定座,所述丝杆端部分别转动穿设于两块固定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固定座可以分别支撑丝杆端部,进而提高丝杆、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的稳定性,从而延长旋转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9]可选的,所述插框包括一个框体和两个T型挡板,所述框体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T型挡板,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分别对应T型挡板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挡板滑动嵌设于T型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挡板可以提高框体、第一L型板以及第二L型板之间的连接性能,T型挡板在T型槽内滑动,进而使得框体沿第一L型板长度方向的移动性能得以改善。
[0021]可选的,所述光伏电池板侧壁设有卡块,所述框体内壁对应卡块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过盈配合设于卡槽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伏电池板通过卡块过盈配合嵌设在卡槽内,进而使得光伏电池板被固定在框体内,当卡块脱离卡槽内时可以使得光伏电池板离开框体,从而便于将光伏电池板拼装在框体内。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L型板端部和第二L型板端部均设有螺栓件。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栓件可以分别将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固定在墙体上,而取出螺栓件可以分别将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分别拆卸。
[0025]可选的,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依次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件为紧固螺栓,所述螺栓件的端头位于安装孔内。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件的端头位于安装孔内,使得螺栓件不容易凸出第一L型板或第二L型板,从而不容易影响遮阳板沿丝杆方向运动。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天气炎热时,旋转电机驱动遮阳板遮蔽透光口;天气寒冷时,旋转电机驱动遮阳板开启透光口,从而改善人们对遮阳结构的使用体验;
[0029]2.第一滚珠可以提高遮阳板沿丝杆方向运动,进而改善遮阳板遮蔽或开启透光口;
[0030]3.T型挡板可以提高框体、第一L型板以及第二L型板之间的连接性能。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A线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中B

B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透光口;2、遮阳组件;21、第一L型板;211、导向槽;212、T型槽;213、安装孔;22、第二L型板;23、遮阳板;231、第一嵌槽;232、第二嵌槽;233、第一滚珠;234、第二滚珠;235、空腔;24、螺栓件;3、驱动组件;31、旋转电机;32、第一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4、丝杆;35、插框;351、框体;352、T型挡板;353、卡槽;36、固定座;4、光伏电池板;41、卡块。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参照图1、图2,其包括墙体1、遮阳组件2、驱动组件3以及光伏电池板4,墙体1自室内一侧向室外一侧开设有透光口11。遮阳组件2位于室外一侧的墙体1上,驱动组件3一端位于室内,驱动组件3另一端转动穿出墙体1且用于驱动遮阳组件2遮蔽或开启透光口11。光伏电池板4安装在遮阳组件2上,光伏电池板4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室内使用。
[0037]遮阳组件2包括第一L型板21、第二L型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遮阳组件(2)、驱动组件(3)以及光伏电池板(4),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透光口(11);所述遮阳组件(2)包括第一L型板(21)和用于遮蔽透光口(11)的遮阳板(23),所述遮阳板(23)底部滚动设于第一L型板(21);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旋转电机(31)、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3)以及丝杆(34),所述旋转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于第一锥齿轮(32),所述第二锥齿轮(33)啮合第一锥齿轮(32),所述丝杆(34)一端同轴固定于第二锥齿轮(33),所述丝杆(34)另一端转动配合且穿设于遮阳板(23);所述遮阳板(23)背离透光口(11)一侧设有插框(35),所述光伏电池板(4)设于插框(3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23)底部开设有第一嵌槽(231),所述第一嵌槽(231)内设有第一滚珠(233),所述第一L型板(21)底部通过第一滚珠(233)连接于第一L型板(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组件(2)包括第二L型板(22),所述遮阳板(23)顶部开设有第二嵌槽(232),所述第二嵌槽(232)内设有第二滚珠(234),所述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高文俞生峰徐军军施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广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